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六个学者加持,我怎么可以说这个书不好呢?

去年,理想国出版了台湾人吕正理的《东亚大历史:从远古到1945年的中日韩多角互动历史》一书。有读者疑惑,这种大历史,一般都由领域权威书写,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历史爱好者,吕正理先生的这本书靠谱吗?


5月21日,我们邀请到吕正理先生和学者、作家余世存两位嘉宾,在彼岸书店,以“人人都是历史学家”做了一场沙龙。沙龙上,吕正理介绍了《东亚大历史》一书的特点,并就写作的缘起作了回答。我们摘选了部分,和大家分享。余世存的发言精选,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顺做个广告,这书在台湾口碑不错,获得台北书展的大奖,许倬云、王汎森两位史学大佬以及余世存都有撰文推荐。



有六个学者加持

我怎么可以说这个书不好呢?


发言 吕正理

摄影 张腾飞


我是在2010年7月的时候在台湾出版这本书的,在台湾不叫《东亚大历史》,叫做《另眼看历史》,主要是讲东亚地区的,从远古到1945年的多角度历史。很荣幸,这是我第一次出书,得到2011年台北书展的大奖,所以我非常高兴。同时第二年,台湾还有个政府机构把这个书选成当年公务人员的参考书。


去年8月在大陆由“理想国”推出这本书的简体版,改名叫《东亚大历史》。为什么会改名字呢?其实我跟各位讲,这两个名字都很好。《另眼看历史》,我觉得它有一种想象的空间,《东亚大历史》,比较明确说出是讲什么内容。



《东亚大历史》的6个特点


我先跟各位大概介绍下这本书,说说这个书有些什么特点:


第一,是区域史而非国别史。国别史跟区域史有什么不同?比如你读中国史、日本史、韩国史,是在说一个国家,那个国家就是主角。区域史是什么?几个国家或地区,没有人是主角。当你写中国史的时候,可能你认为这是主角,于是把自己写得很伟大。当你写四五个国家或地区的时候问题是什么?如果我把日本写得太好,当日本跟中国有互动的时候,我就很难自圆其说了。所以,写一个区域史就是要逼迫这个作者,就是我,必须采取一个很客观、中立的方法来讲。从这一点来讲,区域史能够弥补国别史的不足。每一个国家确有其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你去看看别人怎么看你,这个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


第二,注意把握历史脉动。我们讲历史的脉动,其实很重要一个事情。就像你听音乐,音乐重要的是什么?是旋律。在历史里面,我们讲历史的脉动,就等于音乐的旋律。你抓不住一个乐曲的旋律,你这个听就没有头绪。我们读历史也是一样,历史的旋律是用什么在控制的呢?是思想、宗教、价值观在控制。


第三,述评结合。我这个书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我在叙述史实。当你叙述史实要很客观,尽量不要有自己的观点,要很谨慎;另一部分就是我在评论。与叙述历史不同,当你在评论的时候,你就可以“大放厥词”。所以要给读者说得很清楚,什么地方我是在叙述,什么地方我是在评论,为什么摆在一起,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这样才行。


第四,对照。比如说我这样讲,我跟以前的同事站在一起就能看出他长得很年轻,相对来说我就有一点老了。这个就是在对照。历史也是一样的,你要有对照。同样一件事情在韩国是怎么处理法,在日本是怎么处理法,你就看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在哪里。


第五,扼要。各位如果看过我这本书会觉得我这个说法很奇怪。厚厚的一本书,七百多页,写的是我们从远古到1945五千多年的历史。涉及了几个国家呢?中日韩三个国家,还有中国的港澳台三个地区。这样一算,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其实平均不到两百页。所以这个书是不是很精简?很多读者一看这么厚的书就不敢碰。但是你如果从它叙述的范围来看,以年代来论,语句是不能再简略的。


第六,减少专业历史书写与公众的距离感。历史学家往往写书跟公众都有很大的距离。反而因为我不是学历史的科班出身的,所以我就尽量像在写故事一样来写这本书。我想这样的话,我们跟读者之间的距离,才会缩短。





两个故事


理论说了这么多,接下来的内容我用两段故事来讲。


第一段故事在讲一个事情:日本一贯的侵略思想是怎么来的?


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叫做《日本书纪》。里面有一个记载,有个人叫做神功皇后。神功皇后在第14代天王驾崩以后开始摄政,她不但是摄政,还亲率大军,跨海去征朝鲜半岛。按照这个书记载,神功皇后的年代应该发生在西元两百年。但是,中国的历史和韩国的历史上都没有这件事,考古界也没有发现相关的证据。事实上经过考据,这个皇后是杜撰出来的人物。日本跨海征韩,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场长达六百年的战争。打到什么时候才结束?这就跟中国历史有很大关系了——结束这场战争的是武则天。西元663年,中国跟日本海军在韩国发生大战。日本的一千艘战船被武则天派的四百艘船全部烧毁掉,日本败退。


对日本人来讲,这是一个奇耻大辱。到1592年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之后再次对外战争。1592年到1597年,这几年丰臣秀吉分别每次大概派十五万大军,势如破竹。那时候的朝鲜没有像现在的韩国那么强悍。它靠谁来帮?它靠万历皇帝。万历皇帝派兵跟日本在朝鲜半岛决战。这个仗后来各位都知道,不了了之,没有说谁胜谁败。最后1597年丰臣秀吉驾崩,军队全部都撤回日本。又经过几百年,日本也没有到那边去(事实上丰臣秀吉的目标并不是朝鲜,而是中国。从他写给朝鲜国王的国书上就可以看见,我念给各位听,他说:“吾欲假道贵国,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释。贵国先修使币,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会军营,以为我前导。”)


日本明治维新有一个精神领袖叫做吉田松阴,可惜29岁就被砍了头。吉田松阴是一个老师,1858年,就是正在酝酿明治维新之前,他在狱里面写信写书,其中有两段非常非常重要的话。第一个,他讲若要国家强盛,不应只是满足不失去已有的,而要更进一步获取目前还未到手的。侵略就是这么定义的。他更进一步想夺取朝鲜,压制中国,实现神功皇后没有实现的愿望,完成丰臣秀吉没有完成的任务。他英年早逝没有来得及建功立业,但是他教出的徒弟真的就是不得了的人。一个叫做木户孝允, 一个叫做伊藤博文,都是日本维新的杰出的人物。这些人是被他老师的那种侵略思想影响,认为去侵略,去打中国,经过韩国去打中国,那是天经地义的使命。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要写一个童话故事,一定要很小心。为什么呢?因为神功皇后这个童话故事引发了丰臣秀吉和吉田松阴的对外侵略。后来日本战败,美军占领日本之后查禁的一些书里面甚至还有《桃太郎》,正是这个缘由。桃太郎去打蒙古,这是一个跟神功皇后类似的故事。


后来还有一个人叫做福泽谕吉,他发表了《脱亚论》。日本一万块钱的钞票上面就是福泽谕吉的像,到今天日本人还能时时看到他。日本人看见韩国跟中国都被西洋人给瓜分压榨,独日本幸免于难,他就说我应该算白人不是黄种人,我跟中国还有跟韩国是无关的,我甚至应该加入白人来欺负我的两个邻居。所以才有甲申之变发生在韩国,然后有甲午战争。福泽谕吉掌控日本的军部之后对中国一直发动侵略战争,一直到1945年战败才结束。


你不能否认福泽谕吉是伟大的日本人,他在思想上对明治维新有很大的贡献。但是假如日本人没有体悟到,福泽谕吉还有神功皇后身上都有一种侵略思想在的话,日本的思想中的这个毒瘤就会一直继续下去。


我并不是说只有日本才有侵略思想。中国有没有侵略思想?古代的传说里边都会有。所以我写这一段也在提醒自己,我们继承下来的有些思想是毒素的,需要好好地去反思才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第二段故事,我讲清朝幼童留学生的命运。


第一,送留学生到美国是当时的一个国际潮流。清朝在1872年就开始派10到15岁的幼童到美国去留学。当时我们中国第一个留学生叫容闳,他说服了曾国藩、李鸿章去做这件事情。总共送了四次,一年送30个人,四年送了120个人。到了美国,就成立一个留美事务局,监管这些学生,监管什么呢?因为怕这些学生思想受到污染。比如说,规定学生不可以剪辫子,不可以信基督教,不能学经济、政治、社会,只能学工程,学科学,学数学。因为那些是有毒的学问,这就是当时我们清朝的观点。但是你知道,十几岁的时候最是叛逆,哪里可以完全听你这一套。那么这个事务局怎么办?奏报回来之后清朝政府就做了一个决定,将这120个人全部召回。


美国人认为这个是不可思议的,你派了人来留学又回去,美国当时的总统叫格兰特,他亲自写信给李鸿章,说你不要那么笨。这件事情在美国各大报纸都是大幅报道。比如说当时的《纽约时报》:


“……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应当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科学,而不受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这种想法真正是荒唐可笑。他们已经学会了铁路建设的知识,而清朝政府却刚刚拆除国内唯一的一条铁路。这个政权是如此的复杂而神秘,大多数的臣民根本不知道国家的正确位置到底在哪里。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而不引进那些带有病毒性质的政治改革。否则,它将什么也学不到。”


拆铁路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吗?英国人在上海盖了一段铁路,后来说因为破坏风水,就硬把它拆掉。但这是清政府的决定,李鸿章也没有办法。


日本是怎么样?从1869年,日本就派遣留学生出去,比中国早了三年。第一年就50人,第二年派100人,到1873年总共达到1000人,而中国前后只有120个人。日本派出的留学生当中有一部分是女学生,中国一个女生也没有。而且日本的留学生并没有思想、信仰、教育的障碍,就是你要学什么都可以,不一定是工程,也不一定是科学。


我在书里面用了很多类似的对比手法,你可以看见不同政府的态度。为什么某个国家兴起来,某个国家弱下去,为什么某人成功,某人失败,比一比就清楚了。甲午战争发生在二十多年之后,但看到这里,其实用不了二十年,你就能知道最后那场谁胜谁败了。


如果大家关心整个外面的世界,对别的国家的历史也有兴趣的话,这本书应该是一个蛮好的参考资料。





王汎森说我这个书写得蛮不错的


每一年中国大陆高考,肯定有人喜欢文史,有人喜欢理化。在我要念高中,要考大学的时候,台湾有个很畸形的现象。就是好像你这个人头脑还不错,你去考个文史,就会让人家看不起。我们那个时候尤其严重。我跟各位报告,我那个时候读一个明星学校,台湾第一好的高中,叫做建国中学,在台北市。我那一个年级,一共有29个班,一班50个人,所以大概1500个人,分配很不平均,只有两班是要念文史的。另外27个班,都是念理工的。但是我对文史非常有兴趣。高二的时候,我就跟我父亲讲,说我对历史比较有兴趣。我父亲怎么回答我呢?他说你要是念历史,自己付学费好了。于是我只好去念化学了。经过了四十几年,幸好我吃穿不成问题了,我就想怎么把旧爱找回来。我的旧爱是什么?就是历史,所以我就开始学。


有人说什么达人,达人就是什么?就是你在某一行通了以后,你再学别的行。写了这本书以后,其实我有点心虚。因为我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写得好还是不好。我蛮幸运,因为台湾有一个在历史学界算是顶尖的人物,叫做王汎森,他是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的所长。我刚好有朋友认识他,我就叫我朋友带我去找他。王汎森没有因为我不是正规的历史研究者而怠慢,反而很关切,他说你这个书写得蛮好的。


他又说,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给你介绍一些学者。于是,我就被介绍给了六个不同领域的专家。这六位教授之中,有人精通的是唐朝史,有人是韩国史,有人是日本史。我跟他们讨论了一年多,学到了也很多。这本书一开始实际上错误非常多,但是改完后我就有信心了。为什么?因为有六个学者在这边加持,我怎么可以说这个书不好呢?虽然延误了这个书大概一年半,但是非常值得。



【相关图书】



东亚大历史:

从远古到1945年的中日韩多角互动历史

吕正理 著


2011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

入选台湾政府推荐书目

许倬云 王汎森 余世存 专文推荐


中国、日本、韩国的关系

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复杂?

从五千年的长程历史

看清最近一百年的恩怨


本书是一部客观而简要的通史,以全局视角讲述中国、日本、韩国三个东亚的长程历史,包括各个民族的起源、朝代兴衰,并重点展现历史上的双边或多角互动关系,以及深层次的文化交流和影响。除此之外,作者还专门从 “历史的借镜”的角度,总结中国历史上十四次大动乱,分析国家为什么会灭亡,评判历代改革者的成败,探讨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宗教和价值观如何产生和发展壮大,如何冲突,及其与历代政治和社会演变的关系,希望能够帮读者回到过去,从而掌握到历史发展的脉动。


长按-识别图书二位码-可购买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chenteng@imaginist.com.cn

转载联系后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东亚”到“东亚海域”:学术、政治与历史世界的构建
壬辰战争》一书
台湾自古以来——吕正理《东亚大历史》读书笔记
论大和民族的劣根性
第一部国别史
日本的“花木兰”,是个皇后,还是对外侵略的鼻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