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碱性磷酸酶升高,骨质疏松...」话还没说完,就被主任逐出了病房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组同功酶,其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由成骨细胞合成。

当体内钙缺乏时,甲状旁腺素(PTH)上升,使静止的成骨细胞转化为活性成骨细胞,从而分泌大量的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使血中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增高,因此,碱性磷酸酶(骨源性)活性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及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但,骨质疏松,只会看碱性磷酸酶就够了么?答案是 NO!

01

骨代谢标志物有很多


在骨重建过程中,骨组织的合成与分解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以不同浓度和结构方式分布于骨骼、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调控骨代谢的多个环节,维持骨代谢平衡和内环境稳定。这些可被检测的生化标志物与相关激素统称为「骨代谢标志物」[1]。

目前,临床常用的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三类:一般生化标志物、骨代谢调控激素以及骨转换标志物(BTMs)。

一般生化标志物:血钙、血磷、尿钙、尿磷;

骨代谢调控激素:维生素 D 及其代谢产物、甲状旁腺素(PTH)以及成纤维生长因子 23(FGF23);

骨转换标志物「BTMs」: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

  • 骨形成标志物包括骨源性碱性磷酸酶、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骨钙素等,代表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


  • 骨吸收标志物包括 β-胶原特殊序列、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羟脯氨酸等,主要反映破骨细胞活性与骨吸收水平,间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 [2]。


对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及治疗,这些「骨代谢标志物」都应该有了解。下面我们主要谈一谈骨转换标志物~

02

骨形成标志物


▪ 总 I 型胶原氨基延长肽

反应成骨细胞合成骨胶原的速度,通过检测这一指标,可以了解骨细胞的代谢活力,也可以反应骨形成代谢的情况。

其浓度增高见于:婴幼儿及青少年、妊娠末期 3 个月(可升高 2 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转移性骨肿瘤、畸形性骨炎、乙醇性肝炎、肺纤维化。

▪ 骨钙素

反映骨形成代谢的活跃程度,可以鉴别骨质疏松的不同类型。

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由于其体内骨更新活跃,属于高转换型骨质疏松,因此骨钙素是升高的;

而老年性骨质疏松,随年龄增长骨更新率降低,属于低转换型骨质疏松,所以骨钙素水平是降低的,由于两者治疗方案选择不同,因此通过骨钙素水平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破骨细胞骨吸收时骨钙素也会增高,因此骨钙素除了反映骨形成状态外,更代表骨转化水平的综合状态。

03

骨吸收标志物


▪ 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是由破骨细胞产生的非胶原蛋白。

破骨细胞将降解的胶原代谢产物吞入细胞中,并和含有 TRAP 的细胞囊泡融合,在囊泡中胶原代谢产物被 TRAP 产生的氧化应激产物破坏并和 TRAP 一起从基底外侧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因此,血清 TRAP 与骨吸收水平呈正相关。骨吸收增强时,血浆 TRAP 升高,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畸形性骨炎、恶性高血钙、转移性骨肿瘤、肾小管酸中毒和部分(20%)绝经后骨质疏松。

▪ Ⅰ型胶原 C 端肽(CTX)

在骨吸收过程中,骨胶原溶解释放出Ⅰ型胶原蛋白,在肝脏分解Ⅰ型胶原 C 端肽(CTX)和Ⅰ型胶原 N 端肽(NTX)。

常用的 CTX 有 α-CTX 和 β-CTX 两种,其中 β-CTX 是 α-CTX 的异构体,两者均含有Ⅰ型胶原分子间交联物的重要区段和近似交联物的残基,可保护其不受肾脏降解,稳定性较好,且 β-CTX 检测灵敏度更高。

▪ Ⅰ型胶原 N 末端肽(NTX)

NTX 是Ⅰ型胶原交联末端肽,为总的 N 端交联物,单克隆抗体可辨别人Ⅰ型胶原吡啶啉基上的 N 端肽。NTX 亦是反映骨转换骨吸收特异性指标。

出生时尿中浓度最高,随着年龄增加逐渐下降,生长终止时处于相对恒定状态。绝经后妇女显著高于绝经前,高转换型骨质疏松症明显升高。

04

小结


近年来,BTMs 检测在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众多标志物中,骨形成标志物血清 1 型原胶原 N-端前肽(s-P1NP)和骨吸收标志物 1 型胶原羧基端前肽 β 特殊序列(β-CTX)应检测灵敏度较高,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骨代谢指标虽不能作为骨质疏松诊断的金标准,但通过检测血、尿中骨代谢指标水平,可以了解骨组织新陈代谢的情况,用于评价骨代谢状态、骨质疏松诊断分型、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预测骨折风险,观察药物治疗的疗效,以及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END

排版 | 琦敏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萌萌, 张秀珍, 邓伟民, 等.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0)[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0,26(06):781-796.

[2] 夏维波, 章振林, 林华, 等.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 (2017)[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25(03):281-30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著连载︱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回想(一)
骨代谢
“全身疼痛难忍”,一查竟是甲状腺在捣鬼!
骨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诊断与鉴别诊断】骨质疏松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临床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