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力红 | 略谈扶阳的理与事(二)

编者按

2021年12月1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的《2021年广西中医扶阳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八桂扶阳大会》上,刘力红老师以《略谈扶阳理与事》为题,就社会上对扶阳法的错误认识、卢门四逆法与《伤寒论》四逆辈的异同、如何正确认识钦安卢氏医学“生命以火立极”、如何理解和运用卢门四逆法、扶阳不仅是用姜桂附更要“止漏”,等等,让参会者对钦安卢氏医学的“守正创新”之处有了豁然开朗之感。

感谢志愿者王蒙医师的帮助,我们对刘力红老师演讲内容整理之后正式发表,冀望钦安卢氏医学这一珍贵法脉惠及更多同道和中医学人。小标题系编者所加。计划分为七篇,本文是第二篇。

3.《伤寒论》四逆辈的立意是什么?

在具体谈到卢门四逆法的创新性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在《伤寒论》的体系里的四逆法。比如说《伤寒论》的第29条、第30条,就用了四逆汤,然后在太阴病篇中,明确记载着“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同样,在少阴病篇中也有记载,例如“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乃至四逆汤的化裁方,比如白通汤,通脉四逆汤,等等。

可见,《伤寒论》告诉我们,至少到了太阴病阶段,自利不渴的时候,因为藏有寒了,当温之,要用四逆汤;如果到了少阴病阶段,脉沉、四逆的时候,就更要服四逆汤了。因此,四逆汤一直被历代医家视作回阳救逆的第一方,也就是说到了需要回阳救逆的地步就要用四逆汤。

那么,怎么算是到了回阳救逆的阶段呢?比如说患者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如果用西医指标衡量的话,比如说血压开始下降了,要休克了,等等。这个时候就一定要用到四逆汤,因为病已深入少阴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含糊,这是医者都应该知道的《伤寒论》的救命之法。

接下来,我们看《伤寒论》里面的四逆汤的配伍,它是以炙甘草这味药打头的,为什么要以炙甘草为君药?在太阴病篇里面,仲景很正式地提出了四逆辈,应当说《伤寒论》里的四逆汤,很重要的或者很根本的作用是温中。因为中寒则藏必寒,所以甘草的用量是最大的,因此以炙甘草作为君药。

我们从甘草的性味上看,甘草气平、味甘、色黄,它是《伤寒论》一百多味药里面禀受土气最多最全的药。《伤寒论》的四逆汤以炙甘草这味药为君,显然是要把温热之气拢在中土。虽然它也可以到少阴,但是最关键的目的是拢在中土。因为中土的作用是“执中央以灌四旁”,温了中就可以温四旁,《伤寒论》四逆汤的立意是在这里。

4.四逆法用药上的两个特别之处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卢氏对四逆法的认识。跟《伤寒论》记载的一样,当到了病入少阴的阶段,出现正四逆的时候,是肯定要用四逆汤的,这是救命用的,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但是,在并非救命的情况下能不能用四逆呢?卢门同样会用四逆,可能大家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个时候要用四逆,用四逆的目的是什么?

这正是四逆法的意义所在,所谓创新也就体现在这个地方。

当我们仔细地看,会发现卢门的四逆法跟《伤寒论》的四逆汤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或者是变化。虽然说同样用四逆,都有附子、甘草、干姜,但是卢门四逆法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在甘草上面,这时候甘草不再是君药,而是佐使药。所以甘草的用量非常之少,在卢门里,常规是用一钱半、两钱,换算成我们现在的计量单位就是用5克、6克,据我跟诊卢师,他在临床上充其量最多用到10克。为什么甘草用得这么少?是因为甘草多了就容易留中,就聚在中土,拢在中土了。而卢门用附子的目的是直入海底,是要往下走的,所以想要发挥出附子下行的力量,甘草的量就一定要少。

我们经常讲四逆法具有阳行阴令的作用,从药性上看,附子是辛的,干姜也是辛的,二者同属辛温辛热之品,甘草是甘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因此,附子、干姜和甘草三味药的配伍,就很好地实现了辛甘化阳。

我们通常只看到辛具有发散的特点,其实,辛也有不发散的一面。我们知道,大部分辛的东西都有香味,比如我们一闻干姜、生姜就知道很香,还有茴香、肉桂等,这些药物都有比较浓的香味,而香的作用就是散。但是我们看四逆法的三味药中,偏偏附子是辛而不香的。因此,虽然我们传统上说附子的特点是走而不守,但是卢门恰恰不这样看,反而认为附子是偏守的,就是因为它不香、不窜,尤其是四川江油的附子。大家要明了一点,卢门在探讨四逆法的时候,附子就是特指的江油附子,而不是任何其他地方的附子。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5.略说江油附子的不可替代性

我曾经在很多场合上讲过,比如我说江油的附子是不可替代的,因为我们今天不是专门讲江油附子,所以这里先简单说几句。多年前为了江油附子,包括我跟我的研究生,南宁同有三和中医门诊部的黄靖医师在内,我们好几个人专程去了几趟江油。最近的一次江油之行后,我还专程到成都向四川省的主要领导作了江油附子现状的专题汇报。我们为什么如此关切江油附子?大家可能不知道,江油能够种附子的地方是不多的,不是江油所有的地方都可以种附子,其实只是彰明、太平等几块地方可以种植,现在有一块地方已经被房地产公司盖起了一栋栋高楼。如果说退耕还林还是容易的,那么退建还耕就不太可能了,一座座高楼已经建起来了,把楼放倒去种庄稼种中药怎么可能?

为什么我对江油附子如此关心?是因为我有亲身经历,当有患者要救命的时候,不是说用其他附子就绝对不行,但是跟江油附子相比药效上确实相差很多。为什么说江油附子无可替代?至少我们从它的种植特点就会知道,除了江油,没有任何一个地方的附子是需要移苗的。大家知道,乌头和附子属于近亲繁殖,采收附子的时候,把小的附子埋到地里,它是不会坏掉的,等到第二年就会发芽生长。但是江油附子不行,如果不把当年的附子都挖出来,等不到第二年,它很快就会烂掉,所以就需要移苗。

为什么江油附子这样独特?是因为那里的土壤很热,按照传统环境地理学的说法,种植江油附子的地方属于龙脉,因此,江油附子必须冬至移苗,就是冬至一阳生的时候,而采收却是在一阴生的夏至。

之所以我们说附子直入坎中,直入海底,就是因为江油附子的种植特点,冬至要移苗、夏至要采收,如果不及时采收就收不到了。

6.“桂枝”“四逆”说是二法实为一法

现在,我们再回到卢门的四逆法。为什么有些时候会遇到附子到不了海底?因为有障碍,路不通。为什么要用辛甘发散,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直入海底,在附子直入海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阴霾,比如寒、湿,等等,这些东西会障碍我们,所以要用辛甘发散拨通这个路径。

因此,我们就离不开《伤寒论》的六经。比如,有没有太阳的问题,如果太阳的表没有解,这个药怎么可能到少阴去?肯定到不了少阴。所以我们要先解太阳,先把太阳的障碍拿掉。同样的道理,如果阳明有障碍,要先把阳明的障碍拿掉,那么附子才能够直驱海底,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有辛甘发散的成份,发散就是荡涤阴霾,荡涤直入海底路径中的种种障碍。

所以,从根本上讲,桂枝法是从四逆法中辛甘发散里面派生出来的。桂枝法和四逆法实际就是一个法,只是桂枝法侧重于发散的一面,四逆法侧重于不发散的一面。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方“桂枝汤”(自存)
心悸伤寒论中的治法归纳
卢崇汉老师第四届扶阳论坛暨首届国际扶阳论坛讲稿
以味成方法则探析
《伤寒论》脾虚证用药汇总
三四、桂枝甘草汤(最新伤寒论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