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诗笔记:写作与阅读的境界

读诗笔记:写作与阅读的境界

这已是一个月内我第三次读李琦的《青铜时光》(《诗刊》2011年2月号•上半月刊)了。最初的阅读是因为关注,第二次阅读是因为实实在在地喜欢,而第三次再读,是想用那些温暖而明亮的句子调整和抚慰自己。
    李琦和我不仅在同一个寒冷的纬度出生,还在同一所大学先后度过各自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所以我在诗中曾称之为“我师范的姐姐∕我诗歌的姐姐”),但我们在各自的写作中,对于出生地的认识却是那么的迥然不同。我想,这绝不仅仅是因为童年时代,她是在一座始终沐浴着俄风西雨的城市里生活而我只能在远郊的乡下存活的缘故吧。相比于家乡在我诗歌中的粗糙、寒冷和灰暗,李琦的视角总是那么的精致、温暖和明亮,就像她在这组《青铜时光》中写到的:


   天空澄澈,蓝得让人想哭
   联想到那些纯洁的事物
   在这样的天空下获得生命
   做人或者植物
   都感觉是一种幸运
                    ——《秋天的北方》


   看霜花把家安在窗上
   看各种热闹,在远处上演
   房门紧闭,我用藏起来的力量
   变成文字的火苗
   一点一点,写暖自己
                   ——《我居住的地方》


    阅读实在是一种很美妙的事情,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夜,读着这些会发光的文字,现实生活中所有郁结于内心的苦与闷都散去了,甚至连平日里时时折磨自己的病痛也被驱离了身心。此刻,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地依偎在自己的周围。写作之所以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就是因为它能把世界上一种最个人化的劳动,裂变出分子一样多的果实来。但,就诗歌而言,写作是极端个人的事,阅读也最终仍然只能是少数人的事。这不是说诗歌有多玄妙,我非常赞同就当下诗歌写作与诗歌阅读关系方面,韩东的 “读者们越是瞧不上当代诗歌,专家们越是将其神话。专家们越是神话,读者就越是不买账” 这个判断。但我想,韩东在这里所指的读者,也绝不是指向大众的。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它也永远不可能指向所有的大众,这里有人类精神需求的差异,更有知识与素养的层面不同。所以,发表李琦这组《青铜时光》的这期《诗刊》,封面上赫然印着的“吃饺子、看春晚、读《诗刊》”,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大大地倒了这组诗的胃口。试想,如果在众生喧哗的当下,诗歌真的可以“大众”到“吃饺子、看春晚”这个程度,诗歌还会是诗歌吗?诗歌不能完全脱离现实和生活,但诗歌存在的意义难道不正是为那些在世俗的现实和平庸的生活中日益沉沦的心提供某种飞翔的欲念和可能吗?《诗刊》试图想让自己像年三十的饺子和央视春晚舞台那样炙手可热,这不论是出于商业的心态,还是我们姑且以“善良的愿望“论之,都是一种愚蠢的想法。好在这里被并列的是“饺子、春晚、《诗刊》”,而不是“饺子、春晚、诗歌”。
    现在,还是让我们翻过生活世俗化的 “封面”,回到李琦的《青铜时光》。
    诗人树才曾用 “感动诗学”来精准地概领李琦的诗歌,并称李琦在诗写中“总是能一眼瞅中事件中的最动人之处,最关键之点”。我想,这也正是这组《青铜时光》的光芒之所在: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
    不再年轻,我的好时光
    被这些衣服带走了
    它们包裹着稚嫩、青春、光芒
    一个女人饱满丰盈的岁月
    优美地消失在尘埃里
    如果回来,也只是在这沉沉的梦里
    一旦醒来,就悠然消失
                    ——《真是奇异的梦境》


    青铜器带着千年的沉稳
    声色不动,却让与他对视的我们
    难过和羞惭。这个属于
    我们的,到处是塑料的时代
    分量和风度已经退位
    许多事情,早已无关尊贵
    世风之轻佻,已经让人无语
                      ——《青铜器》

 

   李琦的诗,从不给读者故意设置任何语言和意象上的障碍,这是一种极端自信的写作。她的叙事,她的抒情,就那样张弛有度地摆在你的面前,看似简单、无华,但字与字,句与句,意象与意象之间,所有的串联与组结都非常绵密而精致,她的观察和萃取生活细节的能力,她的打磨和淬炼语言的功夫,信手拈来,不留痕迹:


    这就是时光
    我似乎只做了三件事
    把书念完、把孩子养大、把自己变老
                   ——《这就是时光》


    那些鸟,会不会,曾经是人
    经历了太多喧闹芜杂的日子
    说了太多言不由衷的话
    这一世,它们出离了尘埃
    素面黑衣,宁愿用单调的声音
    最简洁地表达
                         ——《看乌鸦》


    李琦的写作是平实的,就像她的生活。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一直不间断地写作至今,30多年来,从不为任何诗歌的或世俗的喧嚣所动,始终淡定地坚持着自己的写作方向与姿态,即与各个时态下的所谓的“先锋”保持着距离,又能时刻让自己的写作始终不会“落伍”。可以说,在当下,我们能数出很多写过好诗或一段时间内写出过好诗的诗人,但能像李琦这样,30年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上写作的诗人,却是凤毛麟角。
    所以,李琦永远不会成为那种在某个特定时间段“大红大紫”的诗人,但却会是一个写作与生命能永远同步延伸的诗人。甚至在日益功利化的当代中国诗坛,李琦也始终无法成为“核心话语”关注的诗人,但正是李琦始终远离着“聚光灯”下的写作,才使得她的写作永远不会“六神无主”,李琦诗歌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她30多年来始终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持续的和独一无二的阅读体验。
    而且,相对于那些把诗歌的写作当成一种“苦修”的诗人来说,李琦却是一个能在写作中真正遭遇“幸福感”的诗人——这是一种极易到达制高点的写作境界。


    现在,这支笔,我个人的文物
    我将把它自行收藏
    许多年后,它会被谁信手一扔
    没有关系,那时,我早已经
    被命运扔到了更远的地方
                          ——《一只笔》


    红颜不在新旧,更不在于是否会老。
    只要写作着就是美丽的,诗歌之树长青。所以,“真正的诗人永远不会老去∕真正的女诗人最后剩下的 ∕就应该是∕少女的情怀”。这是我对天下所有诗人,尤其是女诗人的祝福。
    也更是对生活中“我温暖的姐姐∕我美丽的姐姐”李琦的祝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邓红琼:诗如清泉画中流
中国好诗歌(2018年8月)
诗人读诗 第三十二期 李琦:这就是时光
梓木 |《梓木诗歌十首》
李炜诗歌//江南水乡,渴望与你相约周庄
《当代诗人》总752期 || 雁南飞诗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