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虎溪山汉简之探秘沅陵侯国

1999年湖南省沅陵县虎溪山一号汉墓的发掘,一个沉寂两千余年的侯国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随着2020年《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考古报告的出版,让我们去揭开历史面纱,探寻真实的沅陵侯国。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为帝,分封诸王,以长沙郡为中心建长沙国,封吴芮为长沙王。在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长沙王子吴阳分封为沅陵侯,而沅陵县虎溪山一号汉墓就埋葬着汉朝第一代沅陵侯吴阳,为何我们如此断定吴阳就是虎溪山一号汉墓的墓主呢?虎溪山一号汉墓墓主身份确认是依靠棺内一枚印章的发现,这枚小小的墨玉印文为“吴阳”,由此考古学家才断定墓主为沅陵侯吴阳。经史书记载,吴阳死于汉文帝后元二年(公元前162年),墓葬时代即在此后。此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漆器等文物,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陪葬的一千余枚竹简,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尤其是头箱出土的一百余枚竹简就为我们展示两千余年前沅陵侯国的概况,这一百余枚竹简皆属西汉初年沅陵侯国计簿内容,包括了西汉初年沅陵侯国的行政建置、吏员刑徒、户口民数、田亩赋税、林木物产、兵甲船只和道路交通等诸多方面,是探寻西汉初年侯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

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发掘现场

“吴阳”印


《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竹简图版页

一、沅陵侯国的疆域人口

西汉初年的沅陵侯国所在地理位置在今沅陵县及周边辖区。虎溪山汉简《计簿》“故沅陵在长沙武陵郡”(简4)交待了沅陵县原属长沙国武陵郡,在西汉高后元年七月分封长沙王子吴阳为沅陵侯后,属沅陵侯国。据史书记载,西汉侯国一般地域较小,户口较少,地位与县相当。西汉初年的沅陵侯国到底有多大呢?简21“提封廿六万三千六百七十顷如前”,记录的是当时的沅陵侯国土地面积总数为263670顷,这包括侯国内的山林川泽,城池邑居,田地道路等。《计簿》简2 50 53“沅陵侯国六乡四聚户千六百一十二口六千四百八十一人”,是沅陵侯国地方建制总括,清晰地记录了沅陵侯国有六乡四聚,民户共有1612户,人口有6481人,算下来,当时平均一户约有4口人。同时《计簿》也完整地记录沅陵侯国设置的六乡名称,分别为都乡,黔梁乡,庑乡,郪乡,武春乡以及平阿乡。人口较多的是都乡,“都乡户六百八└口二千二百九十七人·在都中”(简34 60),民户有680户,人口有2297人,“都乡”即县中心所在之乡,县属其余乡皆称“离乡”,“都乡”相较于“离乡”,一般人口集中,更加繁盛。沅陵侯国人口最少的当是黔梁乡,“黔梁乡户卌三└口百六十九人”(简25),仅民户有43户,人口有169人,有些乡较为偏远,人口稀少,再如“武春乡到其

曼聚七十里去廷二百五里”(简35 47),武春乡是远离侯国中心区域,简文所载“武春乡户六十四口二百一十五人”(简32),也是记录武春乡仅有64户,215人,两千余年前的乡里人口与当今社会的乡村人口差距巨大。

相对比尹湾汉简《集簿》东海郡侯国记载,土地面积为263670顷,人口仅有6481的沅陵侯国是地广人稀,这与特定时代和地理位置有关,《计簿》是汉初统计数据,这片土地上刚结束秦末战争,人口大减,“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再加上南方相对开发较晚,与西汉后期侯国情况大有不同。

    

简21        简2 50 53

二、沅陵侯国的基层官吏

维系如此疆域的侯国的统治和运作,自然是需要依赖行政官吏来治理,虎溪山汉简记录了众多的沅陵侯国基层官吏:

〼武春乡斗食啬夫一人佐二人〼37

郪乡斗食啬夫□□人〼41

少内兼库斗食啬夫一人└佐二人98

〼唯休斗食啬夫一人佐一人109 99

上述简文皆是关于沅陵侯国基层官吏人数的统计。斗食啬夫为官长,乡斗食啬夫即乡长,文献记载县在小乡设啬夫,“斗食”顾名思义,即日食斗粮,岁俸不满百石。且据沅陵侯国人口分析,其属乡皆属小乡,人口较少,乡长皆为“斗食啬夫”。佐史更要低于斗食啬夫,是官吏秩阶中最低的一级。侯国当中还存在着兼职官吏,如简98“少内兼库斗食啬夫”,即兼任少内斗食啬夫和库斗食啬夫,既要管理府藏的少内,还要管理兵器的库。

“亭八求盗卌人”(简28)简文记录的当是沅陵侯国的八个亭,共计四十名求盗,一个亭平均配备5个求盗,而求盗是专门负责徼巡不法,追捕罪犯,维持基层治安。史书载“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或因沅陵侯国地广人稀,属于管理较为薄弱地带,设置亭部较少的缘故。

三、沅陵侯国的赋税徭役和社会保障

汉初,诸王列侯权力较大,拥有置吏权与赋敛权,行政与财政相对独立。虎溪山汉简中也有所体现:

·凡筭二千四百八十  少前二以死故54

复筭百七十  多前四以产子故59

·凡所得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八十三141 135

事筭二千三百一十 如前143 136 182

“筭”即“算”,指算赋,即“人头税”,为汉代政府对成年人征收的税赋。事算为缴纳算赋,复算为免除算赋。简59的“复筭百七十”加上简143 136 182“事筭二千三百一十”,数量正好为“凡筭二千四百八十”。而西汉初年缴纳的算赋数额有诸多讨论,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假若简141 135所统计数额就是沅陵侯国算赋总数,以算赋总数除以算数所得为每算227钱,而江陵凤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简牍得出文景时期每算定额为227钱,虎溪山汉墓《计簿》简文也可佐证在西汉文帝时期规定的算赋每算数额即在227钱,而并非史书所载120钱。

“算赋”征收对象是成年人,这就需要成年人登记相关信息以征收赋税,这就涉及户籍管理,简文61“卅六人新傅”即是讲述有36人新登记自身相关信息。秦汉时期男子“傅”的年龄,史书有20、23岁等说。这就需要对侯国人口年龄进行登记,当时就有统计“九百廿四人小”(简58),沅陵侯国的处于“小”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14%。又如简59说的是较去年多出免除算赋的四例是因为生子,汉初就开始实施产子免赋役的政策,休养生息,这是对人口生产的奖励措施,以此促进人口增长。

然而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所承担的赋税徭役却是不同的,两千余年前的沅陵侯国也不例外:

士五八十一人其十一人免老└三人睆老└十四人罢癃121 94

簪褭八十六人其十五人免老└三人睆老└十二人罢癃124

不更五十九人其二人免老└一人睆老└十三人罢癃126

官大夫百廿六人□〼129

公大夫廿一人其三人免老130 92

五大夫十人当被兵132

“簪褭”“不更”“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等皆是秦汉时期实行的“二十等爵制”的爵名,《汉书·百官公卿表》“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褭,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士五”则无爵位,但地位也高于编户民。虎溪山汉简所统计沅陵侯国有爵位占比较多,甚至较高爵位也有不少,这当与汉初多次“赐民爵”“赐天下民爵”有关,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人曾参加灭秦败楚战争,因功受爵。

为何简文如此仔细的记录“免老”“睆老”“罢癃”的情况?这是因为“免老”“睆老”“罢癃”是可以减免徭役,残疾、跛、背疾、侏儒、战争致残等皆可称“罢癃”,根据爵位和年龄达到一定标准者可免除徭役称为“免老”制度,将年龄较高又未及免老者,称为“睆老”,可以享受徭役减半的权利。“免老”和“脘老”制度则是秦汉时期敬老养老的具体政策表现之一,对于达到年龄标准的百姓减免徭役,让人们可以安享晚年。而对于“罢癃”,即身有残疾者是相对也会减轻徭役负担,安排从事些较轻的工作,也算的是一种官方的人道主义关怀。虎溪山汉简还记录了三名民医,民医当是官府需要掌握的人员资料,这也是侯国对社会医疗的管理措施之一。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傅律》简356-357“大夫以上年五十八,不更六十二,簪褭六十三,上造六十四,公士六十五,公卒以下六十六,皆为免老。不更年五十八,簪褭五十九,上造六十一,公卒、士伍六十二,皆为睆老……不更以下子年廿岁,大夫以上至五大夫子及小爵不更以下至上造年廿二岁,卿以上及小爵大夫以上年廿四岁,皆傅之。”汉初傅籍年龄按照本人及父爵高低而不同,爵位越低越早傅籍,就越早缴税服役。“免老”和“睆老”也是如此,爵位越高,越早减免徭役,正所谓“不同人不同命”,不同身份的人享受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也是不同的。

在古代,不仅成年人有爵位,未成年人也可以有爵位:

〼小公士百卌一人  〼123

小簪褭廿七人125

〼小大夫十五人128

小公乘八人131

“小簪褭”“小大夫”“小公乘”皆是“小爵”,即尚未傅籍成人者或是因功受爵,或是世袭继承转授爵位。沅陵侯国中尚未成年的有爵位者人数较多,这也有可能与汉初普遍赐爵政策有关。

同时,沅陵侯国差使着数量的刑徒,来进行侯国的基础建设。

作如司寇三人  多前〼96

隐官九人其〼111

鬼薪一人〼116

“作如司寇”“隐官”“鬼薪”皆是隶徒身份,男为“司寇”,女为“作如司寇,“司寇”指的是因罪受罚长期在官府服役者,“隐官”则是在官府管辖下劳作的虽免罪却身体不全者,“鬼薪”是为宗庙采薪等从事官府杂役的徒刑者。侯国中不仅有地位低下终日劳作的刑徒,还有大量被买卖剥削而失去自由的奴婢:

大婢七十〼115

小婢廿一人  多前三以买〼95

在古代,买卖奴婢十分常见,简95即是讲述因新买三人而增加到21个小婢。根据简文记载,属于官府的隐官、鬼薪、作如司寇人数较少,而奴婢人数较多,是否为官奴婢尚未可知,也有可能是私家奴婢。奴婢虽属于私有财产,也需专项统计,因为需要向官府交纳算钱。

四、沅陵侯国的军备力量

在介绍完沅陵侯国的基层行政统治后,更加好奇一个侯国的军备力量又如何呢,需要多少兵马才能维系侯国统治?

矢五万五千七十五  多前千以新造故52 113 138

盾五百三  多前百一十九以新造故〼134 137

甲二百五十四  多前廿三以新造故139

矛百七十九  如前140

虎溪山汉简有统计的军备兵器数量的数据,如矛、盾、矢、甲的数量和增减原因,兵甲武器的统计还见于尹湾汉墓出土“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比较而言,沅陵侯国的兵甲数量较少,且较去年增加不多,一方面是因为沅陵侯国范围和人口基数小,一方面也与中央有意控制和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以及长沙郡国较为安定的环境有关。长沙国始终效忠朝廷,无意储备超额的军备物资,成为汉高祖分封八个异性诸侯王国中唯一保全的王国,长沙国和沅陵侯国直至无后,才被除国。

五、沅陵侯国的道路交通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交通都十分重要,沅陵侯国的交通道路网络自然也不能落后:

廷到长安道武关二千六百九十六里其四百卅二里沅水11

廷到长安道函浴(谷)三千二百一十九里其四百卅二里沅水12

简12

作为侯国,沅陵侯有向汉王朝述职缴贡之职,侯国与汉王朝来往密切,沅陵侯国到汉王朝都城长沙的路线必然十分重要,虎溪山汉简就仔细记录了侯国到长沙的两条路线和具体里程。沅陵县在沅水与酉水交界处,而沅水是沅陵侯国对外的交通要道,水路便利,从侯国前往长安皆利用沅水通行。沅陵侯国水系发达,自然船只也众多,虎溪山汉简也有记载“民船五丈以〼”(简146)的简文,也有专业“船人”记录。简146的船长五丈,约为11.55米,汉初私船还大于秦代县公船,这或与沅陵地于酉水与沅水汇合处,水流增大,河道变宽,水路通航便利有关。

同时沅陵侯国不仅水路发达,同时陆路也畅通,如:

廷到郪乡陆道八十七里30

侯国属乡郪乡较为靠近沅陵县治,陆路仅八十七里。

今沅陵县地图

六、沅陵侯国的物产果林

湖南沅陵地区气候温和,环山绕水,物产丰富,虎溪山汉简也有所介绍:

园五十八亩……〼147

〼□一木  朱臾十五□〼149

〼□梨七木150

〼梨五百八十五□〼151

〼橘一木  〼152

杨栂□□〼153

栗卅七木157 156

枣廿五木  梨六百三木161

简147中五十八亩的“园”当为沅陵侯国所属官园,很有可能后续记录的树木皆是该园所种植,如南越王木简也有关于宫室果木的记载。简153的“杨栂”,就是杨梅,马王堆汉墓遣册也有“杨栂”的记载,说明两千余年前的湖南已盛产杨梅,如今湖南省内仍有多处盛产杨梅远近驰名,如靖州被誉为“中国杨梅之乡”,再如简文记录的“橘”“枣”“梨”“栗”等,现在的湖南地区也多见。

传世文献对于沅陵侯国留下不过数言片语,虎溪山汉简《计簿》详细地记录了西汉初年沅陵侯国人口、土地、赋税、物产等情况,弥补了传世文献的阙失疏略,为我们揭秘两千余年前的湖南地区沅陵侯国的历史面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鉴赏」西汉第一代沅陵侯的随葬文书——沅陵虎溪山汉简
沅陵虎溪山汉简《食方》
张俊民:《二年律令》与甘肃汉简研究
刘邦为恢复人口用了什么招数?为何当时女性苦不堪言?
西汉·孔臧《谏格虎赋》
虎溪山前汉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