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综述写作思辨能力的评价指标
1.引言
思辨能力指“依据标准,对事物或看法做出有目的、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文秋芳,2012)。写作是体现思辨能力的重要领域,现有研究对本科生短文写作关注较多(如穆从军,2016;文秋芳,2012;李莉文,2011;Woodw ard-Kron,2002),对研究生论文写作研究较少。文献综述是硕士论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Ridley,2012;Hart,1998),英美等国许多高校要求硕士论文的文献综述体现思辨能力(Xie,2016),这些国家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庞大,他们常常难以摸清思辨概念的具体内涵,在写作中遇到困难(Durkin,2008;Pu,2016)。我国英语相关专业硕士论文多用英文撰写,遵循英美研究范式,但对文献综述的思辨能力要求参差不齐。从长远看,如果我国英语专业硕士生的培养要与国际接轨,也需明确文献综述写作中思辨的内涵和标准。
文献综述,又称文献回顾,是学术论文中集中对前人研究做出评述的部分,要求作者在评价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自己的研究(M urray&Beglar,2009)。文献综述中的思辨能力主要体现为评价和论述两种能力:评价能力指作者如何评价现有文献;论述能力指作者如何论证研究选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文秋芳等,2004)。笔者认为,“文献述评”更能体现该文体对思辨的要求,但由于本文频繁使用评估、评价等概念,为避免混淆,暂保留目前通用的文献综述一称。
国内外已有的学术写作教程或解释文献综述的写作过程,或阐释不同类型的论证结构和文献评价方法(如Ridley,2012;M achi&M cEvoy,2012;文秋芳等,2004)。这些教程均可为写作提供指导,但在现实中,每篇硕士论文题目不同,大部分硕士生初次接触学术写作,难以在各种教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因此需要一个简明的评估框架,将思辨这一抽象概念具化为一系列文本特征,为学生(或其导师)提供参考,也为研究者提供分析框架。本研究旨在为英文硕士论文的文献综述设计思辨能力评估框架。
下文首先论述框架的研制过程,其次阐述框架的构成及使用方法,即思辨能力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最后简要汇报对15篇例文的分析结果,探讨该框架的适用性。
2.框架的研制
本框架的研制基于思辨理论和实证数据。
1)自上而下的理论借鉴
在写作研究中,思辨一般被具化为两种能力:论述能力和评价能力。针对论述能力的研究常使用图尔敏论证模式(Toulmin M odel)分析学生作文。图尔敏模式(Toulmin,2003/1958)认为论证包含六要素:论点,论据,论据成立的前提,前提的出处,限定语(即对推理有效性的限定,如“通常”、“在一般情况下”等),以及驳论。基于该模式,研究者提出了考察论证质量的指标,如论点数量、论点的聚焦度、驳论、推理谬误的出现次数等(如Staple-ton,2001;M ehta&Al-M ahrooqi,2015)。同时,研究者也使用深度、广度、逻辑性、清晰度、相关性、创新性等指标衡量写作中的思辨能力(如文秋芳,2012;Liu&Stapleton,2014;
M cLaughlin&M oore,2012)。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Paul&Elder M odel of Critical Think-ing)不常用于思辨性写作的研究,但该框架围绕思辨能力,将论证的组成界定为八要素:目的、问题、视角、前设、信息、概念、推理和启示意义;该模型也全面概括了论证思辨性的十个指标:清晰度、真实性、准确性、重要性、相关性、完整性、逻辑性、公正性、深度和广度(Paul&Elder,2014)。本研究从上述理论中,选择和硕士论文文献综述写作紧密相关的要素和指作为思辨能力评估框架的内容
针对学生评价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艾尼斯-威尔思辨写作测试(Ennis Weir Critical Thinking Essay Test)使用主观题专门考察学生的评价能力(Ennis&Weir,1985)。文秋芳(2012)的思辨测试包含阅读短文、总结大意、评价短文质量和论述个人观点四部分,对评价能力和论述能力均有考察。然而,这两类测试提供指定的阅读材料,测试结果和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熟悉度有关,且不能重复使用。本研究认为,思辨能力的评估需同时考察“论证”和“评价”两种能力;针对文献综述写作的评估框架必须允许重复使用,不受论文题目限制。评估的目的不是评分,而是为评估对象提供建设性反馈。
2)自下而上的实证数据
本研究收集了两组中国学生的文献综述手稿。两组学生均为外语教育专业,均用英语撰写硕士论文。第一组在英国一所知名大学学习,共7人(即班内所有中国学生),自愿提交手稿7篇(见表1)。第二组在中国一所知名大学学习,共12人(即班内所有外语教育方向的学生),自愿提交手稿8篇(见表2)。这两组学生均接触过思辨的概念,但论文写作的训练方式不同。第一组得到过较多针对思辨能力的修改建议,思辨是主要的论文评审标准。第二组得到的关于思辨的反馈参差不齐,思辨性不是论文评审的核心标准。选择两组学生的目的是为框架设计提供不同类型的稿源。
研究分四步:首先,本人基于思辨理论和学生论文设计框架初稿;然后,本人随机选取一篇学生论文,请一位专家使用该框架进行分析,与本人的分析结果互相对照,讨论不一致的结果并修改框架;之后,再随机选取另一篇学生论文,由另一位专家和本人分别进行分析,对照结果后再次修改框架;最后,本人使用该框架分析15篇学生论文,检验框架的适用性。
3.框架的构成及使用方法
本研究研制的思辨能力评估框架见图1。框架根据一系列指标,评估思辨能力中的论述能力和评价能力,其使用需依托具体的分析工具。本节首先介绍分析工具的构成及使用方法,第4节介绍评估指标的内涵。
本框架使用的分析工具见表3。分析以段落为单位,分析前按顺序给每段标号。分析步骤分为两个阶段:段落分析和篇章分析。段落分析阶段考察每段内容与核心论点的相关性、论述的理据性以及评价性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篇章分析阶段从整体上判断核心论点的明确性和论证结构的完整性。只有结合两个阶段的分析,才能较为合理地评估一篇文献综述体现的思辨能力。需要注意,在硕士论文中,文献综述是引言后的第二章。一些文献综述没有开门见山地阐明核心论点,是因引言中已经点明。然而,引言的写法五花八门,由于本文的焦点是文献综述,为简化分析流程,所有稿件一律按引言未点明核心论点的情况进行分析。在实际使用中,分析者需参照引言内容判断文献综述的写法。以下阐述文献综述评估的两个阶段。
3.1段落分析
(1)区分论证性段落与非论证性段落。文献综述的目的“不是炫耀作者的背景知识”,而是论证作者本人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其核心论点一般由若干分论点支撑(文秋芳等,2004:231)。分析每段时,先看段中是否有论点,如果没有,将段落大意用关键词或短句概括,填写在表3的“非论证性段落”一栏;如果段落中有明显的论点,则属于论证性段落,需进一步分析。由于定义核心概念是文献综述的一个主要功能(文秋芳等,2004),也是思辨性论述的必要组成部分(Paul&Elder,2014),本框架将界定核心概念的段落视为论证性段落。比如,关于教师身份认同的综述,必先界定什么是教师身份认同,才能展开论证。当然,若阐述概念的段落与作者本人的研究不直接相关,也未用来支持论点,删除后不影响论述思路,则仍被视为非论证性段落。
(2)找出论证性段落的目的。使用表3时,遇到论证性段落首先找出其目的,一一列出。目的包含显性论点和隐性目的,显性论点直接论证某一观点,隐性目的指段落虽无明显论点,但却是论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对核心概念的阐释。隐性目的填写时需置于括号内。
(3)分析论述的性质。论证性段落中的论述分两类:评价性论述和非评价性论述。评价性论述指通过评价他人观点或研究,论述作者自己的观点。Hunston(1999)认为评价性语言
体现在词汇、语法和文本三个层面。在词汇和语法层面,作者可使用模糊限制语或情态动词等方式,评价话语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等;在文本层面,评价指直接对某一事物发表见解。本框架只关注文本层面的评价,即作者对前人研究或某理论概念发表的观点。如表3所示,评价性论述包含三要素:对象、评价和原因。对象指被评价的对象,如某个研究或观点。评价指作者的评论,如某种研究方法的利弊或某种观点的价值和局限。原因指评价的依据。分析评价性论述时,分别将对象、评价和原因填写在表3相应的栏中。非评价性论述不包含对他人观点或研究的评价,简要概括即可。
3.2篇章分析
通过以上三步分析所有段落后,需再分析整篇文献综述的思路,并用论证图示(argu-ment map)呈现论证结构(Lau,2011;van Gelder,2015)。论证图示能够从繁复的文字中抽取论证的核心内容,用图示呈现,并通过箭头和连线理清论证各部分的关系(Dw yer et al.,2015)。使用方法及示例见4.2。
4.思辨能力评估指标
与上述分析步骤相应,文献综述中的思辨能力体现在两方面:段落质量和篇章结构。表4列出了这两方面对应的评估指标。下文以学生文献综述手稿中的段落为例,阐释各评估指标的含义,例文均保留手稿中的语言表达方式,例文中的引文不是本文的参考文献。
4.1段落质量
(1)与核心论点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评价论证质量的指标之一(Paul&Elder,2014)。文秋芳等(2004:233)也指出,“判断文献回顾质量的首要标准是相关性”。文献综述的核心目的
是通过评价前人研究论证作者的研究。要评价前人研究,必先对其进行介绍。一些学生担心介绍前人研究会将论证变为描述,有碍思辨能力的体现(Woodw ard-Kron,2002;Pu,2016)。本研究表明,介绍性内容必不可少,思辨能力的体现主要看介绍性内容是否与核心论点相关,为作者论证自己的研究服务。比如:
He(2003)Guo(2005)and Liu(2008)have also carried out studies on forms of instruc-tional directives(IDs)but in a Chinese EFL context.They also found that[此处省略对前人研究发现的介绍].While their findings provided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forms of IDs,they failed to explain how these differences arose.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it w as necessary to contextualise teachers’ID practice in relation to their previous experiences,pedagogical be-liefs and other pertinent variables.
本段中,作者首先介绍前人研究,指出其不足,然后提出本人研究对其做出的改进(下划线部分),体现了相关性。相比之下,这段则没有明确体现相关性:
With respect to studies of perceptions of instructional directives(IDs)they have attempted to gain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through questionnaires of how students perceive their teachers’ID practice.M atsumoto(2010)has explored[此处省略对M atsumoto研究内容的介绍].Sim-ilarly,Liu(2008)and Su(2012)have investigated[此处省略对Liu和Su研究内容的介绍]。
这段没有点明前人研究和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关联,被归类为非论证性段落。如要体现思辨能力,可在介绍性内容后加入一两句话,给出评价,解释作者从前人研究中得到的启发,或对其做出的改进。
为体现思辨能力,硕士生往往更关注如何批评前人研究(Pu,2016)。但事实上,只要评 价性观点能够论证作者本人的研究,肯定性评价也是思辨能力的体现;而若对前人研究的批评并未服务于核心论点,也会被归为非论证性内容。因此,以相关性为标准,可提醒新手不要单纯罗列文献,亦不要为了批评而批评。
(2)论述的理据性
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将逻辑性、真实性、准确性、重要性视为论证质量的标准(Paul&Elder,2014),本框架将这些标准综合为论述的理据性。理据性意味着作者对前人文献的描述需真实准确,对材料的组织需要有逻辑。许多关于思辨能力的教材对论证方法有详解(如Jones,2001;Moon,2008;Lau,2011),本文无须赘述。唯一需要针对文献综述说明的是,硕士生通常都能指出研究领域的空白,但具有思辨性的综述需要论证作者本人研究的必要性,其
理据不仅包括该研究能够填补空白,而且也需包括填补某一空白的重要性。如:
Firstlythe research applies a learner perspective instead of a teacher perspective.[此处省略内容:现有研究大多采用教师视角对课堂反馈给出建议].How ever,such conclusions seemed not that convincing in that all results came from the studies through the teachers’ideas instead of the“should-be”subjects:students.And w e should not ignore the fact that students are active agents that have their ow n perceptions and means to deal w ith teachers’feedback.This study takes the student perspective to explore w hat they are thinking w hen they are revising w ith teachers’feedback and how they deal w ith those feedbacks during revision.
本段首先陈述研究空白,即对学生视角关注较少;进而阐述为什么要关注学生视角,即填补研究空白的重要性(下划线部分)。相对而言,以下这段则理据性不足:
Apart from papers mentioned above,Chinese EFL teachers of rural secondary schools are still little studied.The few existing papers take a quantitative measure,focusing on rural seconda-ry school EFL teachers’general w 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e.g.,Wang,2003;Zhang,2007;Zong,2010).Questionnaire is the major tool for these studies.Few adopt a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probe into these teachers’ow n perception of their status quo[此处省略对其他研究空白的讨论].
本段的语境是:作者首先使用七段文字叙述关于农村英语教师的研究,其叙述的主线不是研究方法,而是教师面临的困难。本段为第八段,也是该小节的最后一段,作者简要点明现有研究方法的空白。这种篇章布局方式将在4.2讨论;就本段而言,虽然最后一句指出现有研究较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但没有充分阐释质性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因此,本框架将其视为理据性不足。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将“重要性”归为论证质量的体现之一(Paul&Elder,2014),但由于文献综述的主要论点之一就是作者研究的重要性,本研究认为不必将重要性单独列为一条指标,而是可以作为理据性的组成部分。
3)评价性论述的深度和广度
评价能力在文献综述中体现为评价性论述。评价性论述作为论证的一部分,也需体现理据性。此外,评价性论述还需具有深度和广度。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使用深度和广度评价论证的整体质量(Paul&Elder,2014)。本文根据硕士论文的常见问题,将深度和广度聚焦为评价性论述的指标体现为评价性论述涵盖的话题范围和话题性质5和表6两篇文献综述为例展示评价性论述的深度和广度相比之下5这篇例文评价对象范围更广对理论概念本质的评价也体现了思考的深度因此更能体现思辨能力
Thompson(1996)认为,和引用他人观点相比,作者独立提出评价性观点会显得立场更鲜明,但Woodw ard-Kron(2002)指出,对理论做出评价,要求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具有洞见,这对新手研究者较难。因此,在硕士阶段,通过援引文献对理论进行评议,可视为思辨能力的体现(如表5和表6的最后一栏)。但在博士及更高水平的研究中,如果全部评论均出自他人文献,也可视为原创思想的缺失。
4.2篇章结构
1)核心论点的明确性
保罗-埃尔德模型将表达的清晰度视为论证思辨性的体现之一(Paul&Elder,2014),本框架将清晰度指标具化为论点的明确性。学生有时难以将文献综述写成一篇具有论证性的文章,主要问题在于论点不够明确。本框架区分了论证性段落和非论证性段落,论证性段
落的数量一般就是论点明确性的体现。但从篇章角度看,也有例外。比如,章节开头解释整篇结构的段落虽然没有论证性,但也是必要的,能够帮助读者把握篇章结构(文秋芳等,2012)。又如,研究背景的介绍大多为非论证性段落,一般出现在引言中,但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认为,议题也是论述的组成部分(Paul&Elder,2014),因此文献综述中是否应包含对研究背景的介绍,与整篇论文的布局有关,需视情况而定。
在本研究收集的手稿中,一种常见的论证组织方式是先用较长篇幅叙述前人研究,然后在结尾段点明论点。这种情况可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对前人研究的叙述应区别综述和罗列综述指叙述前人研究时有突出的主题并与文章的论点相连若删去叙述部分论证便不完整;罗列指没有焦点的随意叙述或无内在逻辑的随意拼凑(文秋芳2012)比如者如需论证自己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回顾前人研究时可以研究方法为主线进行有重点的综而不是单纯罗列前人的研究话题综述比罗列更能体现思辨性第二一些学者擅用叙述方法回顾文献Li(2014)展示了叙述和议论两种不同的写作手法并认为不同写法来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能将叙述性写作一律看作思辨性的缺本研究赞同该观点,但在硕士阶段许多学生对不同学术文体了解不够深入此时更容易体现思辨能力的方式是将论点提前开门见山并让不同层级的论点明确体现在语言层面
2)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保罗-埃尔德模型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视为体现思辨能力的一个指标(Paul&Elder,2014),本框架针对文献综述,将完整性界定为论证作者本人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二者缺一不可。分析者可以使用论证图示考察一篇文献综述的论证思路(Lau,2011;van Gelder,2015),建构论证图示的信息来源是在表3中填写的所有论证性段落的目的和所有非论证性段落的主题。图2是一篇关于教学指示语(Instructional directive,即ID)的文献综述,其中每个文本框代表一个论点,箭头表示行文中明确体现了论证关系。该文献综述的论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核心论点,即最上方的两个文本框,分别为作者本人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第二层次是直接为核心论点服务的分论点,其中关于研究背景的介绍不是文献综述的必要组成部分,用虚线框出。一些分论点还包含更低层次的分论点,在图示中作为第三层次。
图3展示了一篇关于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文献综述。这篇综述论证了作者本人研究的必要性,但对研究的合理性仅在文章最后一段简要提及,没有详细论述。部分内容与核心论点似乎有关,但其关系在行文中没有明确体现,用虚线框出。这两个例子表明,论证图示不仅便于考察论证的完整性,也可检验分论点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内容与核心论点的相关性。本节仅就完整性而言,第一篇的论证同时论证了作者研究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分论点更加充分,论证结构更加完整,体现的思辨性更强。
5.框架的适用性
本研究使用上述框架分析了15篇外语教育专业英文硕士论文的文献综述,表7按思辨指标简要呈现分析结果。总体上看,第一组稿件体现的思辨特征更多,这与第一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的训练有关。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分析结果主要用于说明本框架对不同来源的文本具有适用性。
由此可见,本框架适用于英文硕士论文文献综述中思辨能力的分析与评估。文献综述的本质是运用思辨技能回顾和评价前人研究,同时论证作者本人研究的重要性和合理性(M urray&Beglar,2009;Rudestam&Newton,2007;Hart,1998)。本框架从现有的思辨模型中吸收了最符合文献综述特点的指标根据文献综述的构成重新界定指标的内涵使其更加聚焦也兼顾了学生实际写作中的常见问题本框架可作为科研工具,分析学生文献综述的写作特点,也可作为教学工具帮助学生了解思辨的内涵及其在文本中的展现方式为其供反馈
本框架仅评价文献综述中体现的思辨能力,不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对文献的选择是否合理、其观点是否对特定学术领域有创新性贡献,也不考察写作技巧是否运用得当(如上下文是否连贯)。本框架亦不同于以Swales(1990)为代表的的文体分析,其目的不是分析文体的组织特点,而是考察思辨内容在写作中的呈现。
与现有的思辨框架相比,本框架具有三个特点:操作性强,针对性强,能够提供建设性反馈。首先,框架只选取与文献综述高度相关的评估指标,与保罗-埃尔德思辨模型用十个指标分别评估论证八要素的方式相比(Paul&Elder,2014),更易于操作。其次,与艾尼斯-威尔思辨测试(Ennis&Weir,1985)以及文秋芳(2012)的思辨能力测试相比,本框架专门针对一项实际写作任务,可用于分析任何一篇文献综述,在同一篇文献综述的不同写作阶段也可重复使用。第三,与大部分思辨能力测试不同,本框架的评估目的不是评分,而是为学生提供建设性反馈,帮助他们通过调控文本的具体特征,理解“思辨”这一抽象概念对写作提出的要求。
6.结语
本研究基于思辨理论和实证研究数据,设计了针对英文硕士论文文献综述部分的思辨能力评估框架,着重阐释了一系列评估指标,对以思辨为导向的学术写作提供了教学指导和研究参考。本研究数据来源范围有限,所有文本均来自外语教育专业硕士生,因此该框架对于其他专业、其他类型的文献综述写作是否适用,还有待验证。今后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开展:1)使用其他专业、其他层次或其它类型的文献综述,检验该框架的适用性,或使用该框架评价论文其他部分体现的思辨能力,比如讨论研究结果的章节;2)对该框架内的思辨能力维度分别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澄清每一维度的内涵和外延;3)试用该框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历时研究,考察思辨能力在写作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

本文节选自《文献综述写作中思辨能力的评估指标》,作者:濮实,博士,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思辨能力。原文刊发于《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第6期。由于篇幅限制,本文略去了参考文献及部分内容,如有需要请查阅原文。仅作学术分享,如有不妥请联系后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写好一篇研究型论文?
《会读才会写:导向论文写作的文献阅读技巧》读书笔记
论文格式
议论文的基本写作模式!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读书报告
学术论文写作中,如何构建文献综述的概念框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