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大简《诗经》“薄穫我私”注释辨正——兼说《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温蠖”
安大简《诗经》“薄穫我私”注释辨正
——兼说《史记·屈原列传》中的“温蠖”
 
 
《诗经·周南·葛覃》:“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其中的“污”字,安大藏战国楚简《诗经》作从“禾”从“隻”声(见下图),也就是“穫”的别体(为了打字方便,后文我就直接写成“穫”字)。

 

 
 
关于这个“穫”字,安大简的整理者说:“穫”“污”声纽皆属喉音,韵部鱼铎对转[1]。毛传:“污,烦也。”郑玄笺:“烦撋之,用功深。”高亨《诗经今注》:“污,当是浸在水里,与沤之同义。《说文》:'沤,久渍也。’”据高注,颇疑此处简本“穫”应该读为“濩”。《毛诗·葛覃》“是刈是濩”,《释文》引《韩诗》:“濩,瀹(yuè)也。”《说文·水部》:“瀹,渍也。”段注:“此盖为纳于污浊也。”毛传:“私,燕服也。”指内衣。[2]
 
我认为安大简的注释是错误的,注释者看出了“穫”“污”古音很近,可以通假,也引了毛传郑笺,但又完全不顾毛传郑笺的解释,反而引高亨的新注,把“污”训为“渍”,一举颠覆了近两千年的旧注。然而,这个颠覆合理吗?从上下文看,把“污/穫”训为“渍”,指浸泡,那么“薄污我私”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沤渍我的内衣”,好像也说得通。有些人洗衣服,会用肥皂水把衣服浸泡一阵,但要推翻毛传郑笺,还是不够的。因为从生活常识上来看,毛传郑笺的解释更加合理,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毛传郑笺的解释。
 
毛传把“污”训为“烦”,乍一看上去是有点不好理解。从《汉语大字典》来看,“烦”字下共有五个义项,分别是:1、热头痛。2、劳苦、疲劳。3、繁多、繁琐。4、混乱、纠结。5、频繁搅动。貌似没有一个和洗衣服有关,这大概也是高亨另立新说的原因。但是,郑玄把“烦”解释为“烦撋之”,其实已经解决了这个疑问。《葛覃》诗《经典释文》引阮孝绪《字略》云:“烦撋(ruan),犹捼莏也。”其实都是以音近字训释。《释文》“捼音奴禾反(ruo)”,和“撋”的读音很接近。《广韵·戈韵》:“捼,捼莎,两手相切摩也。”《集韵·麻韵》:“捼,揉也。关中语。” “闰”声字和“柔”声字读音也有关系,《诗经·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毛传:“或簸糠者,或蹂黍者。”郑玄笺:“蹂之言润也……舂而抒出之,簸之又润湿之,将复舂之,趣于凿也。”郑玄说“蹂之言润也”,是一种声训,相当于证明了“撋”其实是“揉”的同源词。《字略》把“烦撋”训为“挼莎”,《广韵》《集韵》解释得很清楚,所谓“挼莎”,就是“揉搓”。《礼记·曲礼上》“共饭不泽手”郑玄注:“择,谓挼莎也。”指用手互相摩擦。那么“薄污我私”的意思其实是“揉搓我的内衣”,接下句“薄浣我衣”,揉搓之后洗涤,显然比训为“浸泡”要好。因为在洗衣机普遍运用之前,我们洗衣服一般是要先用手揉搓的。
 
当然,如此合理的训释,之所以还会被后人否定,并改立并不可信的新说,确实也有其原因。主要因为“污”和“烦”为什么会有“揉搓”义,字书上不载,也不好一下子看出引申关系。《汉语大字典》“污”之下第八个义项是:洗去污垢。引的正是“薄污我私”这条疏证,但只有孤证,确实容易让人产生怀疑。但我们认为,从词义的比较互证可以解决这个疑问。
 
古代“污”和与“污”同声符的字有“污染”“粉刷”一类意思。《广雅·释诂二》:“𩈦、濩、涂,污也。”王念孙疏证:漫、浼并与𩈦通……濩者,下文云:“获,辱也。”获与濩义相近。《楚辞·渔父》:“又安能以晧晧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蠖与濩义亦相近。陈氏观楼云:“温蠖,卽污之反语也。”……涂者,《庄子·让王》篇云:“其并乎周以涂吾身也,不如避之以絜吾行。”《吕氏春秋·诚廉》篇“涂”作“漫”。《汉书·王尊传》云:“涂污宰相,摧辱公卿。”是涂为污也。污、涂、漫义相同,故污谓之漫,亦谓之涂;涂墙谓之墁,亦谓之圬矣。《文选·西都赋》注引《广雅》“涂,污也”,今本脱“涂”字。
 
《广雅》“濩”与“污”互训,显然是同源词互训。王念孙疏证指出,“污”“塗”“漫”都有表示贬义的污染的意思,但其实也都有“涂抹”“粉刷”的中性意思,《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说文》:“杇,所以塗也。秦謂之,关东謂之槾。”“杇”和“污”都是同源词,《说文·金部》:“镘,杇也。”《说文·木部》:“槾,杇也。”“漫”“”“槾”“镘”也都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从出土文字来看,并没有分得这么细,它们记录的就是同一个词,也兼有“污染”和“粉刷”两个意思。因为涂抹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污染,一种就是装饰。前者类似于涂鸦,后者类似于装修。所以,污可以训为脏,也可以训为涂抹、粉刷。
 
但表示粉刷意思的词,往往又和揉搓有关。比如“撋”既有摩擦、粉刷的意思,又有揉搓的意思。《集韵·谆韵》:“撋,拭也。”而《集韵·戈韵》中的“撋”是作为“捼”的异体,表“摩擦”意思的,却有“揉”的意意思(《集韵·麻韵》:“捼,揉也)。这也好理解,粉刷是一种摩擦的动作,摩擦和揉搓意思相关,所以“揉”和“搓”可以连用成词。北京大学收藏的汉简《仓颉篇》第34号简,有“𣇩(垩)溉(塈)𢅼杇”四个字连用,都是粉刷的意思,其中“𢅼”,按照《说文》“𤫕,玉也。从玉,夒声。读若柔”,它的音义都和“揉”相近。因此,作为有粉刷意思的“污”,发展出揉搓的意思,和“撋”同义,是完全可能的。
 
至于“烦撋”的“烦”,之所以有摩擦、揉搓的意思,和它在《汉语大字典》的第五个义项“频繁搅动”有关,揉搓和搅动相似。《说文·手部》:“𢹎(后来一般写作擾/扰),烦也。”“𢹎(擾/扰)”训为“烦”,但它又有“𢹎动”的意思。《左传·襄公四年》:“𢹎(擾/扰),乱也。”这和“烦”的意思是相近的,我们现在还说“烦乱”。频繁搅动,可以造成很乱。就像我们说“骚乱”,“骚”有“搅动”的意思,比如“骚扰”;也有“乱”的意思,比如“骚乱”。
 
综上所述,我认为《汉语大字典》应该把“污”的义项“洗去污垢”,依照毛传郑笺,改得更具体一些,直接训为“揉搓”。并且给“烦”字新设一个义项:揉搓洗涤。
 
接下来我们顺势说一下“温蠖”。《史记·屈原列传》:“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索隐》:“蠖音乌廓反,温蠖犹惛愤。《楚词》作'蒙世之尘埃哉’。”
 
把“温蠖”解释为“惛愤”,放在句子当中意思是不通的。奇怪的是,古往今来的《史记》注释似乎都回避了解释这个词。当然,其中的“蠖”字,王念孙疏证《广雅》已经指出它等于和“污”义近的“濩”,并引陈观楼的话说:“温蠖,即污之反语也。”
 
王念孙说“蠖与濩义相近”是对的,但对“温”字没有解释,陈观楼(昌齐)[3]说“温蠖”是“污”的反切,恐怕有些牵强,这个词和前面的“皓皓之白”相对,为反义词。它的意思是“污秽”,这点没有疑义。我认为“温”也是“污秽”的意思,在这里可能应该读为“奥”或者“澳”。《说文·女部》:“媪,女老称也。从女,昷声。读若奥。”可知“温”与“奥”音近。《广雅·释诂三》:“澳、濊、溷,浊也。”王念孙疏证:“澳,曹宪《音》'于六反’。《汉书·王褒传》:'去卑辱奥渫而升本朝。’张晏注云:'奥,幽也。’如淳音'郁’。案:奥者,浊也;渫,污也,言去卑辱污浊之中,而升于朝廷也。奥与澳同,故班固《典引》'有沈而奥,有浮而清’,蔡邕注云:'奥,浊也。’”
 
可知“奥”有污秽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广雅》里与“澳”一起训为“浊”的还有“溷”,而“奥”本身也可以训为“猪圈”。《庄子·徐无鬼》:“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陆德明《释文》:“奥,豕牢也。”“豕牢”一般写作“圂”,是会意字,像猪被关在在圈中。可知“圂”和“溷”也是同源词,它们还都有厕所的意思,这显然是因为“污秽”得义。
 
那么,“奥”的“污秽”义又是怎么来的呢?《广雅·释草》:“益母,充蔚也。”王念孙疏证说:“充蔚者,臭秽之转声。……古音蔚如,前《释器》云:“,臭也。”故茺蔚之草,一名郁臭。又《广雅·释诂三》:“胺,败也。”王念孙疏证:“胺者,《玉篇》:'胺,一曷切。肉败也。’胺之言壅遏也,今俗语犹谓食物壅滞臭败为遏矣。”也指出食物腐败,往往是因为被壅遏不得透气。可知污秽的词义往往来自于“郁积”“壅遏”,大概东西被积聚包裹久了,不得透风就会发臭,这符合普通人的观察感受。而“温”字从古文字字形和《说文》说解,以及它的一系列同源词“蕴”“韫”“氲”来看,都和“蕴积”不得透风的意思相关,因此“温”字本身应该就有“污秽”的意思,只是用例不多,本文前面为了方便理解,才把它破读为“奥”或者“澳”,其实《汉语大字典》应该给“温”立“污秽”的义项。一个字既有“温暖”的意思,又有“污染”的意思,看上似乎奇怪,但却是语言事实。因为不得透风,既可能保持温暖,也可能滋生细菌导致发臭。《说文·金部》:“䥝,温器也。从金麀聲。讀若(段注:小徐有此三字。)”这个“䥝”字读为“奥”,训为“温器”,显然也是声训。
 
总结一下,“薄污我私”的“污”意思是“揉搓洗涤”,楚简写成“穫”,是“污”的同源词,意思相同。郑玄注“烦撋”的“烦”,也和“撋”同义,都是“揉搓洗涤”的意思。“温蠖”是并列式合成词,两个词素都表示“污浊”。“污”之所以既有“污浊”的意思,又有“揉搓”的意思,是因为“污浊”义和“污漫、粉刷”义相通,而“污漫、粉刷”义又与“揉搓”义相通,“揉搓”义和“擾动”义也相通。这些词义的变迁通过比较互证,均可以得到证明。


[1]《广雅·释诂二》:“濩,污也。”显然也是同源词互训。
[2]安徽大学汉字发展和应用研究中心编,黄德宽、徐在国主编:《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图版第7页,中西书局,2019年9月。
[3]陈昌齐,号观楼,广东雷州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广西道和河南道监察御史、兵部和刑部给事中、浙江温州兵备道等职,博学多闻,著有《经典释文附录》《大戴礼考证》《荀子考证》《楚辞韵辩》《赐书堂集》《临池琐语》《天学脞说》等书。

--------------------------------------------------
下面是一位在日本的留学生网友拍的照片,不比我拍得差^_^。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诗经25驺虞全注
《论语》68个经典语句及译文
千字文小考引注(上)
鬓毛衰”之“衰”——《回乡偶书》一个注解的质疑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教案
【注释译类】孟子字义疏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