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焦点|发展农业保险 助推乡村振兴

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盛。对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具体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中的关键一环,保险业一直发挥着社会发展“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在服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肩负着重要使命。

政策加码 农业保险再迎扶持

近年来,保险业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中,通过持续扩面、增品、提标,不断提升保险保障服务水平,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农业保险已经为1.78亿户次农户提供了4.72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随着农业保险的不断发展,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也在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农业保险条例》《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也有助于规范农业保险经营行为。不可否认,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保障也有了更高的诉求。基于此,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工作部署,银保监会办公厅于近日印发了《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可以说,《通知》的落地恰逢其时。

《通知》对提升保险业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保险机构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落实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探索开展糖料蔗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要求人身险公司针对农村居民需求,特别是脱贫地区群众需求,扩大意外伤害险、定期寿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供给。要求提升农业农村保险承保理赔服务质效,按照“愿保尽保”“应赔尽赔”“快赔早赔”的原则,主动、迅速、合理开展承保理赔服务。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通知》作为一项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农业保险对于保障农产品生产、保证社会生产生活资料的充足供应、稳物价保民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保险也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他表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农业保险将从“小农险”发展到“大农险”,我国农险发展也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

积极探索 农业保险实践多地展开

挑战当前,为有力增强保险服务乡村振兴功能作用,监管部门亟须突破难点。近年来,银保监会加强政策引领,督促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入力度,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取得了积极进展。此次《通知》的印发,无疑在政策上为推动农业农村保险进一步加码和倾斜。据了解,当下全国多地已在农业保险方面展开了积极实践。

日前,江苏银保监局发文鼓励完善农业保险创新保护机制,对保险公司自主开发,保险标的、保险责任等方面具有首创性、高效性、先进性和惠民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予以创新保护;完善创新产品申报标准、审核流程、退出情形等,明确对机构和产品的约束条件,维护农业保险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切实增强参保农户获得感。

为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惠农、富农、强农功能,四川银保监局强力推进财产保险业务线上应用,在全国率先与省社会保障部门建立系统对接,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农业保险赔款支付“一卡通”,围绕解决农业保险理赔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创新赔款支付方式,简化理赔手续,提高支付时效和准确性,加强理赔资金监管。2021年7月30日在四川省巴中市成功支付首笔试点赔款,截至2021年9月末,全省累计通过社保卡支付农业保险赔款超10万笔,社保卡支付成功率99.2%,农业保险赔款支付准确性和时效性大幅提高,“冒领”“滴漏”风险有效降低,保险服务更高效,赔款到户更精准,人民群众更满意。

云南省在推行农业保险方面也可圈可点。云南银保监局做好“人身保障+财产保障”,筑好防止返贫致贫保险保障网。具体而言,云南银保监局联合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出号召,41家保险机构组成共保体,研究设计专属保险方案,无偿为全省近3万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提供一揽子保险保障,内容涵盖履职期间因意外伤害或罹患新冠肺炎导致的身故或伤害、住院医疗等保险责任。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云南银保监局聚焦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推动橡胶和蔗糖等特色“保险+期货”产品覆盖辖内主产区,推进全国首个咖啡价格保险试点,促进花卉等创新价格指数保险发展,推动农业保险从“保成本”向“保收入”“保收益”转变。2021年1月到9月,云南省农业保险累计赔付8.28亿元。

聚焦三大核心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2021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1)》(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表明,脱贫攻坚以来,保险作为重要政策工具,以独特属性发挥了突出作用。据统计,八年间涉农保险累计为2.3亿户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不稳定脱贫户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为农业产业发展、群众健康、民生保障筑起了坚实的保险防线。

《蓝皮书》指出,保险业要聚焦专业建设、创新发展、科技赋能三大核心,努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推动实现产业有支持、民生有保障、生态有涵养的乡村振兴目标。

一是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要在保障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化解农业生产巨灾风险、支持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建立保险信贷融合机制等方面建好保障体系、用好保险机制,推动实现产业有支持。

二是在扎实服务民生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要从提升农村人口健康水平、保障农村人口财产安全两方面出发,聚焦加强健康养老和关注农房农机等方面的保障。

三是在大力支持宜居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要从推动农业产业绿色转型、积极参与乡村环境整治、助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等三方面出发,支持农村宜居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对此,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负责人朱俊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业保险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农业保险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保障和服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谈及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朱俊生说:“一是提高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障水平。二是优化财政补贴政策。三是促进经营模式创新。四是防范与化解制度风险。保险业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助推乡村振兴工作,在继续保持已有保险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创新产品、加强保障、优化服务,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以上来源:中国金融家杂志 见习记者|曾梦宁 新社汇·全媒体矩阵转载发布)

图片来源:互联网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袁帅表示,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从确保涉农金融投入稳定增长、提高进城农民等“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增强保险功能作用、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工作举措。

我国是农业大国,自然灾害较多,灾害的发生影响范围广,损失大,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能够充分发挥保险的补偿功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现如今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工具,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保险也被赋予了更重要使命。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农业保险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促进农业产业规模化、市场化,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劳动的预期收益有了保障,能够激励农民增加对农业产业的投资及劳动供给,完善农业生产配套服务设施,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资金需求大、投资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性及风险较高。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与农村信贷形成互补,发挥增信功能,提高农户信用等级,也能够分散信贷机构的涉农贷款风险,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领域,从而缓解农村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农业保险作为一项强农、惠农、富农的重要政策,对于保障农产品生产、保证社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充足供应,在市场上形成合理竞争,以稳定物价、保基本民生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波动是引发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上因风险造成的损失,不仅会导致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不稳定,更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不稳定状态。农业保险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农业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它为推动农业体制改革,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推动发展农业保险,对保障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自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以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深化农业保险“扩面、提标、增品”改革,优化农业保险市场服务体系,成为全球农业保险规模最大的国家。农业保险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稳定农民收入的重要政策工具。农业保险通过建立灾前监测体系,加强与气象、农林、水利等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有效协助政府部门积极开展农业保险理赔和防灾减灾工作。另外我国农业保险正在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通过“政府+龙头企业+农户+银行+保险”等模式,为农民申贷增信,全方位助力农民创业和致富。2021年12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蓝皮书(2021)》指出,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保险业将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杠杆调解、社会治理、精准滴灌、风险保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有效治理、生活富裕等方面提供助力。2021年前11个月,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23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4.29万亿元。

另外以供应链金融为指导,信息技术为依托践行和落实的“保险+期货”模式,联合养殖户、期货交易所、证券期货公司等多方力量,以期货市场价格作为保险产品中的价格指数确定目标价格和赔付标准,更加精准地反映了未来市场预期,不仅提高了保险设计的精准度,还有效地保障了养殖户收入稳定。同时,引入同在期货市场有相应产品的养殖饲料价格,可以帮助养殖户及时了解未来市场价格走势,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饲养周期,减少因市场波动造成的损失,降低了养殖风险。该模式填补了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是对我国传统农(牧)业保险的必要补充和有益探索。从目前落实的情况来看,“保险+期货”为包括生猪、蔗糖、花生、橡胶等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提供重要支撑,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例如,在2021年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保险+期货”及场外期权试点的62个项目中,共挂钩天然橡胶现货产量约13万吨,总计赔付1.15亿元。其中,云南、海南等地17个县的13.3万胶农从中受益。

又如,2021年,河南省财政厅和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开展了花生“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河南省内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较高的南阳市桐柏县、驻马店市正阳县和开封市祥符区三个地区,总承保面积近19.3万亩,承保总量约4.25万吨,总保费1802.4万元,承保货值接近3.7亿元,参保农户1.9万余户,理赔金额近1530万元,为广大参保农户提供了稳定的价格保障,稳定了种植收入。

保险作为“三农”发展“压舱石”“助推器”作用得到极大彰显。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保障有了更高的诉求。当前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农业保险的供需失衡,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服务机构少,风险保障水平偏低,与农业市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符;财政补贴是我国农业保险区别于其他商业保险的显著特征,由于长期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导致我国农业保险面临较大的财政支付压力,而不同地域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同,特别是近几年的全球疫情所带来的市场经济影响,导致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使得农业保险补贴难以及时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作用的发挥;农业保险合同的缺陷也不利于提升保障水平,分阶段赔付的方法影响了保障水平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制度尚不健全以及农险市场主体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扭曲,一些经营不规范、侵害农户利益的市场主体虽然受到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但违规成本有限,不足以形成威慑。

展望未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农险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需要农业保险提供更大支持,农业和农村新业态发展需要农业保险提供保障,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农业保险拓展新功能,农业保险将从“小农险”发展到“大农险”的新阶段。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要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建议接下来保险机构和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善: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发挥财政政策的引领保障作用;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保障财政落实;鼓励发展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加大“保险+期货”的全国三农产业领域的示范范围;加大金融科技技术的运用;强化宣传普及意识,发挥“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农业保险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金融保险助力乡村振兴
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农险要更有效化解风险
保险业服务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农业农村部发布2021年金融支农八大创新模式与十大典型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