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灵胎:愤怒的中医批评家

徐灵胎不仅是一位妙手回春的名医,同时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中医批评家,这在清代名医之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这是因为要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批评家,既要有高超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学识,又要有长期的医疗实践、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合适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而徐灵胎恰恰是同时具备了以上的多种条件。而在这其中,促使徐灵胎走上中医批评家的内在动力,就是如何面对社会上那些不学无术的庸医。那么,当自己的亲朋好友被庸医误诊却无可奈何,当一个好端端的大活人被庸医害死却欲告无门,徐灵胎究竟会怎么做?一代名医成长为一位杰出的中医批评家,他将会付出怎样不为人知的辛苦呢?


在当时的医疗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凡谈病必谈人参,凡开方必用人参,人参似乎成为医患双方共同的救命“稻草”。而徐灵胎则认为,这是当时医疗界的一大陋习,必须彻底根除。那么,身为中医批评家的徐灵胎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徐灵胎的心里被愤怒的燃烧过,才走上了中医批评家、评论家,这条道路,许多医生没走这条道路,是因为徐灵胎在行医的过程中,碰到了许多庸医,徐灵胎非常看不惯。有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张雨亭来了,他在嘉定居住,来得很着急,就问什么事,来人说他亲家的儿子患了非常严重的腹泻,泄猛泄的多,肚子痛,泄出的都是脓血便,赶快去救命吧。于是徐灵胎就赶紧跟着张雨亭,坐着小船到了盘门。


到了亲家一看果然很严重,肚子痛,泄了以后,没有泄多少,肚子还痛,中医里叫里急后重,实际上是痢疾,导致的原因是热毒蕴结,徐灵胎开了一个方子,需要用到黄连和阿胶等药,这是张仲景的方子思路,一剂十去七八,第二天徐灵胎来看的时候,患者是神清气爽,面有喜色,徐灵胎一看很乐观,就说明天我就不用来了,后天的时候我再来,再开方子善后,估计就差不多了。大家一听也对,就把徐灵胎送回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出事了,第二天突然来了台风,水路交通中断,徐灵胎也没办法来,只好在家等,第三天的时候,交通才通,徐灵胎就赶快租了小船来到施家,徐灵胎一进门就发现情形不对,患者躺在床上,两眼怒火瞪着徐灵胎,徐灵胎很奇怪的问,病情怎么样了?患者非常愤怒的说,用的好药,病益重矣,然后给徐灵胎脸色看,徐灵胎百思不得其解。就问患者的父亲,这几天没用别的医生的要吧?患者的父亲低着头不说话,面带惭愧之色,徐灵胎看什么也不说,只好告辞。在出门的时候徐灵胎发现,有两个医生从外面往里进,三个人打了个照面,徐灵胎心里咯噔一下,就明白七八分了,是请了别的医生了。


但是又不好回去了,就回去找到张雨亭说,我觉得事情有蹊跷,你去帮着打听一下怎么回事,过几天张雨亭回来了,说施家真的去找别的医生了,就请了当地的名医,去了一看说这不是热证,是寒症,用附子、干姜热药补一补。吃药的时候,患者的父亲说这是徐灵胎开的药,结果患者服下去以后,口里特别渴,肚子痛的不得了,结果病又变重了,这个时候特别想吃西瓜,结果名医说不能吃西瓜,吃西瓜必死。患者想渴凉水,医生说不能渴凉水,最后没办法说我像漱口,仆人打过水来,他抢过碗来,刚喝了半碗就别人抢走了,渴的热的不得了,最后是号呼两日而死。


徐灵胎听完怒火就开始燃烧,这是什么医生寒和热都分不清楚,怎么能给人治病呢。中医看任何病,一定要做到两分法,分出阴和阳,具体落实分出寒和热来,所有的病一定会有寒症和热证,尤其是痢疾,往往在夏秋期间,多发的恶意一种肠道疾病,腹痛、腹泻、然后会里急后重,再后会便脓血,严重的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大多是热毒引起的,湿热之邪,西医说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


这个病缠绵了好久没好,到后期的时候,人体正气不足了会出现寒症,泄下的清白色,人怕冷,肚子越冷越痛,这个时候往往是寒症了,是后期或者这个人的阳气特别不足,才出现寒症,但是痢疾这个病,绝大多数是湿热为患。如果这个时候滥用补药,不用清热的比如黄连、黄柏、白头翁等药,会导致病情加重,出现严重后果。


事实上,徐灵胎在他的生活和行医经历中,面对庸医的不学无术,病患的盲目听从,一个个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案例,让这位悬壶济世为己任的中医大师,终于忍无可忍拍案而起。


有一天徐灵胎在家里,有位朋友来找他说朱廷立先生病了,这位曾做过广信的太守,到他家里以后,这位就说徐先生久仰大名,徐灵胎就问你得什么病了,朱廷立是呕吐,经常反胃,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这个时候是严重的时候,已经三天没有吃进东西了,有个医生来看了,说这是膈证,四大难证指的是风、痨、臌、膈。风就是中风,脑中风类。痨就是结核病的肺结核。臌就是肝硬化、尿毒症引起的腹水有相似之处。膈就是食道癌、胃癌之类的病,就是吃不下东西,下边大小便排不出去,有时候出现呕吐,这个证在古代特别难治。


朱廷立说这些医生看我这样,不开一个方子转身就走,这可把我吓坏了,徐灵胎说我给你看看吧,这就是胃里有点痰火上逆,很好调,就开了张仲景的方子,半夏泻心汤,他开的就是张仲景的原方,专门治疗胸中寒热错杂,然后出现痰火上逆的情形。一服患者的情况就开始止住了,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吃饭了,病就大有转机了,从此他们就成朋友了,朱廷立就只相信徐灵胎了,他的病并没有完全好,有时候小小犯一下,只要一吃徐灵胎的药,徐灵胎自己说:非余方不服,甚相安也。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里边,即用了寒凉之药,白虎汤等,又用了温热之药,四逆汤等。遇到寒热错杂,还会用泻心汤、乌梅丸等。寒热一起往下下的药。这就是中医的平衡观,寒者热之,寒者温之,我们总在纠正一个人的平衡,任何偏向于一方的,都会导致治病效果降低,都会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徐灵胎看到这种情况以后,就不断的写这种文章,去抨击那种用药偏颇的现象,所以徐灵胎就慢慢成长为一个中医批评家。



亲爱的朋友们,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小道经方》的疑问,可以联系小道经方工作人员,我们会为您做专业、详细的解答。

新浪微博:@小道经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灵胎:俺是中医圈外人
大国医系列
古代的医生 / 罗大伦 / 第17页
揭一个垃圾‘名医’
庸医离我们有多远?
抑郁症就是肝不通!让你一直吃药的就是庸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