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看待我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

阴阳五行思想,是古代中国人思维的基本模式,它反映了中国人对世界运动变化规律性的把握。阴阳和五行属于两个不同的思维范畴,我们常常形容这个世界的发展进步,是一个螺旋形上升的立柱体,那么阴阳学说重点描述这柱体上升的原理,而五行学说重点描述每一个螺旋的运动原理。阴阳五行学说有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演变过程,我们先从形而下讲起。

一,阴阳学说的产生。


古天文台

阳阳学说为什么会在中国产生,并成为中国人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是最早的农业种植国,农业种植必须对时令季节有深入的了解,而掌握时令季节的变化规律,关键在于观测太阳的视运动周期,因此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圭表测日的天文仪器。


立柱称为表,划有刻度的底座称为圭。一天时刻和一年四季阳光照射在表上,表投射在圭上的阴影长短方向,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这阳光我们称为阳,这阴影我们称为阴。有阳光必然有阴影,阳光越强烈,阴影越短,阳光越弱,阴影越长,这些直观的感受,使中国人建立了形而下的阴阳观念。

随着中国人的观测进一步深入和社会活动进一歩广泛,思想家们发现,太阳视运动的变化不足以解释季节变化的所有现象,必须考虑地气的问题。譬如,夏至的正午,是一年中日影最短的时刻,天不是最热,冬至日影最长,天不是最冷。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察发现是地表对阳光辐射热能有一个储积释放的过程,这就是地气的变化,由此有三伏三九的概念。阴阳的内涵由日影的变化扩展到天地互动的原理。这个认识的过程体现在中国人创造的易学中,八卦最早就是圭表测日的具体表现,之后推演出六十四卦,巳经细化到365天,对太阳视运动周期有了完美的体现,到文王拘而演周易已开始同地气和世象结合起来。


沿此推演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和有机世界的一切变化及生长壮老死的循环都呈现出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规律。因此,中国哲学家们将阴阳的直接观测上升到形而上,成为一种抽象的纯哲学思辨,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由此思维形成了表现阴阳思想的抽象图形'太极图'。

二,阴阳学说的三大定理

古代中国人通过对自然与社会纷繁万象的归纳辨析总结出阴阳学说的三大定理。

1,一切事物的存在均包含阴和阳两种性质,它们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阴阳平衡是事物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一定理,古人概括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阴平阳秘,阴阳互根,万物始生。

2,一切事物的变化均由其内在阴阳性质的变化所决定的,阴和阳之间可以转化。古人概括为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

3,一切事物的变化呈现出物极必返的周期性,阴极则阳生,阳极而阴生。极而不返,这个事物就会死亡或崩塌,产生一种新事物,而新事物的产生仍会表现出这种周期性的规律。

三,五行学说的由来。

五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的概念
温故知新——学习五运六气,不妨从“河图洛书阴阳离合太极图”开始!
第十一节从四象到五行
《周易》的思维和思维方式
极简的阴阳学说
阴阳的来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