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大伦:桂枝汤适用于外感风寒的最初阶段
《伤寒论》里第一方:桂枝汤

桂枝汤适用于外感风寒的最初阶段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桂枝汤是第一个方子,因为此方在组方上包含了很多治疗思路,甚至后世称此方为伤寒第一方。

那这个方子到底有什么奥妙,又和哪种类型的感冒相关呢?

我们必须清楚的是,一般情况下,桂枝汤用于外感风寒的最初阶段,张仲景称其为“太阳病”。

太阳是外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第一道防护屏障,其次是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张仲景形象地讲述了人体在遇到外邪时的六道防护线,而太阳是第一道。

当然,其他疾病在治疗中,也会用到桂枝汤,但是一般在治疗外感风寒时,桂枝汤往往用在最初的阶段,外邪在体表的时候。我希望您能关注以下这几个症状,这是桂枝汤适应证的辨证要点。

第一个需要关注的是“汗出”。
桂枝汤所治疗的外感,是正气不足引起的,我们称之为“表虚证”。

这是外邪来袭后,想要反抗,却因身体正气不足,力量不足导致的证型。

此外,外感还有一种“表实证”,是麻黄汤主治的病证。

这种情况下人体正气充足,奋力抗争,表现为高热,无汗。“汗出”是我们判断是否是桂枝汤证的关键,其实这样的人不仅患了外感后会出汗,平时也经常自汗。

桂枝汤,适用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又感受了外邪的人

我们经常讲体质,有种体质叫气虚体质,这样的人面色晄白,四肢无力,语音低微,神疲乏力,脾胃虚弱,稍微一运动就气喘吁吁,自汗连连。

平时就气虚多汗,一旦感受风寒,外邪入侵,身体为了抵抗外邪,就开始调动气血运行,出现发热的表现。

张仲景描述此时是阳浮而阴弱,这种气血加速运行的状态就是阳浮。

那阴弱是什么意思呢?
张仲景认为“阴弱者汗自出”,此时的阴弱,不是阴不足,而是控制阴的能力变弱了。

为了抗邪,阳气振奋,使得气血运行加快,可是控制阴的力量不足,收敛的力量不够,就会使汗液失去控制,不断流出,这就是桂枝汤证“汗出”的原因。

所以,桂枝汤所治疗的,一定是平时就脾胃虚弱,正气不足,又感受了外邪的病人。

其次,我们要关注的症状是“恶寒”和“恶风”。
这就是我们患了风寒以后,怕冷、怕风的症状,是外感风寒的共同特点,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很多人认为“鼻鸣干呕”中的鼻鸣就是打喷嚏,我认为这样的解释不合理,因为早在《诗经》中就出现过“嚏”字,如果鼻鸣就是打喷嚏,汉代的张仲景完全可以直接写成“嚏”。

其实,鼻鸣是鼻腔堵塞的时候有鼻涕在里面,鼻部感觉不适,会试图在鼻腔后部使劲儿,把气往外喷,冲开鼻腔的堵塞,此时鼻腔就会发出尖锐的鼻鸣声。

如果您在感冒的时候,仔细体会,就会知道这个状态了。

我就是在读书时,感冒了,鼻腔反复出现这样的声音,才恍悟张仲景讲的鼻鸣是什么。

所谓干呕,是由于鼻腔不通畅,与鼻腔连接的咽喉部也会出现不适,稍有刺激,就会出现干呕的症状。

这在外感风寒的时候是经常出现的。

那此时的舌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由于此类人多有气虚的表现,所以舌边会有齿痕,舌体胖大,舌苔白,甚至舌苔满布,舌质的颜色一定是淡白的,而不是鲜红的。此时的脉象,应该是浮数,重按无力。

服用桂枝汤要注意什么

其实桂枝汤的组成非常简单,桂枝三两、白芍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这是张仲景当年使用的分量,我平时习惯用这样的量:

桂枝三十克、白芍三十克、炙甘草二十克、生姜五片、大枣七枚(掰开)。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药并不是熬好后就直接喝下去,张仲景说,这个药要一点一点地喝,只要感觉身体微微出汗,剩下的药就可以不喝了。

原文是这样的: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这段文字特别重要,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后世中医从中悟出太多的道理。

我们一点点来讲。

首先,药熬好以后,不是全部都喝了,而是先喝一小部分,看看是否出汗。如果微微出汗,就代表气血运行通畅了;一旦气血畅通,意味着药效就起作用了,剩下的药,就不必再服用了。如果没有出汗,再喝下剩余部分,直到出汗为止。

这就是中医科学的地方,在治疗外感急症的时候,这种服药方法使得患者服用的药量正好适合自己的身体。

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喝了桂枝汤后,还要喝一碗热粥。这也是张仲景高明的地方。

其实桂枝汤的重点是调理内脏的不平衡,着眼点在脾胃。脾胃之气不足,营卫之气就会紊乱,所以张仲景让患者喝完桂枝汤后,喝一碗热粥来滋补脾胃。

用张仲景的话来说,就是“以助药力”,一方面借热粥的温热来促进散寒,另一方面借助谷物之气来滋补脾胃。

张仲景认为,在服用此类药物后,一定不能被冷风吹到,最好盖着被子躺着。有经验的中医认为最好把脸盖上,这样才更容易出汗。

我认为盖脸的主要作用是给鼻子保暖,只要鼻子暖了,人就更容易出汗。因为鼻子也是感受温度的器官。如果身边没有被子,多披一件衣服也是可以的,主要是不要被冷风吹到,不要喝完药汤就出门。

另外,一定不要发大汗,微微汗出即可。因为微微汗出代表着气血通畅,阴阳调和。

张仲景说:“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因为这些东西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后世的医家就是从张仲景这开始关注此事的。

黏食是非常不好的,甚至有中医认为,黏食会导致很多疾病,也有患者向我反映不吃黏食之后,身体好了很多。

我认为这主要是脾胃虚弱之人无力运化的缘故,桂枝汤证的患者基本都是脾胃虚弱之人,黏食更应该少吃或不吃。

关于肉面,平时吃是可以的,此时不可多吃。因为肉面助湿,当然吃馒头是没有问题的,这里指的是湿面。

并且患病时期要清淡饮食,吃肉不但会增加脾胃负担,化痰生湿,还有碍药物吸收。五辛指的是各种辛香、辛辣的食物。

过去道家将韭、薤(xiè)、蒜、兴渠、胡荽等五辛列为禁食,练形家则以小蒜、大蒜、薤、兴渠、胡荽等五辛为禁食。

因为此时患者阳气已浮,阴气尚弱,五辛会影响气血运行,阻碍两者的调和。而张仲景说的“酒酪、臭恶等物”,其实主要指的是发酵食品。

发酵之物多有阴凉之性,很少有什么东西是在烈日下暴晒发酵的,发酵多需要在寒湿的环境下进行。

现在很多阳虚之人吃酸奶后觉得胃脘冷痛,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平时我们是可以吃发酵之物的。

以上是张仲景在桂枝汤服用方法上提出的注意事项,后世的中医根据这些内容,引申出了服用中药的各种禁忌,这都是医圣张仲景给我们开辟的思路。

在治疗外感病的时候,张仲景提出的这些注意事项,我们更要谨记于心。其中的道理,我就讲这么多,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伤寒第一方之桂枝汤
[转载]寒性荨麻疹——兼谈桂枝汤的功能
聊聊桂枝汤
张仲景桂枝汤治疗时常感冒医案
“阴阳证,二太擒”——小儿感冒和脾胃的药食调理
张仲景的遗愿:这张“护身方”,挡风、挡寒、挡邪气,留给子孙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