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老照片:没有幼儿园的时代 孩子这样度过童年

晚清北京某寺庙里的孩子,坐桌子上那位,很像带头大哥。美国摄影师雷尼诺恩(C.E. Le Munyon),1906-1912年间在北京附近拍下了这一组照片。

父亲带两个儿子玩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照片的色彩并不是胶卷拍摄的自然色彩,而是雷尼诺恩后期手工上色。晚清彩色摄影术还不成熟,只能手工上色,这种情况下色彩又容易失真。

玩耍的兄弟。雷尼诺恩拍摄了一系列晚清儿童的影像,尤其是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展现了那个时代儿童的生活方式,充满人文主义情怀。

玩游戏的孩子,他们制作了一个小小的水车。小编在1980年代的童年时代,也没有什么玩具,都是自己做弹弓、玩泥巴、村边小河捉鱼虾。

晚清北京郊区的妇女儿童,他们好奇地看着镜头。在晚清最后几年,官办的蒙养院、育婴堂等类似幼儿园的机构只在几个大城市少量存在;私塾比较多,但也仅限生活比较富裕的家庭。

孩子们在玩水。因为幼儿园极少,家里的孩子又比较多,绝大多数的儿童,都是散养的状态,结伴疯玩,没有什么接受教育的机会。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在田里劳作。等长到10岁左右,就成为一个劳动力了,开始替父母干点活,有的去田里种庄稼,有的在家照看弟弟妹妹。

到路边小摊买花生。1904年晚清朝廷专门为幼儿教育颁布《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提出幼教以家庭为主,官办的蒙养院为辅。其实,这一规定对改进晚清的幼教没有起到多少作用。

玩耍的孩子。这些光着屁股在外游荡的孩子缺乏政府提供的教育机会。【更多精彩内容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小历史”(Microhistor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珍贵彩照:清末的孩子怎么度过童年?
(1)清末儿童的灰色童年:没有玩具,没有父母陪伴
晚清众生相
壕摄影|清朝末年“熊孩子”彩照,见证100多年前的童年
雷尼诺恩拍摄的晚清老北京影像【4】彩色
珍贵老照片:晚清老北京影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