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型糖尿病如何缓解?证据是什么?

李延兵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一、什么是T2DM缓解?


既往认为,T2DM的发病机制和遗传、环境因素有关,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一些T2DM患者通过采取某些干预措施(包括强化生活方式、代谢手术、药物治疗,图1)后,可停用或转为低强度降糖治疗,而血糖仍处于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多数学者用“缓解(remission)”来描述这种代谢持续改善至接近正常的状[4]

图1. 强化生活方式、代谢手术、药物干预带来T2DM缓解


针对于此,近年来国际及国内均发布了T2DM缓解专家共识[1-3]。其中,《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指出,T2DM缓解是指患者在无降糖药物治疗的情况下,血糖仍可处于达标或正常状态。T2DM缓解的意义在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疾病进程;较长时间内免于使用降糖药;提高患者信心和生活质量;减轻心理负担、提升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花费;增加依从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心[2]

2009年ADA首次发表T2DM缓解标准,2021年国际及国内各大组织对T2DM缓解标准进行更新,主要是对缓解切点和维持时间进行更新(表1)。目前对于T2DM缓解的定义、标准、缓解时长等方面尚待进一步达成共识和开展研究。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没有T2DM被治愈的证据,T2DM缓解后,即使继续保持导致缓解或其他替代的措施,有些患者血糖水平仍会再次升高至需要采用药物控制的水平。


表1. 最新共识对T2DM的缓解标准,从缓解切点和维持时间方面进行相应更新


二、T2DM缓解的机制和方法


T2DM缓解的机制主要涉及纠正能量平衡和诱导β细胞再分化(图2)。

图2. 强化生活方式、代谢手术和药物治疗诱导T2DM缓解的机制

01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DiRECT研究是第一项旨在评估饮食减重是否可以缓解T2DM的研究[5]。该研究是在英国进行的为期2年的开放标签、群体随机对照研究(RCT),共纳入298例T2DM患者,年龄20~65岁,病程6年内,BMI 27~45 kg/m2,未使用胰岛素治疗。按1:1比例将受试者随机分至干预组或对照组,干预组接受体重管理治疗,对照组则按指南给予相应治疗。体重管理包括3~5个月的低热量饮食并维持日常体力活动,随后恢复结构化饮食,以实现长期体重维持。结果显示,第12个月时,T2DM缓解率在干预组为46%,而对照组仅4%;第24个月时,干预组仍保持36%的T2DM缓解率,而对照组仅3.4%;而且,体重下降越大,糖尿病缓解率越高(图3)。


图3. DiRECT研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可使超过1/3的病程6年内的T2DM患者获得缓解


Look AHEAD研究是一项在美国16个研究中心进行的大型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RCT研究,为期4年,共纳入4503例BMI≥25 kg/m2的成人T2DM患者,年龄45~76岁,平均病程5年,平均HbA1c 7.3%,其中74%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19%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6]。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实现T2DM部分或完全缓解的比例更高;然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T2DM缓解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与体重降幅、基线HbA1c及病程等有关(图4)。因此,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过程中,低热量饮食和运动干预不易坚持,如何维持长期依从性尚未完全解决。

图4. Look AHEAD研究: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T2DM缓解率随时间延长而下降

02


代谢手术


一项网状荟萃分析纳入2008~2018年对肥胖T2DM患者进行代谢手术的RCT研究,评估不同代谢手术治疗对糖尿病缓解的作用[7]。共纳入17项RCT研究1108例患者,年龄30~60岁,病程0~5年,BMI≥30 kg/m2或BMI≥25 kg/m2至少合并1种肥胖相关并发症。结果显示,代谢手术可使肥胖患者获得T2DM缓解,不仅缓解率高(胆胰旁路术、单吻合口胃旁路术、胃旁路术、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胃束带术的3年缓解率分别达91.3%、84.2%、58.4%、39.9%和24.9%),而且持续时间长。然而,代谢手术也存在局限性。因代谢手术为有创治疗,具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且对患者BMI有一定要求,仅适合少数T2DM患者(表2)。

表2. T2DM患者代谢手术的适应证

03


药物治疗


大量证据表明,药物治疗可使新诊断或已诊断患者获得至少1年的T2DM缓解;其中,新诊断T2DM强化治疗后的缓解率,1年约60%,2年约40%,5年约27%[8,9]一项中国多中心研究发现,在382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或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MDI)]的1年T2DM缓解率显著高于口服降糖药治疗[8]。目前,新型口服降糖药等虽可改善血糖,但尚缺乏以糖尿病缓解为主要终点的临床研究[4]。因此,对于不同患者,需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以期获得T2DM缓解。

那么,在临床实践中,如何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获得T2DM缓解呢?这就需要了解其适用人群、控糖目标、治疗方案、疗效预判和后续管理。


  • 适用人群:①新诊断T2DM患者,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 mmol/L,或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时,可启用胰岛素强化治疗;②已诊断T2DM患者,联合口服降糖药或起始胰岛素治疗3个月以上HbA1c≥7.5%,可考虑实施胰岛素强化治疗。
  • 控糖目标:①一般来说,强化治疗期间以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h血糖<8.0 mmol/L为控糖目标,每日血糖应至少70%符合上述标准(即TIR>70%);②年轻、肥胖、无显著并发症患者,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可采用更严格的降糖目标:空腹及餐前血糖4.4~5.6 mmol/L、餐后2h血糖4.4~7.6 mmol/L。
  • 治疗方案:推荐以CSII作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图5)。

图5. 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 疗效预判:对患者是否容易获得T2DM缓解进行疗效预判,有助于指导后续管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中获得长期缓解的患者特征包括:①年龄更轻;②基线体型偏胖;③基线HbA1c更低;④血糖达标更快;⑤治疗后血糖水平更低;⑥病程较短(已诊断患者,2~5年内)。根据与强化治疗应答相关的预测因子判断缓解状态,有助于制定后续的综合管理方案(表3)[3]

表3. 与胰岛素强化治疗应答相关的预测因子


  • 后续管理:针对新诊断和已诊断的T2DM患者在获得缓解后,需根据不同的缓解状态为患者制定后续的综合管理方案(图6和图7)[3]

图6. 新诊断T2DM胰岛素强化缓解治疗流程

图7. 已诊断T2DM胰岛素强化缓解治疗流程


三、结语


血糖的完美达标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糖尿病的逆转也需要跨学科的持续合作,以患者为中心,临床医生(负责制定和调整医疗方案、监测疗效和安全性、充分获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配合、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和强化治疗后随访)、营养师(制定符合指南和循证依据的饮食营养治疗方案、对患者实施情况进行营养跟踪和反馈)、运动治疗师(结合患者兴趣开立运动处方、辅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心理咨询师(有助于提升患者信心、减少不良情绪对干预效果的影响)、糖尿病教育者或健康管理师(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共同努力,协作共管。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1. Riddle MC, et al. Diabetes Care. 2021; 44(10): 2438-2444.

2. 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1; 29(9): 641-651.

3.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10): 949-959.

4. 苏青, 等.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10): 930-935.

5. Lean ME,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9; 7(5): 344-355.

6. Gregg EW, et al. JAMA. 2012; 308(23): 2489-2496.

7. Ding L, et al. Obes Rev. 2020; 21(8): e13030.

8. Weng J, et al. Lancet. 2008; 371(9626): 1753-1760.

9. Kramer CK,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3; 1(1): 28-34.


声明:本文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了解最新医药资讯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果该信息被用于资讯以外的目的,本站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型糖尿病逆转中国专家共识
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
重磅!《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明确2型糖尿病缓解定义
2型糖尿病可逆转?三大策略请查收!
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非药物干预治疗
不打针、不吃药也能保持血糖平稳!糖尿病「缓解」如何实现、维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