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自我管理:新数据、新技术、新媒体

糖尿病已成为突出的全球公共健康问题,带来沉重的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提出2025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的行动计划目标,强调要遏制糖尿病人数的增加。


而据今年4月《柳叶刀》发表的全球糖尿病流行趋势的最新数据,近35年来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糖尿病患病率有明显下降,如果2000年后的流行趋势仍持续,达成2025年目标的几率将低于1%。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降糖达标的关键之一。如何解读不断发表的新临床数据?如何在医疗大数据时代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带着这些问题,在 10 月 22 日赛诺菲「聚星论坛」上,丁香园采访了多位糖尿病领域的国内外专家。

ACCORD/ACCORDION研究对降糖策略的启示

ACCORD 研究是糖尿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之一。英国坦姆赛德总医院 Edward Bernard Jude 教授解析 ACCORD/ACCORDION 研究结果指出,研究的主要结局心血管事件(CV)死亡和 CV 发生率都得到了阴性结果。

Edward Bernard Jude 教授

我们分析强化降糖并未带来获益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首先,强化降糖组大部分患者接受了比较复杂的治疗,如联合使用 4~5 种降糖药,胰岛素联合多种降糖药物等;其次,患者出现体重增加、低血糖事件、水肿等的几率更高;第三,药物间的相互影响。

ACCORD 研究的阴性结果提示我们,HbA1c<6% 的降糖目标可能过强,需要为患者设定个体化的降糖目标。同时,治疗方案不应过于复杂。这一点对于帮助患者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糖尿病患者群体的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 ACCORD 研究的长期随访中,我们也看到了血压和血糖干预之间明显的相互作用,标准降糖治疗组患者强化降压有显著临床获益,再次凸显了降压治疗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地位。

Edward Bernard Jude 教授说,ACCORD 研究长期随访结果与 Steno-2 研究的结果有明显不同,考虑原因与研究人群差异、治疗策略差异以及所用药物不同等有关。

肠促胰素药物提供降糖新选择

肠促胰素药物包括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随着近年最新研究的展开,尤其是权威机构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联合发声,肠促胰素药物作为基础糖尿病药物的联合用药引起关注。

法国洛林大学教授 Bruno GUERCI 教授介绍,当前,肠促胰素药物在降糖治疗药物中的地位已经上升为二甲双胍后的二线用药。其在二甲双胍失效后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同时不带来体重增加和低血糖的风险。

Bruno GUERCI 教授

分析既有的两种药物,GLP-1 受体激动剂比 DPP-4 抑制剂在血糖控制和降低体重方面更优,但 DPP-4 抑制剂口服更方便,更能够增加患者的依从性。但是,当患者的主要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地控制血糖和体重时,宜选择 GLP-1 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二甲双胍失效后的二线药物,或双胍联合磺脲治疗失败后的药物首选。

GLP-1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不良反应,如恶心和呕吐,常发生于开始治疗的前 2~4 周,此后可逐渐减少,因此应建议患者坚持用药。

新媒体带来降糖管理新时代

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新型技术、慢病管理 APP,以及关联 iPhone、iPad 等的电子设备,为糖尿病等慢病的自我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

Edward Bernard Jude 教授介绍,新的连续血糖监测技术可以让患者更好、更直观地了解血糖波动所导致的原因,帮助患者改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些监测系统数据可以通过网上云传递直达医生,APP 为医患和患者间的沟通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渠道,英国的一个 APP 平台可以让患者输入即将摄入的这一餐的食物数量和种类,精准计算出患者的胰岛素剂量,实现了通过患者自我管理达到安全降糖。

我国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翁建平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高科技、新媒体等方式助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倡议的「遏制糖尿病」口号。


翁建平 教授

他指出,我国有全球最大的糖尿病人群,医生数量有限,起步相对较晚,且国家经费投入也远远低于西方国家,但我国糖尿病治疗的整体达标率呈逐年提高,现已接近西方国家水平。这要归功于中国糖尿病人群本身的自我管理和医生高度的责任心。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我国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的先行者。该院高妍教授介绍,北大医院最早是由经过培训的护士给患者及其家属开展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胰岛素的应用、低血糖的识别和预防、如何自我检测血糖、饮食指导等,深受患者欢迎,此外,患者有需求时,一般可通过电话随时咨询医生,这些举措对于降糖达标确实起到很大作用。

高妍 教授


高妍教授进一步指出,糖尿病是慢病,需终身治疗,其长期管理的主战场是基层医院,而不是三甲医院。即使是当前应用手机、网络、云端等技术的新型糖尿病管理工具及模式已经普及,APP 的那端也是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来提供咨询服务,因此,需要进一步调动基层医生的积极性。

虽然糖尿病患者以老年居多,操作电子设备、云传递信息等存在一定困难,但新媒体已经显示出了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巨大优势,成为当前医患之间和患者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和便捷工具。

翁建平教授在采访中指出,全球糖尿病流行趋势严峻。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任务可能更加艰巨。糖尿病是个生活方式高度相关的疾病,而改变生活方式难度非常大,医生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新媒体、新技术是非常好的助力。

但是,医生不可能作为新媒体的掌门人,也不可能作为高技术的开发者,因此,发挥这种助力需要借助其他行业的协作。而医生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因素,带动高科技/新媒体参与到慢病管理中来。

中国实现遏制糖尿病的目标任重道远,翁建平教授强调,中国医生将是这场攻坚战的主力。


编辑:贾小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专家解读利拉鲁肽进入医保(二),“鱼与熊掌兼得”的获益
重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发布,更新要点速览 | CDS2020
陆菊明教授谈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
2017首场内分泌学术盛宴:聚焦糖尿病综合管理——第六届阿斯利康糖尿病论坛会议纪要
多学科共识 众家解读 | 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的新型抗高血糖药物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建议
一周打一针,长效降糖药孚来美给糖尿病治疗带来新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