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家做的黄豆酱真好吃
  我家多年来都是吃自家做的黄豆大酱。至今仍是延续农村做黄豆酱的传统做法,所不同的是,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做法,各家做的黄豆大酱却味道不同、口感各异,乡邻们虽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还是不一样的,究竟是什么原因,谁也解释不清楚,不过可以夸口的是,老伴做的黄豆大酱却年年好吃,以致每年都有约三分之一的黄豆大酱被亲戚、好朋友拿去品尝,有的干脆拿来黄豆‘入伙’。

    每年都是在头年11月下旬或者12月上旬,老伴去老家亲戚处,在集市上买了黄豆,挑选干净后放在锅里烀,掌握好火候,大约需要6至8个小时,烀好的黄豆成为似熟透的杏子般杏黄色,过去都是放在石碾子碾压,碾成泥糊状做出的大酱细腻,现在农村已经没有石碾子了,只好用切菜刀在砧板上似剁肉馅一样的剁,越细越好,然后团成约15厘米长、10厘米宽左右的块状,称‘酱块子’,这没什么标准,只是差不多就行,但不能太大,以便能较好的发酵,晾干后装入框子,酱块四周围上稻草,放在土坑稍边,利用土坑的温度使其发酵。在来年春分前后取出,刷洗掉酱块子上面经一冬发酵生成的绒毛状附着物,晾晒几天后切成小块继续晾晒直至干透为止。快到清明了,将酱缸放在太阳能照射的到的位置,准备好凉白开水放入酱缸,兑好食盐,盐放多了,酱呈黑褐色,没有大酱特有的酱香,不好吃,盐放少了,酱在太阳晒下会变馊而不能吃了。只有掌握好盐水比例才能在太阳照射下起到再次发酵的作用。

    清明当天晚上,在天空星星出齐后,将已经晾干了的酱块放入早已备好的盐水中,曰‘下酱’,酱缸上面系好能透气的幪布,几天后视情况要把已经泡软了的酱块捏一下,有时候隔几天还要再捏一次,捏的越细越好,间隔几天还要用木头小筢子上下翻腾一下,以达到均匀的目的。在捏酱前如想熬酱油可以把按比例兑好的盐水多放些部分舀出来,放在锅里再加入花椒茴香等调料加温熬制,不过现在已经没有熬酱油的了,一是不如没有熬酱油的大酱好吃,二是现在买酱油是很容易的事了。

    下酱20多天后,就可以吃了,这时候打开酱缸,黄豆大酱特有的酱香扑鼻而来,生吃熟吃均可,是佐餐的上等佳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舌尖上的上海之钱万隆酱油
民间制酱油
三伏天 桃源探访“手工制酱”
黄豆酱油、黄豆酱、西瓜酱的做法,分享给大家
农家黄豆酱
黄豆酱!豆瓣酱农家大酱的制作过程,大葱的专用大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