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头条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新成果:如何在中青年时预测后半生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顾教授带领团队,开发了适合于我国年轻个体(60岁以下)或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中低危个体的终生风险(至85岁)预测模型。该成果作为第12期封面文章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或死亡。如果能够在中青年时就提早知道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罹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冠心病与脑卒中)的风险,就可以及早提示人们提高警惕、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采取预防措施,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到最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团队,在China-PAR 10年心血管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开发了适合于我国年轻个体(60岁以下)或者10年心血管病风险为中低危个体的终生风险(至85岁)预测模型。该模型通过输入个体的年龄、收缩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等指标数据,综合评估个体ASCVD的终生发病风险。

下图曲线, 为10年风险中低危(<>

顾东风院士表示,Science Bulletin同期配发了美国布朗大学Simin Liu教授的评论,认为“终生风险评估将有助于增强公众对长期风险危害的认识,进而对非理想水平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

另外,终生风险模型将多个危险因素整合成一个量化指标表示风险的大小,有利于临床实践中的结果解读及干预效果评估。该研究成果有助于从个人角度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从人群角度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从而分别达到个体与群体水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Liu教授认为,拥有短期(10年)和长期(终生)风险评估工具对于我国开展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其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减轻中国心血管疾病负担,进而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做出贡献。

注1:分性别构建的China-PAR终生风险模型,分别为
1
男性China-PAR模型纳入变量包括:治疗或未治疗的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前吸烟状况、糖尿病、腰围、南北方区域、城乡、ASCVD家族史。
2
女性China-PAR模型纳入变量包括:治疗或未治疗的收缩压水平、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前吸烟状况、糖尿病、腰围、南北方区域。來源:中老年保健杂志

此成果如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将能及时启动早期干预,指导生活方式,降低发病风险,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民之所以对健康充满期待,是因为无数医学家面对未知的领域在负重前行!向健康卫士们致敬![祈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生教你根据体检数据预测患心血管病风险
十年ASCVD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和风险分层:China
我国心血管病终生风险预测模型出炉!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团队研发,欢迎使用网站及APP评估风险
10年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可预测!奏是这么神奇!
测一测,你的心脏能得多少分?
知晓您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