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Earls】外用药物,皮肤病外用药物注意
皮肤病外用药物注意
治疗皮肤病最常用外用药,而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剧、恶化。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外用药物呢?
◆不同病期,剂型有别
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洗剂、软膏乳剂和酊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皮肤病不同病期的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
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
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以发挥其消炎、止痒、收敛的作用。
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多用软膏和乳剂,它们穿透力强,作用持久,且有润滑作用。
还应注意:即使同一药物,同一剂型,也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如3%水杨酸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20%以上的水杨酸则是一种腐蚀剂。
◆对症用药,准确选药
如患皮炎、湿疹等,用癣药水涂搽,会使炎症、皮损加重;而皮肤癣疾用激素类药膏,犹如火上浇油,会促使病菌繁殖;
原本是黄胺药引起的药疹,若用磺胺嘧啶湿敷,则更是雪上加霜。
有的药物如雄黄膏和硫磺膏仅一字之差,而用途迥异,前者用于牛皮癣(银屑病),后者用于疥疮、痤疮、湿疹等,切不可混淆。
还有的药物名实不符,如皮质激素类软膏去炎松,并不能用于具有“炎”性特征的感染性皮肤病,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和结核性皮肤病等,都应列为禁忌。
仅以水痘为例,水痘本身并不易造成严重危害,如果滥用去炎松,或肤轻松软膏,就可能发生出血性水痘或继发细菌性感染而引起严重不良后果。
因此,一旦患了皮肤病,应由医生明确诊断并凭处方用药为妥。
◆掌握用法,科学用药
皮肤病用药时间和次数也有讲究。
药水和洗剂,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用药次数相对要多一些,一般每3个小时搽1次;
酊剂、软膏作用持久,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
湿敷方法也要得当。用药前,除了要清洗患部外,对于痂皮,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半厘米的水疱,要以消毒空针筒抽出内容物,保留疱壁。有毛发部位用药前,应先剃去毛发,然后再上药。>>>>皮肤病患者如何选药
◆因人而宜,严守禁忌
选用药物时,还应考虑年龄、性别、患病部位与患者体质等。
如老幼患者应选低浓度药物;
孕产妇使用外用药时,应顾及对胎儿、乳儿的影响;
面部、乳房、外阴处不可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药物,儿童、妇女更应慎用;
手掌、足底部等可用高浓度的药物;
皮肤敏感者,先用低浓度,后用高浓度。
对新药或易致敏药物,先小面积用,如无反应,再根据需要逐渐提高浓度及扩大使用面积。
此外,一旦发现红斑样或湿疹样皮疹,且有瘙痒、头痛等过敏反应,就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从5岁小孩手、足起丘疱疹,伴瘙痒的外用药讲起
【中药治疗银屑病的注意事项】银屑病用药
科普|外用药你用对了吗?
软膏、乳膏和凝胶有啥区别?该怎么选用?
治疗1
治疗皮肤病 细节决定疗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