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掌握好调整胰岛素剂量的3个阶段,用最小量的胰岛素就能把血糖控制到最好

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降糖重器。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三个阶段:即降糖期、减药期和维持期。掌握好这三个时期,可以用最少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到最好。

降糖期

初始胰岛素使用后1~2周以内,属于降糖期,胰岛素用量较大,目的是把高血糖降下来。在使用胰岛素降糖的初始,要避免血糖下降过快和血糖高低的骤变。

当血糖良好或者发生轻度低血糖反应(使用胰岛素泵时此期较短,多在用泵后的3~5天)时,所使用的的胰岛素剂量称为降糖剂量。

这个时期最好在医院度过。


减药期

此期一般在胰岛素使用后1周开始到3个月左右结束。

有学者研究显示,初始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随着糖毒性的纠正,胰岛功能逐渐恢复,这个恢复过程,常常起于血糖控制后一周左右。而在2~4个月时,胰岛功能继续恢复的幅度变得很小。这或许就是指南中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胰岛素短期强化“两周至3个月为宜”时间节点的缘由。胰岛功能逐步恢复的时间一般是2~4个月。此时段减药相对较慢,常常数日才减少剂量一次,每次1~4单位不等,也可以称为“缓慢减药期”。整个减药期,胰岛素减量呈现先快后慢的节奏。


降糖期和减药期,都是以及时发现低血糖(包括低血糖反应)为突破口的。很多糖友对于血糖的达标过于着急,对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的结果还不能接受。实则我们需要思考个体胰岛素治疗策略中低血糖的易发时段,降糖不可急于求成。

对于减药期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地监测血糖并及时与医生沟通。我多次对新使用胰岛素的病友讲:“在出院后的2-4个月(减药期),您只有减药的权利”,当发现血糖偏高,患者不要擅自增加剂量,而是及时与医生沟通。因为在这个时段里,减药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增加剂量。

维持期

随着时间延长,胰岛功能相对固定了,生活规律也逐步养成, 此时的胰岛素剂量也就相对固定了,即维持期。

维持期的剂量肯定不是患者出院时的剂量,这个剂量和患者的自身胰岛功能有关系。糖毒性消失后,胰岛功能恢复得好,剂量就少,反之,恢复得差,剂量就大。

经过一段时间减药期的减药过程,很多病友的胰岛素剂量变得很少,甚至停用胰岛素后血糖也很好,这种现象被称为“蜜月期”或“临床缓解”,即不用药物而仅依靠生活方式干预就可以维持良好的血糖状态。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以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诱导蜜月期,就是这种现象。

维持期的胰岛素剂量也会有小的波动,主要与生活中的细节有关。比如,饮食问题,运动问题。此期患者注意摸索饮食运动等生活因素与胰岛素剂量的关系是血糖平稳的关键。

如果使用胰岛素的剂量已经很小,糖友又不愿意继续使用胰岛素,此时就可以考虑更换成口服降糖药物。

以上内容,是笔者个人的临床经验,划分上述3个阶段,也是希望引起广大糖友重视,避免走入误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治疗的口服降糖药
认识糖尿病
血糖降不下来?可能是药没选对!正确的降糖药选择要做好这三点
口服降糖药种类及其服用要点
降糖药
降糖药可以与胰岛素合用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