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48期(天风吹下步虚声)

木心说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宗教。放下屠刀,不成佛,是艺术。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是宗教。苦海无边,回头不是岸,是艺术。

历史学家,是真口袋里装真东西。艺术家,是假口袋里装真东西。艺术上的好事家,如鲁迅所言,是把姑嫂婆媳的嘁嘁喳喳搬到文坛上来。中国的红学,大抵是嘁嘁喳喳之辈。

《红楼梦》可以浅读,可以深读,但看到的多数是误读。

曹雪芹自知伟大。可惜他的自觉还有限,因为他的时代太不够了。他还没有Artist的自觉。他的宇宙观是释、道、色、空,他的叛逆,还是反孔孟。

将来回国,想出两篇论文:《鲁迅论》,《曹雪芹论》。

——节选自《文学回忆录》

48期海报


《红楼梦》的奇妙之处在于,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她可能有一万个理由吸引我们去读,也因其高深莫测的奇幻架构,成为“死活读不下去”的上榜书籍。所以,在我的书目里,到目前为止,对《红楼梦》的阅读仍然只停留于早年间草草读过的前八十回的某些记忆片段里,而“金陵十二钗”,也更多的是87版电视连续剧的精彩人物造型的印象中。

那要不要再去读呢?与我而言,肯定的答案,却因为的是另一个原因,是木心先生说:“将来回国,想出两篇论文:《鲁迅论》,《曹雪芹论》。读者们虽遗憾没有看到完整的《曹雪芹论》,但有关《红楼梦》的评论却如同珍珠般,散落在他众多的作品中,又特别是在《文学回忆录》中,有一串精心打磨过的项链盈盈然的挂着——这就是第三十八讲《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单看这一讲的题目,就足以明了曹雪芹在木心心中的地位。

十八世纪中国的小说和散文,第一是《红楼梦》,二是《儒林外史》,三是《绿野仙踪》。”这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定位,再来看世界排名:

世界范围看,也有四大小说。其中《源氏物语》、《圣西门回忆录》、《往事追迹录》和《红楼梦》一样,都是回忆文学。评判曹雪芹与普鲁斯特的高下,我不愿。

纵观《文学回忆录》,木心会时不时的把他心目中那些圣家族的成员列举出来,排排坐次,吃吃果子。我对古人的崇敬,世界范围说……老子大哥,乔达摩老二,耶稣是小弟。

如果没有《文学回忆录》的发表,读者多半只把木心当成一个诗人,作家,显然,他还是一个高超的文学评论家,即便只是他个人的文学回忆,里面常常夹杂着他的私心,往往就是这样的偏爱让读者又爱又恨。


沙龙的老朋友雨佳是本期的分享嘉宾(上图),重读《红楼梦》、重读木心以及重读鲁迅等等,似乎成为她2020年纠缠不清的情愫纷纷。去年的两期“木心与红楼梦”的专题活动中,零星的对谈和评论中,就感觉到了她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心里期待一场专题的分享有些日子了,“云暗初成霰点微”,突然降温的小雪日里,一群老读者终于围坐到了一起。

开场就直引了先生的两句话来切入分享主题:

美学是我的流亡

我是读者的读者

雨佳的思路,是以《文学回忆录·第三十八讲》为主,将木心分散在众多篇章中,对《红楼梦》和曹雪芹的观点看法提领出来,扼要简明的将先生读红的心思,自己反复阅读后所产生的共鸣之处,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探讨分享。


无论怎样读红楼梦,深读、浅读、还是误读,首先要看懂它的美,“美学是我的流亡”是木心解读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也是他与这个世界建立连接的一条纽带。红楼梦首先是美的,无论大观园,还是十二钗,无论整体的把控,还是细节的描绘,都能从中看到美。

我是读者的读者”无疑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引导普通的读者(没有读过红楼梦)怎样进入文本,其实,做个换位思考,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当年的听众,是一众知识储备不良的艺术家,木心首先要做的是普及常识,然后才能谈到如何深入下去。

我们今天来读《红楼梦》也是如此,作为读者,起码要有阅读的快感,要不然如何也读不进去。先生在引导读者如何走近红楼梦,走近曹雪芹,他在反复告诉你:《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你唯有嗅到了文学的芬芳,才算是真正走进了这部经典。


“天风吹下步虚声”。曹雪芹的伟大既在他笔力中对现实轻灵超然的描写,那些水盈盈的细节玲珑剔透;更在于他是一位在十八世纪就站得那么高的文学家。

分享中,雨佳将木心看似随心而谈,却实在是曹翁真正的知音之所在,与我们做了串讲:在艺术原理上与希腊罗马相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对于作品整体的把握度、明明有超越同时代的思维和眼光却低调温婉有贞操有风范的才气、对古代文学形式的重新集结并赋予个性的贡献等等。特别是将虚拟视为世界本体性的存在和进入现实的根本途径,游走于文学理想和虚构之间,把控“现实的真实”、“内心的真实”和“文学的真实”的超强能力。

时代埋没不了他。因为他的天才比时代大,他的艺术的寿命比时代的寿命长。艺术家应该知道什么东西该留下来(作品),什么该带走……


内容多,雨佳一个小时的分享却似乎总是点到为止,让以往习惯了上下半场的我们意犹未尽。好在这期来到现场的读者,有几位都是《红楼梦》的爱好者,因为爱好,听起来、讲起来就特别有兴致。

小川(上图)是曹雪芹的铁粉,一讲起红楼梦,喜形溢于言表。多年来对文本的阅读,当遇到木心的点评,顿觉豁然开朗,笔笔可以戳到痛处,搔到痒处,无疑,木心是最懂曹雪芹的那个人。

可惜的是,木心后来言及续写后四十回的想法,最后还是放弃了。续写的再好,也是别人的东西,是天才总要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传世,要不然不甘心啊。


很多读者都有类似三郎(上图)的阅读经历,从上高中时就断断续续的在看,后来追两个版本的电视连续剧,但对于文本,始终不能完全进入,《红楼梦》并不是趣味读物,但它的名气实在太大,即便从零星的接触中,也能感受其伟大。

大家都喜欢贾宝玉,一生可以爱那么多人,先生说:“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情总要用完了再走。”大观园就是贾宝玉和那些男孩、女孩子的伊甸园,我们现实中难能有这样的机会,“生活中用不到,就用在精神观念上。

此番雨佳的分享,打开了一扇窗,是一个走进《红楼梦》的契机。对三郎如此,对我也是如此。


让灵松(上图)最心潮澎湃的是雨佳在分享最后所发出的质疑:

  • 整个荣国府、宁国府、大观园,建筑、庭院、生活道具等等,纯粹汉文化,有唐宋遗风,看不到满人的习俗。
  • 曹精于绘画、书法、工艺、烹调、医理,《红楼梦》中稍微涉及,有的从来不提(他擅烹饪、工风筝,都是一流)。

由此,灵松也发出一个疑问,曹雪芹会不会觉得,《红楼梦》是他写的,又不是他写的呢?也许,所有大艺术家都会在某一时刻产生这样的幻觉,当作品脱稿于作家之手,便像脱离母体的婴儿一样有了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命运。

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潇儿(上图),同样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她喜欢反复阅读前五回,曹雪芹的高妙在于,提前把人物的命运结局告诉你,然后再引导读者眼睁睁着看着人物如何一步步走向她们的命运终点。

受此影响,就连平时看电影,都要提前剧透,然后坐在电影院,享受那个过程所带来的震撼,而非预知的结局,结局嘛,人生无不如此,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喜欢《红楼梦》的读者,多半都会喜欢另一本古典小说《金瓶梅》,读者Cayar(上图)就这两本书进行了比较阅读,一个浪漫,一个现实,一个高高在上,一个低到尘埃里,比较下来,还是红楼梦更加丰富而耐读。其实,就连先生也曾这样比较过:

我读《金瓶梅》比《红楼梦》仔细(《红》书明朗,《金》书幽暗,要放大瞳孔看,一如托尔斯泰明朗,陀思妥耶夫斯基幽暗),这两本书,我的感慨是:《红楼梦》惜在未由曹氏完成,《金瓶梅》的作者没有艺术家的自觉。”(《文学回忆录·中国古代小说二》)


大家发言的时候,赵川(上图)老师一直在低头记笔记,待到她发言,才知道刚刚所记都是她要讲的内容。她回忆了在大学期间,同宿舍的同学凑钱给她买《红楼梦》做生日礼物的经历,对一个理论物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也算是一个另类了。

经常参加活动的老读者都知道,赵老师曾经给读者做过一期学科跨度很大的分享:木心与智能科学,那次分享后,赵老师还向我提议,日后有机会还可以做一期“木心与植物”……这些都是脑洞大开的主题。在谈到《红楼梦》的续写上,赵川更提了一个大胆的创意,她想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加上两个回目,其一:

见多识广小妹示奇书

冰雪聪明潇湘解代数


赵老师似乎对黛玉很抱不平:大家对林黛玉误解过多,林黛玉是一个新新人类……另一个回目跟花有关,《红楼梦》中有海棠结社,诗词中也写到了很多各类的花,唯独少了一种她情有独钟的花——昙花。

上图笔记本封面所绘即是昙花,赵老师手绘,红楼无此宴——昙花宴,这是她给出的另一个回目的主题。

很多来参加沙龙的读者常会问我,没有读过木心的书可不可以参加啊(潜台词也许是:我没有读过,到了现场岂不是会很尴尬),那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上面五位读者,都是没怎么读过《红楼梦》的小白,他们还是要来参加,也许就是因为没有读过,才想来参加,读过的和未读过的读者碰撞一下,就会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出来。

龙韵(上图左下)至今没有翻开过《红楼梦》的文本,而他是木心和陈丹青的忠实读者,丹青说托尔斯泰的书好看,他就找到《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来读,如今,我们做这样一个主题,梳理木心对红楼梦的评价,就是在引导小白们,《红楼梦》也好看呀,快来读吧。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作品经典中之经典,其价值无需我在这里赘述,然而有些经典的作品,如果不反复提及,往往就真的会被后人所渐渐遗忘,木心在提到《诗经》的时候这样讲过:

经典的厄运,莫过于被忽视、被遗忘:多少作家、诗人的写作素养,无涉《诗经》,泱泱时文,罕见接引《诗经》的言句。如此,间接领受《诗经》之美的路径,几告不存。

作为经典的《诗经》如此,《红楼梦》的状况似乎要好一些,写下《红楼梦魇》的张爱玲对《红楼梦》达到痴迷的程度,这样,张爱玲的读者便能在她的笔下间接领受《红楼梦》的美,这就是一代一代对经典的传承。

无论是曹雪芹、张爱玲还是木心,他们无疑都是天才,我想说,去读他们的作品吧,因为先生说过:

读天才的作品,自己也好像是天才一样。

鹤无粮

2020年12月1日·成都


【相关链接】

木心谈红楼梦 | 曹雪芹是把自己的性格分给了宝玉黛玉的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7期(木心与智能科学)




征稿
&
木心逝世九周年



 木心逝世九周年祭日征文启事

本公号已经开通“读者来稿”专栏,读者可以就阅读先生文字的感受,或你与先生的故事等为题成文,经我们整理排版后,统一推送到此公号【塔中之塔】【读者来稿】专栏,投稿微信:mbcs2011(鹤无粮),期待更多的读者在此相聚。

读者来稿

木心祭(九篇)
木心演 | 无处不在的读者
阅读木心小札 | 真是让你热泪盈眶
木心先生彻底擦干净我眼睛上的灰尘
先生的诗 总使我感觉有什么存活下来

读者沙龙
读者沙龙二十期回顾 | 留得好记忆 便是永恒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1期(乌镇行)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39(二次启蒙)
塔中之塔 | 木心读者沙龙第44期(钟书阁)
报名、投稿微信:mbcs2011(鹤无粮)
推荐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心先生评判《红楼梦》的读者与研究者:大多都是误读
木心:《文学回忆录》(上册)
文学回忆录:1989
原文版《红楼梦》曹雪芹著
曹雪芹《红楼梦》里的名句[心][心][心...
名著《红楼梦》,你应该知道的文学常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