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起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到唐宋之间,人们才把“道德”两个字连起来成为一个名词。

现在人一谈“道德”,好像都很反感,你凭什么站在道德制高点,动不动就说“道德绑架”别人?所以先说好,大家别急,今天咱只分析道和德两个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字其实都有无穷的意义,首先说“道”,是一个形而上的中国最高的哲学名词。有的时候也指实体的道路的道;《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经商之道”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替词。那在中国哲学上讲呢,道就是自然,自体本然,天地万物包括人、动物自己运行的那个规律性的东西,就是道。《道德经》上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这个道,它不是一个有形可见的东西,而是开天辟地之前,宇宙最原始的那个规律性的东西。

再说这个“德”字的意义,“德者得也”,《易经》说“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上说“道法自然”,能够顺应自然,按照社会、人类的客观规律去做事,做人,这就是有德了,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是不德。

所以“德”就是由顺道而产生的德,其实和后来的“道德”意义大致相同,但春秋那时候都是竹简刻字,古人讲究简练,所一个“德”就足够表达意思了。

孔子在这里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为政者一定要心中有道,所有行为按照道的规律去做,以道德去教化,你就无懈可击。好像北辰星,自己不用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的星星一样,都会跟着你的方向运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原文) “道”就是方法,途径,诀窍等; “德”就是德行和德政,社会风尚。

道是在昭示一切,德是在承载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载体,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

道是物质性的形体,即所谓的身命;德是道这种物质形体的精神意志,即所谓的心性。

道是一种物质实体,即其体永不可被分割,但道之形体却可以有大小之形态和质态等变化,而且处于永恒不息的自体阴阳状态的周期性循环变换运动,即老子所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故所谓修道,就是修炼道的身命形体和心性精神。丹体的命功修炼,就是修其体,即修其身命,令其体增长壮大,而至其寿命延长,并使其生命的自由度得以大幅提高。而炼己持心者,就是修其精神,即修其心性,令其智慧增长巩固,从而能获得更全面的真理。《南华》所谓“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老子则谓“精神生于道”。道之形体,“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亦即“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亦即“大包天地,细入微尘”者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道与德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道”、“德”、“经”?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二)
何谓“没身不殆”
道德为师-----浅谈中国文字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之心得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