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笔的简介

中国毛笔的产生和使用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以前。在中国原始氏族社会晚期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绘有许多美丽色彩的花纹,线条匀称,色泽鲜明,很像是用毛笔一类的软性描绘工具涂画出来的。所以当时即使还没有完善的、定型的毛笔,也会有近似毛笔一类的写画工具。

到了商朝,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笔”字,象是一只手拿着笔在写画。当时的甲骨文卜辞虽然绝大部分是用刀直接把字刻在甲骨上的,但是人们发现,也有少数卜辞是先用红色笔写在甲骨上,然后再刻出来。这表明,中国毛笔的制造和使用,早在商朝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近代考古事业的发展,为我们发掘出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的毛笔实物,1954年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一座战国古代墓中发现的一套毛笔。笔的全身套装在一个小竹管中,笔杆是竹子制的,直径0.4CM;笔头是用优质兔箭毛制成,不是插在竹笔杆内,而是将竹杆端部劈开,把笔毛夹在当众,然后用丝缠牢,外面再涂上漆。笔长将近21CM。这支笔的笔毫刚劲尖锐,非常便于书写。同这支笔一起出土的还有一些竹简和用来刮削竹简的铜刀,这些出土文物,为我们生动的展示了一套古代书写工具。解放后,在中国各地还多次出土过战国时期的许多竹简、帛画、陶器、漆器等等,在她们上面许多都写有文字,有的描绘着花纹。从笔画具有弹性这一特点看,都是运用了毛笔进行书画的结果。古代书籍中也有关于春秋战国时期使用毛笔的一些记载,例如《庄子》中的“臣以秉笔事君”、“画者吮笔和墨”;东汉许慎在《说文》中释“聿”云:“聿,所以书也......”

秦朝将军蒙恬曾对毛笔加以改进,古书中说他造的毛笔是用柘木为笔杆,用鹿毛和羊毛做笔毫。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古墓中出土了三支秦时期的毛笔,他们都是竹杆的,在制作方法上比过去有改进,笔头是插入竹杆端部内腔的,与现代毛笔的制作方法很接近了。

汉代的毛笔实物出土比较早,1931年在西北地区古居延泽发现了属于西汉末或东汉初的毛笔。它的笔杆是用四条长木片拼合在一起的,上下用细麻缠束。笔毛为黑色,但是笔毫为白色,人们习惯称为“居延汉笔”。居延地区出土的汉代毛笔笔杆是木制的,是因为西北地区缺少竹子的缘故。1975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了一套西汉文具,其中的毛笔是竹杆的,与秦笔极为相似。这些出土毛笔多为普通的书写工具,至于皇室贵族们使用的毛笔,往往十分考究精致。

魏晋时期继承了汉代的制笔技术,当时一个叫韦仲将的书法家已经被公认为制笔专家了。著名的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把韦仲将的制笔经验记录了下来,使得我们今天也能够对当时的制笔过程和工艺水平有所了解。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笔经》中也讲到制笔方法。

隋唐时期,毛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唐朝制造毛笔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的紫毫笔(即兔毫笔)为最出名。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紫毫笔》一诗中说:“紫毫笔,尖如锥兮利如刀。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水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唐代出现了一批制造毛笔的能工巧匠,其中以陈氏和诸葛氏两家最为著名。据说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曾向陈氏求笔,也只能得到两支。诸葛氏造的毛笔价格在当时也十分昂贵。

随着中日两国文化使者的频繁往来,毛笔也传到了日本。公元8世纪日本高僧空海和尚还特意把中国制造毛笔的技术带回日本。现今日本奈良正仓院还藏有中国的多支唐代毛笔,其中有斑竹管、象牙管等等多个品种。

北宋时期把唐朝宣城毛笔的制作技术加以发展,尤其是诸葛氏世代相传,技艺愈发精湛。宋代的大文学家书法家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人都曾经撰写诗文称颂过诸葛氏制作的毛笔。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制造毛笔的中心也由安徽宣城转移到浙江吴兴县一带,这里元代属于湖州路,因此后来有“湖笔甲天下”的声誉,湖州制笔业从此发展了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宣笔--春秋--唐--宋
宣笔与汉字书法艺术
笔之起源: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
宣州诸葛笔考(下)
文房四宝
白居易(樂天)"新樂府五十首"《紫毫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