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谱中虽只有两个“晋”字,却写出了千差万别!

接上一期《读书谱 | '张之绝'》的解读,“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称二王之妙”,有时候读书谱,也被这种对仗吸引。这一期,我们讲“晋”字,为了使得小文更具可读性,日后多做规律性和对比性的分析,所以今天把《书谱》翻了一遍,居然全文只有两个“晋”字。

第一个“晋”字像是甩出长袖的舞姬,第二个“晋”字则向往上弹射出的弹簧一般: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字,最大的特点是——简略,比如中间的两点,代替了中间四笔,下面的“3”代表了一横和一“日”。所以这么有特点的写法,你应该记住。

笔顺不必赘言:

关于笔法点:

如图所示,注意入笔,收笔,起收笔承接处的“锋芒'。

整体上去感受线条,线条都非常具有圆而厚的感觉,所以你应该要注意敢于去把笔按下去,然后收笔能提起来拉出笔锋,即便是侧锋铺下去也要能收笔提起锋,另外注意转折处用笔一样要敢按。

长横的起笔那样“随性”的转,要注意用笔节奏上的顺势发力承接,这样的形态,描是描不出来的。

看看这个字的结字,还是老办法,先看一下大致外形,是个“甩袖子” 的“瘦高个”。最窄的地方在上面,最宽的地方在长横。所以如何去控制这个字的变化,或许在于这一长横的处理方式,接着往下看。

再看看字内留白的地方,大致有三处,长横以上两处,长横以下一处,也就是说,这个字上疏下密。再加上长横的斜势,让留白不均匀,加强了留白的丰富性,反过来也就是说因为不匀使得整个字具有动感。

因此,可以把这一长横看成这个字的主笔。而一字之中,如果改动主笔,则意味着去改变字的重心,或者审美趣味。比如我们把长横的斜势平正化后,发现这个字倒有几分拙态了并向右倾,与流美雅致的二王书风相去甚远:

而如果我们把长横的斜势保存,但缩短长横的横势,发现这个字,小气了很多。这些视觉上的变化,改变其他部位的点画的作用是相对较小的。

上面的“晋”字比较含蓄,稳重,下面这个“晋”字就多了潇洒和动势,实在太美!

字势类似这种下方支撑蓄力,躯干和拳头向上左上冲击而去的效果。

(一模一样的图片太难找了)

笔顺上注意“日”部的环绕:

用笔上:

1.此字较上面的“晋”字更具变化,由上而下用笔从轻灵变得厚重老辣,从线条边缘的飞白基本上可以看到用笔的速度。

2.来回的提按转换,需要你体会到不按死,不提空的控笔感。

3.注意体会“势”,承接处,不能犹豫。

这个字如果你能写出线质,就可以在结字上去分析和记忆这个出彩的字。我们给这个字“外观”画像,居然是个月牙形!

这源自于上下两个部分的错落,这个字“险要” 的地方就在于上面你感觉快向左边倒去,但是下面加重了线条的分量和密度,让上面的险要找到了稳定的“吸盘”,老老“把住”地面,任上面的部分妖娆的“舞动'。

所以,好奇心让我尝试着去打破这种造险的结构,于是原来向右下的“日”部摆在了中间,虽然不丑,但平庸了很多。

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打破动感,将长横平正化后,发现似乎改变了这个字的重心,因为上面成了稳重的部分,下面的“日”部向右倒去,整个字的重心便有右倾的感觉。

总结

两个“晋”字,用笔上前者厚重圆融,后者由静入动见老辣。

结字上,前者要找到主笔及其体势,后者要注意分析如何造险和破险。

常听老人说,如何处理相同的字,能看出书法技巧的高下,希望你能领会和记住《书谱》中的“晋”字。

琢磨《书谱》| 品味汉字

今天,你有收获吗?

读《圣教》,如何超越王羲之?| 结字技巧

《书谱》写不好,是因为一开始就中了所谓“中锋”的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欧体写好这15个字,你的欧体就成功90%(动态图)
看懂了这些妙法,不想写漂亮都难。一手好字必备:心灵飞书法36计
想写一手好字?先练好这一笔再说,超实用的方法,让字稳如泰山
汉字书写规律总结一
很多人不会写这28个字,应该这样写才活泼漂亮
隶书讲义之五:《曹全碑》结构续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