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秒钟治好了3个月的腰痛——腰痛患者做什么可以“永不复发”?

手法治疗师们在临床过程中恐怕经常会被问到的问题就是:“治疗一次能管多久?

每个病人最关心的问题恐怕就是:“我做什么才能防止病症复发?

这篇短文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屈指把私人微信留在了公众号端的一个相对隐秘的位置,因为考虑导引术历来是口传身授,虽然我对导引初阶系列已经进行了缜密的设计,使其尽量相对可以自己看文字“按图索骥”地练习。不过对于有意“实修”这一系列的朋友来说,依然会有许多疑问和身体上的变化需要和我进行交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我当然会尽量提供一些后续的服务……


有许多受到颈肩腰腿痛困扰的朋友经常问我平时该怎么“注意”或者是如何“锻炼”?——这个话题系统说来会很费口舌,我看诊的环境又十分嘈杂,门诊时无暇过多解释所以写了一个《正骨后的注意事项》供人参考,总体说来需要注意的是: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休息,防止劳损

3、注意安全,防止外伤


这三点其实比较泛泛……


在这个注意事项当中许多动作不能做,而各种媒体端的所谓“专家建议”中有各种针对颈肩腰腿痛的“运动治疗”,这些建议有些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实在令人无所适从


门诊许多健身爱好者最大的疑问就是:“我还能不能再锻炼了?”


最近屈指就接诊了一位这样的朋友……


她本人有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都会进行三至四次健身,运动计划也安排的很合理,三个月前有一次“闪腰”。当时经过平卧休息之后腰痛已经缓解,而当她准备开始运动时原来损伤的部位就开始刺痛——普通人此时的想法大概就是休息,但这位热爱运动的朋友想了一个办法继续保持运动:做一些其他的不需要腰部用力的锻炼。

许多动作虽然不是“练腰”但需要腰部肌肉工作来维持身体的稳定

有健身常识的朋友都清楚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太容易,因为许多动作虽然不是直接运动腰部,但完成动作却不得不腰部用力来保持躯干的稳定。这位朋友在这三个月期间并没有放弃治疗,辗转就诊于医院的许多相关科室,腰痛的程度虽然有所缓解,但一旦开始运动刺痛的症状就又出现了,以致她自己都觉得是不是得了什么“绝症”……


在问过她的症状之后,我直接让她上床侧卧用最简单的腰椎斜扳法,随着关节咔的一声弹响,再下地负重运动腰部的症状就消失了,整个过程仅有几秒钟。


这位朋友的症状非常典型,就是简单的腰椎小关节紊乱或者是腰椎关节半脱位,因为疼痛来源于关节囊,所以平卧休息时会缓解,一旦站立开始负重就会在特定的角度发生疼痛,她如果到推拿科或者康复科就诊,好转可能就是以秒计算的事情可。不过她始终在骨科、普外、理疗等科室就诊,始终没有针对性的治疗——类似这种情况屈指几乎每周都会碰到,病人本身并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不过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而已。


对于治疗师而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各种结构失衡引发的问题,比如“踝关节扭伤后可能引发咽炎”、“膝关节扭伤可以引发肩膀痛”或者是“颈椎失稳引发头晕”之类,从简单的力学和解剖结构分析,单个关节的损伤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动等情况沿着肌肉运动的方向(力线、筋膜链、运动链或者中医的经筋)向相邻的关节乃至全身传导。这位朋友却并没有发生这种情况,当然有人会说可能是因为她损伤的时间不够长——不过我觉得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这位朋友经常锻炼的习惯可能帮助她减缓了这个过程。她的运动能力让她能够在健身时仅仅控制住疼的关节不动,而其他部分适当而正确地运动。


她的运动能力明显优于同龄人!


回到开始的两个问题:经常临床经验足够丰富的治疗师都会发觉,许多人对治疗的反响非常好——比如腰痛,可能随便揉揉脖子或者松动一下关节就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而另外一些人则对治疗的反应非常之差劲,经常是治疗之后没多久就“位置又跑了回来”,无论怎么“调整力线结构”或者是“筋膜拆解复位”症状依然照旧。


干医疗行业久了,总有几个患者让医生开始怀疑人生……


我习惯在治疗之前做一些思考:屈指本人的爱好是练习传统拳术和中医导引术,拳术毕竟是一种对抗性的运动,所以难免有些模拟实战的练习,这种练习经常伴随一些危险比如关节的扭挫伤之类,所以古代的武师多习伤科,至今在台湾还有所谓“国术馆(武馆)”治疗跌打损伤。许多拳术门派都有一些专门用来疗伤的功法,比如某关节损伤应该如何锻炼——类似现代康复的运动治疗,因为损伤因“运动所致”所以应该可以“把动出来的病动回去”,比如我的八卦拳老师就有许多这种方法。


但是这种运动有一个先决条件:意识必须可以完全感知和支配身体的运动,用现代医学的话说就是“本体感觉完整”。通俗地说就是自己的意识清楚自己的肢体位置并且可以完全地支配肢体的运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闪腰”或者“崴脚”大多发生在“不注意”的情况——正是因为意识和肢体运动没有完全地匹配才发生了这种问题。除了崴脚、闪腰这种极端情况之外,在看似正常的运动中也可能有类似的问题,大脑只把注意力放在了完成动作上而没有注意这个动作本身的过程是否正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关节或者肌肉出现损伤之后再去运动,症状往往会加剧而非减轻,就是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损伤发生后大脑并不清楚受伤的局部需要什么样的运动。

那些运动能力好的人,对治疗的反应也会好——他们的身体足够聪明足以记住“治疗后的感觉”;而另外一些平时就没什么运动的人,往往缠绵难愈,他们的身体很难记住本来的位置,所以会有“治完了就跑掉”的感觉。比较极端的情况就是在中风偏瘫的病人当中,如果病人偏瘫前比较擅长运动,他的恢复就会明显地加快。


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让病患自己回复正常并离开医生、医院进行生活,而非不断地进行就诊——当然,不仅仅是手法治疗似乎任何治疗都应该注重病人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完整性,并非让病人变成医生的信徒或死忠粉。

作为中医手法治疗方法的按跷就经常配合引发患者“向内注意”的导引术,注重恢复患者自身对身体的感知和控制能力,屈指经常在微信中劝退一些想要找我就诊的朋友。因为我觉得他们的重点应该是不断增强“向内注意”控制自我的能力,而不是浪费相当的时间找我治疗,作为一个医生我觉得也没必要把偶然的关节损伤、肌肉拉伤或者“浅表性胃炎”一类症状恐吓式地和各种全身性的严重疾病挂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闪腰特效奇方】木鳖子,专治闪腰跌打,有神效!
木鳖子专治闪腰跌打
“闪腰”后莫大意 腰椎关节错位麻烦大
腰痛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颈椎腰椎病
敬业谈疼痛:为啥会闪腰?(廿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