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乏力、头昏、嗜睡未必是体虚,清热化痰显奇效
悦读中医
每天
11:30
推送最新鲜的

中医药权威精品知识

喜欢,就为我标星


小编导读

大家在生活中习惯把身体乏力、嗜睡看做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其实不然。今天的文章中,国医大师李士懋和其学员通过脉象,准确地辨明了一片虚衰之象下的实证。不禁让人感慨脉诊之神奇——

   

嗜睡一案
[学员诊治]

郭某,男,69岁。2007年4月27日初诊。

乏力,欲仆倒,精力不济,嗜睡,看电视20分钟就睡着,心烦,头昏。

脉滑数。

证属:痰热蕴阻。

法宜:清热化痰。

方宗:黄连温胆汤。

黄连12g  茯苓10g    栀子10g    瓜蒌18g

陈皮10g  清半夏12g  胆南星10g  枳实9g

石菖蒲9g  竹茹9g    郁金10g

[师傅诊治]

脉滑数而大。

上方加黄芩12g;改栀子为12g。

10剂,水煎服。

[师傅诊治]

5月8日二诊:脉已有力,不再嗜睡,头未昏。

上方加僵蚕12g、天麻15g、全蝎10g、蜈蚣10条、地龙15g、怀牛膝12g。

7剂,水煎服。

[师傅诊治]

5月11日三诊:身体已无不适。因去北京,予上方20剂,水煎服。

按:


《素问·调经论》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景岳独具慧眼,提出以虚实为纲。其曰:“千病万病不离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分清虚实,就把准了大方向,不会实其实,虚其虚。然如何分虚实?《灵枢·经脉》曰:“其虚实也,以气知之。”仲景提出了脉诊之纲要:“脉当取太过与不及。”太过者实,不及者虚,脉实,证实;脉虚,证虚。景岳更明确提出:“欲辨虚实,无逾脉息。”师傅临证五十余年,在不断温习中医经典名著的基础上,进一步悟出,脉诊判断虚实的关键在于沉取有力无力,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

本案患者乏力,欲仆倒,嗜睡,头昏,一派虚衰之象,师傅却予清热化痰法治,岂非犯了虚虚实实之误?非也!本案脉滑数而大,则为痰热壅盛之实证。“壮火食气”,故患者出现乏力;经言“阳气者,精则养神”,“壮火食气”,气不足则神不养,便出现嗜睡;痰热上扰于颠则欲仆倒,上扰于心则心烦;痰热阻滞故舌苔偏腻。判痰热蕴阻无疑!二诊师傅于方中加僵蚕、天麻、全蝎、蜈蚣以息风解痉;怀牛膝引火以下行,地龙化痰以通络。




好 书 推 荐

《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二)》

本书在全部病例中,都贯穿了王世懋的“平脉辨证思辨体系”。讲课只能讲一般规律,而医案却是灵活多变,且形形色色,每个患者,每次诊治,具体情况都不同,能够细致入微,丝丝入扣地辨证论治,并非易事。只有通过不断实践,才能登堂入室,达到高山之巅。本书集之医案,皆属个案。个案具有偶然性,往往被人忽视。但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是个体化、恒动观,是最符合临床实际且前瞻的医学理念,所以中医历来重视个案的研究。个案之中寓以必然,从大量各案中提炼其共同的必然,即规律。我们重视对个案的研究,正是遵循了中医理论体系的特点,它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应予高度重视,所以我们组织撰写了《平脉辨证传承实录百例》第一集,现又组织第五批高徒撰写了第二集,既是三年跟师的总结,也是向祖国和人民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振荡)中医——平脉用药
李士懋辨治冠心病心法
* 脉学笔记
半分钟教你学中医把脉—平脉(脉诊篇3)
脉诊就是这么容易
刘嘉湘诊治经验  肺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