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咖说 | ACS伴高血压或糖尿病,如何选择治疗策略?
导读:

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约50%的ACS患者伴有其他共患病¹,它们往往会促使病情更加复杂,增大诊疗难度,并且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将患者的共病因素纳入患者整体管理的考量之中。高血压和糖尿病均为ACS的常见共患病,研究发现,58.8%的ACS患者合并高血压,37.6%的ACS患者合并糖尿病²′ ³,面对这两类人群,我们该如何选择治疗策略?控压、降糖、抗血小板……到底应该如何施行?今天,天津市胸科医院心脏科主任丛洪良教授坐客《大咖说》栏目,为大家分享ACS伴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专家简介


丛洪良  教授

现为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贴,天津医科大学和南开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天津市胸科医院心脏科主任。

现任世界冠脉介入学会会员(FSCI)、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转化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老年病学会心脑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国老年心血管病防治联盟第一届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老年病分会心血管学组副组长。


Q1


糖尿病和高血压均为ACS的常见共患病,请问它们会给ACS患者带来哪些危害?

丛洪良教授对于伴随合并症或并发症的ACS患者而言,其整体危险因素是较高的。特别在伴随高血压、糖尿病时,可显著影响ACS患者的预后,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两类共患病的管理。

研究发现,ACS患者伴高血压的比例接近六成,并且高血压是ACS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一项来自瑞典的研究表明⁴,伴有高血压的ACS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卒中、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均高于无高血压患者,这一结果跟我国的研究也是一致的。

我国糖尿病患者众多,将近40%的ACS患者合并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病变更加复杂,显著增高血栓风险和死亡风险。另外,糖尿病往往还会造成肾损害,慢性肾病也可增加血栓风险。因此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而言,病情往往会更加复杂,再次发生心脏事件的风险和死亡风险均有所上升。


Q2


对于合并高血压的ACS患者,我们如何制定降压策略?

丛洪良教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推荐<140/90 mmHg作为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如果患者还能耐受,则可降至<130/80 mmHg。值得注意的是,在降压时速度不宜过快,尤其是舒张压(DBP)不宜降得过低,否则可能导致冠脉血流减少、加重心脏衰竭。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推荐β受体阻滞剂和RAS 阻滞剂在心梗后长期服用作为二级预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没有禁忌证者应早期使用。血压控制不理想时可以联合使用钙通道阻滞剂(CCB)和利尿剂。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ACS)患者,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则以β受体阻滞剂、CCB 作为首选,CCB不但能够扩张冠脉血管,还可稳定斑块。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还可联合使用RAS阻滞剂以及利尿剂。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ACS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还需关注降压以外的因素。对于冠心病患者,我们建议用RAS阻滞剂,它们可以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另外,厄贝沙坦等ARB类降压药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改善左室重构,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有着充分的循证证据。在真实世界中,我们往往愿意选择单片复方制剂(SPC)。单药血压控制不理想时,可以直接用SPC,不同机制联合降压,可提升整体达标率,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对于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可通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由ARB+利尿剂组成的SPC实现安全有效降压。最后,在ACS合并高血压时,在降压治疗的同时,我们还强调降低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合用他汀也是非常重要的。


Q3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我们如何进行血糖管理?

丛洪良教授: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属于高危人群,《NICE临床路径(2018更新)》推荐,对于ACS伴高血糖但无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评估来判断患者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评估可包含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查。急性期若血糖>10 mmol/L,可采用以胰岛素为基础的降糖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在7.8~10.0 mmol/L。对于ACS伴糖尿病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并且优先考虑具有心血管获益证据的药物。在降糖时,应注意防止低血糖。DPP-4抑制剂阿格列汀和甘精胰岛素长期使用不增加患者心血管风险,是ACS伴糖尿病患者的合适降糖药物选择。


Q4


ACS伴糖尿病的患者血栓风险增加,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应如何制定抗血小板策略?对于PCI术后的糖尿病患者,是否推荐三联抗血小板治疗?

丛洪良教授:一般而言,糖尿病可导致ACS患者的血栓风险增加。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和/或PCI患者,我们推荐进行DAPT治疗,即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至少12个月。对于PCI术后的糖尿病患者,我们常常会考虑两点,包括是否需要进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或者延长DAPT治疗。

有研究显示,对于ACS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三联抗血小板临床获益优于DAPT,且不增加大出血风险。如果DAPT疗效不理想,我们可考虑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进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替格瑞洛尚无三联抗血小板治疗方面的证据。因此对于PCI术后的糖尿病患者,我们建议首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DAPT策略,若疗效欠佳,可替换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如果还不理想,则可考虑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的三联抗血小板治疗。

另外,在制定DAPT治疗决策之前,我们需要利用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评估,常见的评估模型包括DAPT评分和 PRECISE-DAPT评分。对于PRECISE-DAPT评分,当评分>25分时,DAPT治疗则不应超过12个月,最好在6个月之内;当评分<25分时,则可以进行12个月的DAPT治疗。在DAPT评分中,评分<2分者,建议标准DAPT疗程;积分>2分者,建议延长DAPT疗程⁵。


小结


1、高血压和糖尿病为ACS患者的常见共患病,可导致疾病复杂化并影响患者预后,我们需要加强对这两类共患病的管理;

2、ACS患者选择高血压药物时需关注降压以外的因素,ARB类药物(如厄贝沙坦)除降压外,还具有心肾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在真实世界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等单片复方制剂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可提高整体达标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3、糖尿病可导致ACS患者斑块复杂性和血栓风险增高,死亡率上升。DPP-4抑制剂阿格列汀和甘精胰岛素长期使用不增加患者心血管风险,是ACS伴糖尿病患者合适的降糖药物选择;

4、对于合并糖尿病的ACS和/或PCI患者,推荐进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DAPT治疗,根据评估模型结果合理选择双抗时长。



参考文献:
1. Radovanovic D, et al. Heart 2014;100:288–94.

2. The CURE trial investigators. N Eng J Med. 2001;345(7):494-502.

3. Zhou et al. Cardiovasc Diabetol (2018) 17:147.

4. Erne P, et al. J Hypertens. 2015 Apr;33(4):860-7.

5. The Task Forc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7) 0:1–48.

*仅供相关医学人士查阅

MAT-CN-2004927 

有效期至2021年4月30日

我 知 道 你 

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双抗已经“过时”了!ACS合并糖尿病,有没有更好的选择?
ACS特殊人群抗血小板治疗的2018中国专家建议解读
聚焦ESC:NSTE-ACS新指南发布,新在何处?-今日头条
EuroIntervention:急性冠脉综合症抗凝治疗综述
孙艺红教授:药物保守治疗的ACS患者是否需要积极抗血小板治疗?
ICC 2019 | 徐绍鹏:真实世界ACS患者升阶、降阶抗血小板策略探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