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三步就搞定!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的治疗更棘手,因此早诊早治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意义重大。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糖尿病肾病(DKD)的诊断三部曲。

明确糖尿病是否合并CKD

我们先看下CKD的定义,CKD的定义是指有肾损伤的标志或GFR<60ml·min-1 ·(1. 73m2 )-1。

肾损伤标志(至少满足1 条)

·白蛋白尿(AER≥30 mg/24 h;ACR≥3 mg/ mmol 或30 mg/ g) 

·尿沉渣异常 

·肾小管相关病变 

·组织学异常

·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 

·肾移植病史 

在以上6项肾损伤的标志中,最核心的一条是白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 ·(1. 73m2 )-1 

以上两项中,满足任意一项指标持续超过3 个月,即可诊断慢性肾脏疾病。

注: CKD:慢性肾脏疾病;GFR:肾小球滤过率;AER:尿白蛋白排泄率;AC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DKD肾小球受累的临床分期

  • G 代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 分期,A 代表尿白蛋白排泄分期。

  • G1~2A2 期且不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此时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升高常由非肾脏因素所致,如血管内皮、血压、胰岛素抵抗、饮食及血糖等因素 。

  • G3a ~5A1 期DKD 患者,即正常白蛋白尿DKD患者,在1 型和2 型糖尿病患者中均占有一定比例 。

在上述肾小球滤过率分期表格中,GFR是判断DKD肾脏受累的纵坐标,反映的是患者肾功能还剩百分之多少。

比如一个患者GFR是50 ,就表示他的肾功能还剩一半,储备能力已经没有了,但维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基本没问题。

患者蛋白尿的程度是判断DKD肾脏受累的横坐标。

如果患者是微量白蛋白尿,那么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就会相对缓慢,如果到了大量白蛋白尿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就会非常快。

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方法

我们知道,DKD的评估核心就两点:肾小球滤过率和白蛋白尿。

智能手机上也有一些GFR计算相关的软件:如eGFR。

eGFR软件详情页:

如一个女性患者肌酐90umol/L,年龄70岁,输入各项数值后,我们马上就可以得出她的eGFR是56ml/min/1.73m²,是处于CKD3a期。

但临床上还有一些情况,不能单纯按这个方法计算,比如患者使用了一些药物,干扰了肌酐测定的数值,这时就会导致我们对患者的肾功能状态产生误判。

比如下面这个病例:

男性患者,60岁,糖尿病病史 ;

尿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IV期 ;

Cr90(酶法);

Alb25  , 24尿蛋白 9g ;

如果我们把他的这些数值带到软件公式里去计算,得到的eGFR在60左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这个患者一直使用安多明(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 。

我们知道,羟苯磺酸钙会干扰酶法测定肌酐的结果,如果我们让患者把安多明停掉一周后,则测得的实际肌酐水平是Cr180,这样得出的eGFR只有30左右,与之前计算出的eGFR差别非常大。

因此我们在评价DKD的时候,首先要确认肌酐的测定是用酶法还是苦味酸法, 如果是苦味酸法,肌酐测定不会受到羟苯磺酸钙的影响。

反之,如果是酶法,当患者在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时,肌酐测定值会明显偏低。

这时我们就要让患者停掉药物一段时间后再复查,或者让患者去用苦味酸法测肌酐的医院测量了。

确定高血糖为CKD 的病因

临床工作中,如果已经确认了患者是CKD,我们还要再确认一下高血糖是不是CKD的病因。因为临床上有少部分患者CKD是由于长期高血压、慢性肾炎等情况造成的。

具体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这4点情况来判断: 

①病程 

②血糖控制情况 

③肾脏损害和肾脏功能下降程度 

④是否合并其他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等 

·1型糖尿病病程在10年以上,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可基本确立 。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有利于DKD诊断。

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具特异性。

排除非糖尿病肾脏疾病

非糖尿病肾脏疾病包括以下8种: 

·病程较短(1型糖尿病<10年)或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变 ;

·GFR 较低或下降过快 ;

·尿蛋白迅速增加或出现肾病综合征 ;

·顽固性高血压 ;

·出现活动性尿沉渣 ;

·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 ;

·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治疗后2 ~3 个月内GFR 下降大于30% ;

·肾脏超声发现异常;

总结

DKD的临床诊断依据是至少具备以下1 条: 

1、能够肯定高血糖为CKD 的起始病因,排除了非DKD的病因。

2、已有病理学诊断的支持。

有时无法确定高血糖和CKD的因果关系,但患者做了肾活检,取得了肾脏病理,病例中存在糖尿病特征性的肾脏损害也可确诊DKD。

如肾小球内的固有细胞发生了改变,足细胞脱落,基底膜明显增厚,动脉瘤样改变,KW结节形成等。

对于已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患者,如存在糖尿病特征性的肾脏损害的病理学证据,DKD 诊断即可确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UDF2019 | 面对糖尿病肾病高发,何时是保护肾脏最好的时机?
糖尿病肾病诊断和治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 慢性肾脏疾病
李航教授:以一当三,安心护肾,卡格列净为何能开创糖尿病肾病获益新纪元?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国糖尿病肾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解读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