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SVN》中文解读 —— 查个血常规能知卒中预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缺血性卒中


中文解读


一、研究背景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正常人群RDW11.0%~16.0%。近来有研究报道,除血液病和贫血外,许多其他的人类疾病可能也与RDW的升高密切相关。文献回顾显示RDW可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发展存在相关性,升高的RDW或可独立预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不良结局。RDW至少有以下五个临床意义:1.诊断和指导铁缺乏症及其治疗;2.诊断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3.分类贫血;4.与死亡率和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血管病、外周动脉疾病、心力衰竭(HF)、心房颤动(AF)和高血压;5.可作为癌症、慢性肺部疾病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


二、RDW与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死(CI)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塞和脑栓塞。缺血性卒中占因脑血流供应紊乱引起的脑卒中的70左右。目前研究证实RDW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Jia等研究了392MRI初步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然后进行颈动脉超声与实验室检查,他们发现这些患者的RDW水平高于非卒中患者,这项研究证实RDW在缺血性卒中的进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样地,S?derholm等在2015年进行的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中发现,高水平RDW可能会增加卒中或脑梗死的风险。然而,Lappeg?rd等人发现RDW水平升高并不能预示卒中后死亡风险的增加。Kara等人研究了1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IS;症状<>小时)的RDW,并将RDW水平与评分系统进行比较,他们发现RDW的水平显著升高可与床旁评分系统共同预测卒卒中险的增加,因此,得出结论,RDW可预测卒中患者的严重程度与功能结局。Kim等报道,RDW升高幅度越大,死亡率越高,急性卒中功能预后越差。这些研究提示RDW或可作为评估AIS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三、RDW与脑栓塞

脑栓塞可以有多个来源,如心源性或动脉到动脉栓塞,其中一个来源是颈内动脉。通过CHS计算机数据库,Saliba等对77297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发现RDW变化与卒中直接相关,同时也提示卒中与AF的相关性。Adamsson等人选择了27124AFHF、心肌梗死或卒中的中年患者(45~73,女性62%),并随访13.6年,他们发现瑞典人中RDW水平与AF引起的卒中发生率有较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RDW可能与脑栓塞的风险有关。


四、RDW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和高血压

大量研究证实,CAS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这也得到了大量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支持。同样,Furer等通过颈动脉超声研究了522例高RDW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的患者,他们发现升高的RDW与临床前和临床期CAS有关,表明RDW是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Martin等人基于瑞典人口的队列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五、机制探讨

RDW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确切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炎症和氧化应激(OS)可能在RDW与缺血性卒中之间起重要作用。炎症可以降低红细胞的存活率,抑制红细胞或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最终导致红细胞损伤。一些研究表明RDW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或C反应蛋白(CRP)相似,也是炎症的标志物。Ferrucci等人认为可以使用各种炎性细胞因子作为参数,表明非贫血老年人的高炎症水平与高RDW及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密切相关,而与贫血呈负相关。在升高的RDW中高CRP与红细胞沉降率独立于其他混杂因素。

 

氧化应激(OS)是由于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之间的失衡,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以及大量氧化中间体的积累。OS是由体内自由基产生负面效应的结果,也是导致衰老和疾病的重要因素。抗氧化与氧化之间的失衡会对核酸、蛋白质和脂质造成氧化损伤,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存活。这可能导致红细胞膜的损伤、红细胞脆性增加,红细胞成熟及红细胞寿命的减少,RDW升高。

 

另外,研究表明氧化损伤、抗氧化水平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氧化损伤的毒性作用将影响卒中的功能结局及死亡率。最近的研究表明,抗氧化剂可改善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缺血性卒中的血脂水平与氧化损伤,换言之,RDW值与氧化及抗氧化水平有关,这也与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包括颈动脉硬化)相关。


六、总结

总体而言,有充分证据表明RDW升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栓塞相关,较高的RDW可独立预测患者不良预后。


七、点评

本文描述性分析了近年来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缺血性卒中(包括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基础研究及流行病学相关文献,从而得出结论:RDW升高可能与缺血性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栓塞相关,并且可预测不良预后。本文尚未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由于所分析文献存在实验者、临床、方法、统计学方法等的异质性,故所得结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诚然,由于血常规检查简单易行,且费用低廉,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NLR)等相关指标用来预测卒中风险也有许多相关研究,如Fan L等(J Clin Lab Anal. 2017)回顾性分析了20146月至20157月在甘肃省医院住院的急性卒中(IS)患者,建立多变量模型,从而得出结论认为红细胞分布宽度、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是IS的独立预测因素。意大利学者Turcato G等(Semin Thromb Hemost. 2017)分析了31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与RDW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 = 0.322p <>),幸存曲线分析显示RDW值≥14.5%的患者1年死亡风险较高,生存期较短。这些结果表明,入院时的RDW评估可能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预后信息。

 

当然,更深入的研究应当在进一步严格控制相关干扰因素的前提下,未来的研究才有可能得出更严谨、可靠的结论。



解读专家


蔡增林1972年出生,江苏连云港人,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国家卫计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认知障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卒中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病学组委员,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疾病学会(MDS)会员,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卫计委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Neurological Research》、《中华神经科杂志》、《实用医学杂志》、《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等审稿专家。目前主要从事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主研国家及省市级课题多项,主持江苏省自然基金、省卫生厅、国家博士后基金、省博士后基金、省六大高峰人才科研项目各一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8篇,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论文二十多篇,参与数本临床专著的编写及翻译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中应用
【检验人必看】RDW,一个常被检验人忽视的得力助手!
这个血常规指标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视!
红细胞分布宽度作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死亡率的生物标志物
【综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扩散丨1分钟教你识别中风,早识别早救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