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唯美情色故事《牡丹亭》,在苏州有了一次新旅行

画事君说



最近画事君消失了一段时间,因为前段时间太累了,身体不好,趁势休假。恰好我的好朋友吴洪亮在苏州策划了一个很好玩的关于昆曲的展览,于是去了一趟。


说起昆曲,就不能不说起江南,这个袅袅婷婷的戏曲,和南方的烟雨最搭。画事君作为一枚西北女子,不知为何骨子里就莫名很喜欢它。记得上研究生时,别的系有一门选修课程是教昆曲,就跑去蹭课听。


以前对于昆曲的印象,都是从白先勇开始,青春版牡丹亭,美艳动人的剧照。但那课上,是一个老爷子,拿一个木头,在桌上拍出很好听很好听的节奏,说,舞台上的那叫戏,咱们这是文人的玩法,叫拍曲。


昆曲最出名的一出,就是汤显祖的《牡丹亭》了。不了解的人,总会觉得这出戏很神秘很高雅。其实呢,呵呵。


有人说,莎士比亚是英国当时的八点档,争储,三角恋等狗血剧情一个不少,我深以为然。然鹅,比起《牡丹亭》,还是小巫见大巫,因为《牡丹亭》是一出绝不适合全家观赏的情色剧!


我来一分钟给你们普及一下牡丹亭的主要剧情。


有个女孩叫杜丽娘,长到十七八岁了,觉得自己美丽无比,沉鱼落雁,但每天被困在家里不能找男朋友,只能跟着一个老头子学诗经。偏巧老书生教她念“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觉得自己这么窈窕,却没有君子。放学后就在花园里唱歌,说自己像满园的花朵一样,“姹紫嫣红开遍”,却都“赋予断井颓垣”。还说“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


这里我必须纠正一下,这“好”字读三声,是说可见我杜丽娘天生下来就是爱美,不是说我一生的爱好就是muji风,人家的着装风格是“翠生生出落地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钿”好不好。


唱着唱着睡着了,然后梦到了一个帅哥叫柳梦梅,柳梦梅说,姐姐我找你找得好辛苦!然后俩人就在花园里啪啪啪了!(是的是的剧情就是这样的还有一大段写俩人怎么脱衣服的我当时下巴也惊掉了!)


等她醒来后,柳帅哥不见了!杜丽娘觉得这个梦如此真实,整个人好像失恋了一般!然后她就病了!然后一病不起,快要死了!死之前她说哎呀你看我这么好看,可是我要死了,我死了就没人看到我的好看了,就给自己画了一幅画像。


这个画像在三年后,被现实世界的柳梦梅看到了!然后柳梦梅大惊,原来这就是我梦到的那个女子!心痛不已!于是扒坟开棺!这时花神显灵了,让杜丽娘又活过来了,柳梦梅就和她开开心心的在一起了!


这就是那段非常著名的被许多文青奉为圣经的话的来由: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


当然后来还有很多狗血的情节,比如杜丽娘的父母告柳梦梅扒人家坟,还告官让柳梦梅和杜丽娘离婚balabala……我还是觉得大家不要知道的为好


然鹅,画事君怎么会让你们这么简单粗暴地去理解牡丹亭呢?


如果说故事,其实男男女女不过就是那么点事,古典小说里比《金瓶梅》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多了去。


但是汤显祖的伟大在于,在这个狗血的《牡丹亭》故事里,他讲的不是欲,也不只是爱,而是用了极其怜惜的态度,优美的语言,描述一个少女在爱情和自由中生发出的,像花朵一样脆弱而又美丽的灵魂。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一个美丽的灵魂在追求美好的爱情,让你看到用情至深的样子,在三生石上,那场奋不顾身的还魂之恋。


这场奋不顾身,被后人用许多方法解读。如今在苏州的这场展览——《自*牡丹亭》,更是一种如梦似幻的方式,用展览的艺术,去讲述一场生生死死惹人怨的爱恋。




一进门是牡丹亭还魂记的绘本。所有的故事都出自这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第一个章节,叫做自。自我的自。


策展人给“自”这个章节的注解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在《牡丹亭》里,杜丽娘游了个园,做了个梦,不知道为何,就爱上了柳梦梅,然后用情至深,在用情的过程中,她发现了自我的灵魂。


文豪《青竹》,竹竿,500cm,2013


首先看到一个枯干的植物,虽然还有表面的绿色,但是内里的生命已经干枯了。


这些青竹刮起的卷曲,似可嗅到竹香。干枯的绿色,映着远远的自字,耐人寻味。



整个展览的墙体都被层层的纱包裹起来了,感觉像梦里的雾气。白纱后面的干枯树枝,仿佛春日来临之前的江南园林。



之后是一个多媒体的投影设备,当你走到这个作品前,你的影子被加工变形,放入这个山水画面中。3D的山水画一层一层向你迎过来,让你感觉进入了杜丽娘的断井颓垣。



金江波《自然的另种状态》,新媒体互动影像,2016


放一只我的脚,我很想拍出步入园林的感觉,但似乎没拍出来。



然后你走过这样的纱幔,一层一层的黑白灰。




白纱前悬着淡淡色彩的坦培拉作品,内容都和牡丹亭这出戏有关。


坦培拉是英语 Tempera 的音译,来源于古意大利语,意为“调和”“搅拌”,后来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水溶性坦培拉的颜色质感比较冲淡,和油画不太一样。


康蕾《牡丹亭记》,坦培拉,40x40cm,2016


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


然后是第二个章节,叫做惊。



惊的注解是:惊觉相思不露,原来只因已入骨。这是爱情里至深的状态。大抵也就是那游园中梦里的一晌贪欢。


盧甫聖《欢》,纸本水墨,80x19cm,2015


在这个章节里,左边是一个大大的欢字。


井上有一《爱》,纸本水墨,124.5x184.5cm,1972


而右边是井上有一缺了一块的爱字。



刘庆和《屏风》,纸本设色、金属,200x60cm x 5,2006


缺失的“爱”字和“欢”字中间,当代艺术家刘庆和的一组屏风上画着男欢女爱的场景。


许达哉《梅花屏风》,纸本水墨设色,190x324cm,2013


对应这组屏风的,是另一组金地梅花屏风。这里满树盛放的梅花,大概是那位素昧平生而又玉树临风的柳梦梅吧。


接下来是我最喜欢的一件作品了,也是专门为这个展览创作的。


桐溪小蝉、盧缓、钱若斐、王毅《爱人》,影像,2016


在一个空间里有好几层纱,纱上面同时投影汤显祖《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台词。背景音是低低的雷声和风声。



大家可以戳下面视频感受一下文字投射变幻与声音配合的魅力。




这是柳梦梅的台词。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个作品制作过程有点意思,他是把废报纸撕碎捻成条,然后再编织成一本书的样子。


我想起来小时候看过一个童话,公主每天在洞里用荨麻编制衣服,这样她十一个受了诅咒的哥哥,穿上荨麻衣服以后,就能从天鹅变成人形。


编织,似乎是一个非常有魔力的动作,能够化腐朽为神奇。



用现代出版物的报纸,编织成古书的样子,远远看去是没有字的织物,而细看又是有铅字的。古今的时空,就这样被编在一起了。



这是版画作品,在背板上加了发光装置。手机拍摄效果不好,实物的感觉让我想起一首诗。


花非花,雾非雾,天明来,夜半去。


王霖《白夜游之寻梦》,版画光影装置,108x76cm,2016


展览的每个章节之间,都有这样弯弯曲曲的回廊,用黑白灰的纱隔出层次。有时候会走错,这是策展人要的感觉,因为“园林就是曲曲折折的”。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第三个章节叫做“寻”。


寻的注解是: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这句里的但是,是只要的意思。只要相思莫相负,我就与你约在牡丹亭上三生路。


我其实有点难以理解这样的感情,只是一面之缘,一夜之约,就可以生生死死,甚至将来生也托付。这是什么样的感情?或许在如今感情如此容易获得的世界里,已经绝迹了吧。



寻这个章节的展览空间大了很多。毕竟牡丹亭这个故事中,大部分的时候,是两人并不认识,在生命中互相寻觅。



这组印在透明PVC上的太湖石,有一种通透的层峦叠嶂之感。


彭薇《石头》,胶片油墨装置,120x360cm x 4,2009


观众可以在里面转来转去。现场最来劲的是,有观众在里面转着转着,直接开始唱昆曲《牡丹亭》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赋予断井颓垣”——唱得特别忘我,还带着身段。让我打心眼里觉得苏州人民真是神奇。


话说,其实我个人觉得“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更好听。《红楼梦》里贾宝玉在夏日午后去找龄官儿唱的,就是这支袅晴丝。我心里也是觉得宝二爷蛮有品的。




下面这个作品是棉花做的,我没看懂。但是对背景墙上的黑白灰排列组合非常着迷。


蔡志松《人造天空》,人造纤维、橙光,210x120x80cm,2013



这朵云和别的作品搭配起来,都有一种大片效果。



比如和远处的金地水墨组屏。



边平山《梦》,纸本设色,110x600cm,2014


和近处的宝蓝色调坦培拉作品相配也很酷炫。



康蕾《距离系列》,坦培拉,200x140cm x 5,2013


走到下面这个作品时,气场忽然间凝重肃穆起来,颇有点死亡的气息。


蔡志松《故国 雅3》,铅版、铜线,235x85x0.05cm,2003


墙面上纯黑的卷轴是一个用锡做成的作品。


文豪《幻象》,石膏乾粉,500x500x40cm,2010-2013


而地面上这个纯白的作品,则真的和死亡有关系。这些用粉末压制成的瓶子,会因为观众的走过,震动地面,造成碎裂。三个月后展览结束,这些瓶子就悉数碎裂,死亡。


开展时已经可以看到有一些瓶子,已经开始碎了。这纯白的死亡气息,就像杜丽娘临死前画像的一番倾诉:


径曲梦回人杳,闺深佩冷魂销。似雾濛花,如云漏月, 一点幽情动早。



杜丽娘去了,这花园又成了断井颓垣。


邵译農、慕辰,《天地一罗绮》,不锈钢项链,2012


越过断井颓垣,是一个暗室,这是另一番天地。地上是天空,空中是红山。



金泽友那《红山》,纸本设色,46x136cm,2016(上)

金泽友那,《此时无声》,影像,10‘35,2016(下)


有观众在忍不住和投影做互动。



从暗室出来,看到这件用报纸编的衣服,有着长的没有尽头的水袖。



王雷《羽》,旧报纸搓线及编织技术,600x100cm,2016


细细看,能看到报纸上原来的铅字。



这个展览最大的特点就是各种纱。一层层的纱,多一层,就添一层柔软,一层愁绪。





下面这个作品是用法文,画的塞纳河畔风景,却是手卷的形式。


林海钟《巴黎塞纳河畔图卷》,纸本水墨,25.5x764.5cm,2013


寻的章节,有一组大理石的作品,看起来很有速度感,仿佛一次冲刺。


邬建安《一百笔》,石材上色,2016


这组作品是用大理石做的,一个面是刷的颜色,另外都是原汁原味的石头。材质的冲突感很有趣。



寻的章节结束了,我们又要穿过这种曲曲折折的通道。到达下一个章节。



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最后一个章节是“还”。还是什么,还魂吗?我并不知道。


还的注解是:但愿那月落重生灯再红。


《牡丹亭》终归还是不能免俗地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是这不免俗,也是一份美好的善意。



还的过程中,你似乎能看到灵魂的冲击游走。


然后你看到泡沫。


泡沫生出,垂落,破碎。


彭显峰,《云工厂》,综合材料,2015



我也不知道,这魂魄是否真的寻到,真的会回来。但是灯在最后一处小空间里,是结结实实地红了。而且红的非常用力,是一束束的激光,打在地上,激起火花般的光点。


李晖《惹尘埃》,激光灯、烟雾机、不锈钢


杜丽娘和柳梦梅在这里相遇了。




 【山桃红】       

则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      

紧靠着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儿松,衣带宽 

袖梢儿揾着牙儿沾也。      

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     

相看俨然,      

早难道好处相逢无一言。

  



这个展览,玩的很high。给我感觉,不仅是展示艺术品,连展览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


果不其然,我看到了他们的空间设计草图。




这个展览,是空间艺术家冯羽创作的,名为《自·园》。




从整个展览的如梦似幻场景中出来,恰好碰上一群跳芭蕾结束的小女孩。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懂这个展览,有多少人能真的理解牡丹亭。也许这些穿着白裙子的小女孩中,有很多人,会继续爱上牡丹亭。



月落重生灯再红——《自˙牡丹亭》的策展自述 (节选)

吴洪亮

中国或许太古老了,每一样传统都可以轻轻松松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而我们生在一个酷爱面向未来的时代,与其拖着传统这座大山前行,还不如抛掉它,任自己飞奔。


事实是这样的飞奔固然愉悦,但常常会出现跑不了多远就粮草缺乏,动力不足了。因此,不用别人提醒,很多人自然就回过头来到传统中寻找能量,试图满血复活,再次出发。

遗憾的是我们对身边的传统却是最不在意、最不熟悉的,甚至更熟悉达芬奇而不清楚沈周与文徵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几乎成为“假设”,因此这种再发现的过程其实是接续传统再学习的过程。所以,传统在今天反倒是新的,颇有未来感的东西。

不知是否因为年纪大了,这次对之前退避三舍的昆曲有了些爱的冲动。昆曲一面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力量,缓、细、柔,却可以俘虏你、打倒你。一面是深邃的刚强,有四两拨千斤的厚重与沉着。


如果昆曲是传统中国留给我们的一份遗产,那么此刻她给我的是一种因爱可以穿越生死的快感,如在“牡丹亭”。


感性的兴奋在三年间慢慢开始理性化的推演。我是一个美术馆人,习惯以展览的方式思考、以展览的方式表达。面对一个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做一个展览。我自知对昆曲的了解还到不了入门级,这可能是一次将错就错的旅行。

《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然而,《自˙牡丹亭》一定不是《牡丹亭》。这是一个因昆曲《牡丹亭》而生发出的当代艺术展览,我试图借《牡丹亭》经历一次“借尸还魂”的严肃游戏,抓住一点我们希望抓到,却常常忘却的东西。

我曾戏说《牡丹亭》这出戏就是明代的“人鬼情未了”,只为“爱”与“自由”,目标当然是幸福。《牡丹亭》的高明之处在于挑战了我们思考的边界,爱可以穿越阴阳,战胜生死的宿命、时空的隔阂。甚至在通过一个个人化的事件,表述爱欲与所谓文明的冲突。

至于“爱”的能量,不仅仅是汤显祖这样的艺术家在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也提供了更令人惊异的思考:“有一种无穷无尽的能量源,迄今为止科学都没有对他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这是一种生命力,包含并统领所有其他的一切。而且在任何宇宙的运行现象之后,甚至还没有被我们定义。这种生命力叫‘爱’。”

艺术是爱与自由的代言者,因为对昆曲《牡丹亭》的这丝感悟与联想,使我找到了《自˙牡丹亭》展览的情绪。展览要与情、与爱、与个人直觉的感悟、与大胆地表达甚至与超越极限的想象有关。展览的节奏要如同戏剧,要有跌宕感,要有情绪的起伏,还要有生旦净丑的角色感。

我希望展览应该带给观者的是一次眼睛、耳朵甚至嗅觉、触觉的多重体验,有互动性以及互动性的表演。因为《牡丹亭》给我们提供的就是两个世界的穿越。


“自·牡丹亭——当代艺术展”

展览时间:2016/6/11-2016/9/11
展览地点:苏州金鸡湖美术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曲《牡丹亭》名段精选
昆曲《牡丹亭》杜丽娘、春香、柳梦梅
【节日特稿】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昆曲与苏州园林
吕成芳:一个人的昆曲舞台
佳剧共赏|坂东玉三郎演出《游园惊梦》
良辰美景奈何天,和昆曲来一场春的约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