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基于元设计视角的生活用品类型化研究

编者按

本期的【教学】栏目,推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张小斐的这篇基于元设计视角对生活用品类型化的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类型学和元设计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了将其应用于设计实践的一般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论应用于自己的设计作品中,设计了一组应用于短租生活的生活用品组合。欢迎各位进行交流与讨论。




消费时代的到来激化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科技革命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勉强能够自给自足的低生产力,有了富余的生产力来追求生活享受。而生活用品作为最能直观反映人们生活变化的符号,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强烈影响。部分商家与设计师为了吸引眼球和占领市场而盲目创新,产生了一些画蛇添足的设计。同时,这些被商家们挖掘出来的细枝末节的生活需求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琐碎,冗余的生活方式在不断侵占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加剧了现代人本就沉重的心理压力。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成为当代设计师面临的共同课题。此时,类型学与元设计的理念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进入了人们的眼帘。

 


1.类型学



类型学(Typology)最早是源自考古学的概念。这种分组归类的方法可以对广泛的信息加以限制,在各种现象之间建立有限的关系,有助于整合信息,理清思路。因此,这一逻辑分类方法随后被推广至各个学科,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


概括地说,类型学研究的是一种归纳与演绎的过程。这种模式要求人们对各不相同的现实形态进行信息分析、整理,在不断简化、抽象和还原之后得出一种具有永恒不变性、同一性的一般逻辑结构。


要真正理解类型学的含义,就要学会区分“模型”与“类型(原型)”。类型跟模型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往往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一种体系、一个结构,不直接用于设计。类型的概念如同结构主义语言学中所讨论的“深层结构”,它抛弃了一切外在的形式和细节上的细微区别,将事物的本质抽离出来并升华,从而具有了更高层面的意义。以类型来指导创作实践,是一种从上层指导下层的逻辑关系,因此这种创作方式更为高级。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四合院具有某种统一的内在结构,即由正房、倒座、东西厢房围成的口字型结构,这一口字型结构即是北京四合院的类型。这一类型是在总结、对比、分析了无数种四合院的变化后概括提炼出来的共通、内在的、深层的结构。人们以此结构为基础,对四合院进行再设计,依据自身的需要和现实条件进行变化、丰富,从而产生了如今所见到的这些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四合院。例如二进四合院的日字型结构、三进四合院的目字型结构。这些新产生的四合院彼此之间看上去完全不同,但又暗含着某种相同的结构。



用类型学指导设计的逻辑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形式—原型—(新)形式。首先对现有的目标事物进行信息收集、归纳总结,提取出原型。再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演绎与再设计,丰富细节,最终得出一个全新的形式。

 


2.元设计


“元”是类型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波兰哲学家塔尔斯基在分析语言的逻辑问题时认识到,人们总是很难用同一种语言来讨论语言问题,并且会越说越乱,陷入逻辑混乱的境地。他认为这是因为人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层次的语言。而同一层次的语言彼此之间互相描述是有问题的,因为用作工具的语言与所研究的语言的内部都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与缺陷。必须使用比当前语言更高一层的语言才能避免同样的问题与缺陷,防止逻辑混乱。也就是说,若我们想要解释语言N,就要用比它更高一层级的语言N十1来加以描述。在这一语言系统中,更高一层的、用于描述语言的语言N+1被称作“元语言”,被描述的语言N则被称作“对象语言”。



这种分层次的、从高一层次研究低层次语言的逻辑方法就是所谓的“元逻辑”。由此产生了“元”这个概念。元逻辑表示一种更高级、更基本的逻辑形式。它关注本源问题、并对自身所要解决的问题予以批判和审视。


元设计与类型学考虑到了层次问题,指导人们在设计中分清层次,对不同的层次进行不同的设计。建筑大师沈克宁先生认为,之所以设计类型学越来越成为理论研究的焦点,是因为与其他大多数理论研究总是在一个层面上讨论不同,类型学更注重“元”的理论,是与其它理论不在同一个层面上的方法论。这种“元”的属性是事物的更高层次的内在逻辑,是从某一事物的无数种变化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从这种“元语言”出发,下推至对象语言,相当于站在高点俯瞰低点,不但获得了宽广的视野,也更容易看清事物的发展脉络,有利于挖掘更深刻而有价值的部分。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其意义是巨大而具有启示性的。


元设计,就是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分出层次,区分出“元”与“对象”,区分出“元设计”与“对象设计”。元设计是对事物“意义”的追求。

 



设计过程


从前文可知,类型学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对一般形式进行分析从而提取出原型,以及在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再设计。因此笔者对杯子、碗、盘子的一般形式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将其原型分别提取出来,再从中总结出容器的共通原型,作为再设计的基础依据。最终,我们提炼出的容器原型是一个由口、底和壁及三者构成的内容空间组成的结构,材质上为防水耐热材料。


接下来以这一原型为基础,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再创造。由于本论题提出的原因是针对短租人群的生活用品便携化设计,因此要更多的考虑集成性、实用性和便携性。最终,得出的设计产物是一个圆角矩形为基本形状的多功能餐具组合。这组餐具可以组装在一起轻松携带,并且满足人类在短期生活中对生活用品的基本需求。

 



总结


生活用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对生活用品的设计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物品的设计,更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再思考。笔者引入类型化的设计方法论,对生活用品进行简化精炼的同时呼吁人们重新审视自我,认清主次关系,关注基本需求,适当舍弃不必要的需求,倡导一种简单而精致的绿色生活方式。


此外,这种从原型出发、区分“元设计”和“对象设计”的设计方法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以类型化研究为基础的理性设计方式在以感性为主导的设计世界中比较少见,却有其独特的优势。有利于转换思维模式、突破瓶颈,刺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设计效率,更可以保证设计扎根于功能性,杜绝华而不实的过度设计。






本文作者

张小斐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陈嘉颖

图片来源:张小斐 / 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怎么编程游戏
民族语言学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十八讲会议报道
C语言基础知识(运算符)
433亿晶体管,1020万逻辑门,史上最大FPGA诞生!软件工程师也可轻松驾驭!
海外平行课 | 从连续到离散:未来城市中的离散空间构建
现代汉语讲座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