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普通话让你走得远,方言让你记住家

本文转自2018-06-12 光明日报客户端  

    

     采用方言报站又吵起来了。


    据媒体报道,杭州814路公交车试行“三语报站”——在原来普通话、英语的基础上加上了杭州话报站,引发网友讨论。部分网友认为,方言报站弘扬了地域文化;反对意见认为,在大力推广普通话的今天,方言报站是一种倒退,加深了地域歧视。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一般来说,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工有一种理想的状态,即方言用于日常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而普通话用于教育、行政、媒体、窗口行业等领域,两者划然而治。人们乐于见到这种理想状态最终实现,但语言生活的发展过程并不会按照教科书来展开,它会沿着自身的逻辑去经历种种复杂的状况。



    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自己更喜欢在家庭中跟孩子说普通话,与此同时,方言文化却进了校园,方言节目也不时在电视上出现,方言服务更是成了一些窗口行业的便民措施。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在坚持基本社会功能分野的基础上,正在逐渐超越旧有模式,从简单共存走向了深度互动。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普通话和方言两者互相试探边界,使其功能界线发生一定的震荡,居家过日子说起了普通话,公交车报站和电视节目说起了方言,也完全可以视作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之所以说有意义,是因为这种深度互动会形成一种优化语言格局的张力,将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导向一种真正理性的理想状态。所谓理性的理想状态,指的是普通话和方言两者的生存都能得到自觉的语言意识的支撑,使得两者既能有力地维护自身的生存空间,又不会挤占对方的生存空间,从而实现两者之间比较清晰的功能划分。在普通话推广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也许曾经出现过相对理想的状态,不过那是因为彼时普通话力量尚未强大,无法挤占方言的生存空间。这种状态只是暂时的,平衡很快会被打破,因为普通话背后有强大的国家意识的支撑,其力量的持续强大是不可阻挡的,方言空间的边界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被普通话突破,几乎是不能避免的事情。

    幸运的是,方言背后的文化意识在近年来呈现出逐渐勃发的态势,这使得普通话和方言之间形成了张力,维护了方言的生存空间。方言在某些领域试探普通话空间的边界,不宜简单归因于便民这一动机。在交通发达、信息通畅、资源共享的今天,不同地域间的同质化发展引起了不少人的焦虑,不同地方的人们越来越希望找到一个符号来表明“我就是我”,而方言恰恰就是地域文化认同的最为天然也最为有力的工具。方言背后的文化意识与普通话背后的国家意识一道,维护了多言社会的平衡稳健发展,避免了方言生存空间被普通话无限制地挤占。


    那么,普通话和方言相互试探边界的态势会长期延续甚至发展下去吗?未必会。目前这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学说普通话,在学校学习方言文化的情形,听上去多少有些颠倒,且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一般不会太高。当方言背后的文化意识深入人心之后,当人们乐于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大大方方地使用方言之时,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便趋近于真正理性的理想状态,一切的试探也就不复有必要了。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找不到想要的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普通话要叫普通话?
今日头条
自从外国人被方言虐到怀疑人生以后……
2004年高考中的笑话
AAA为什么人类会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呢?
走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