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扩大法院家事纠纷庭前调解的尝试


一位人民调解专家对家事案件的感想...

全文共5627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主题思想,并且特别强调,“依法治国”要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为我们正确处理家事纠纷,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家庭是社会最基层的组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家好国才好。如何解决家庭纠纷,一直是我们社会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家庭纠纷与社会其他纠纷相比,有其固有的特性,即人伦性、隐蔽性、关联性、修复性。因此,在依法处理相关家庭纠纷时,不但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更多的还要综合结合道德层面来考虑。就目前法院,由于人力有限,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案件,把法与情、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难度较大。怎么办?闯一条新路,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的专业人员,配合法院,做好当事人的工作,既发挥社会专业组织的专业特长,又减轻了法院的工作强度,使用得当,还能促进当事人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这对节约法院资源,促进社会和谐是个好途径。

  玄武区法院家事少年庭王萍庭长,在长期的依法处理家事纠纷的实践中,深深地感到仅仅依靠法院的力量,依法处理家事纠纷,很难处理好当事人之间的情感、财产等方面的纠纷,家事纠纷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事非曲直难分难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讲不清,理还乱。在办案的过程中,往往依据道德观念,调解家事纠纷,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此,王萍庭长邀请南京市妇联权益部丁颖部长、 “江苏省家庭纠纷金牌调解员”、南京玄武维宁工作室汤自能主任共同商议,能否以一种新的调解方式参加法院的家事纠纷审判。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引进社会专业人士,参加法院组织的家事纠纷调解,这种方式值得尝试。

首先,一些当事人往往站在法官的对立面,偏面的屈解法官的调解意图,增加法官办案的难度;其次,社会专业人士以中间人的身份参加调解,极易为纠纷当事人所接受;再次,专业人士依据其特有的,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扎实的调解理论知识和接地气的调解方式,参加家事纠纷调解,往往能够有效地劝解双方,以平和的方式,达成调解协议。王萍庭长经过同南京玄武维宁工作室汤自能主任协商,共同决定,先行实践。自汤自能主任参加了家事法庭进行的调解,仅十多天,就成功地调处了最少历经半年,最多达一年多的三个老大难家庭的家事纠纷。得到了当事人的欢迎和肯定。既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效率,也为法院赢得了荣誉。下面,就这几个案件做一分析,能否为我们以后办理此类案件做个借鉴。


退休后 遭遇婚姻危机

一对原配夫妻,男方71岁,女方65岁,退休前,男方,高级工程师,在县水利局担任桥樑设计工作,女方,副教授,在一所学校担任中层领导工作。退休前,双方各自承担家庭义务,其乐家融融,子女学业有成,都毕业于名校,且都有很好的工作。退休后,生活压力小了,闲暇时间多了,男方却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法院经过调查,发现夫妻双方感情没有破裂,遂劝说男方考虑撤回诉讼请求夫妻和解。但男方还是坚持,坚决要求离婚。为此,王萍庭长邀请南京玄武维宁工作室汤自能主任参与调解,市妇联权益部丁颖部长获知后,主动参加了这起调解。经过调查发现,女方在家比较强势,由于工作关系,男方在工作期间,大部分时间在各个桥樑工地间奔波,无暇顾及家庭,因此,家中大部分事务,诸如,教育子女、生活照料都是女方承担。退休了,生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子女业已离家,家中只有老两口,因此,家庭角色随之也发生了变化。男方承担起了家庭劳动,主要就是买菜、做饭,闲暇无聊时,妻子恨铁不成钢,时不时数落丈夫没出息,在单位里辛苦了一辈子,才混个高工,不如其同学连个局长都没混上;丈夫则不服气,常常抱怨妻子,在家什么家务事都不做,回来还指手划脚,常此以往,产生矛盾,尤其在妻子去女儿家照顾外孙后,矛盾逐步升级,男方遂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此案件中的双方当事人一起经历了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共同面对过生活带来的磨难,岁月给予的温馨,为什么却在晚年,最需要相互照顾,彼此依赖的时候,产生离婚的念头。究其原因,在于:

  1、性格差异导致双方生活节奏不合拍。女方性格外向,大脑思维敏捷,事业有成,子女教育得当,且在学习、工作都表现出类拔萃,无形中助长了在单位和家庭的强势地位,特别是退休后,当在单位的强势地位逐渐消失后,遂把单位的强势作为不自觉地带到了家庭里。久而久之,导致了家庭生活的不和谐。男方由于性格内向,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寻找生活的乐趣,无事在家写写文章,为此,还获得过有关报章的奖励。正是这一静一动的性格差异,才导致了生活方式的差异,特别是闲暇无事时,这种差异如果相处得当,可以使生活丰富多彩,正是这种互补的性格才使得彼此相爱相守了大半辈子。但是,这种差异一旦失去平衡,必然会破坏和谐的家庭生活,甚至造成家庭的破裂。

  2、退休后,缺少必要的和合适的交流方式。男女双方在退休后,生活的重心转移,呈现出一种“各干各的”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俩人间可以交流的共同语言和话题越来越少。特别是,当女方把生活的重点放在子女身上,完全忽视男方精神层面的要求后,必然会激起男方的不满,甚至走向极端。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女方在日常的生活中,对男方多一些关心,少一些唠叨,适当地把生活的中心从子女身上转移到自己的家庭中来,“少年夫妻,老来伴”,用家庭的温馨,感化老伴受伤的心灵。同时建议男方,对女方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少一些抱怨。在我们的劝解下,女方反思了自身的不足,表示今后要有所改进,多体谅考虑男方的感受,改善夫妻关系;男方亦撤回了离婚诉讼。

  婚姻家庭生活作为社会稳定的基石,对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性格的差异造成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随之而来所造成的家庭矛盾形形色色,本案中的男女双方,感情经历了几十年的磨练,就是因为性格、生活观念等因素,造成了两人的矛盾,对于这种类型的离婚纠纷,我们主张:

  1、劝和不劝离。生活中很多的离婚案件都是在当事人对于某些生活琐事一时的气愤之下提出的,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中间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冷静地分析他们婚姻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当事人冷静的看待问题,尽最大可能挽回婚姻。

  2、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案中,双方之间的主要矛盾在于因性格差异导致生活观念、生活节奏的不合拍。对于退休以后的夫妻来说,这个时候生活节奏及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的调整,对于彼此相互适应需要花费一段时间的磨合。在磨合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和争执,在这个时候,相互间的包容、理解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3、相互多沟通。退休前,夫妻之间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在工作和子女身上,生活重心也是围绕这二个方面运行。然而退休后,彼此间单独相处的时间多了,但是,夫妻间的话题往往因为各自的喜好展开,这时,很容易出现“话不投机半句多”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可以谈论一些共同生活中经历的岁月,回忆彼此印象深刻的事情。不仅有利于顺利度过磨合期,也会增进夫妻间的感情。

  家庭婚姻纠纷的调解,主要是从社会伦理,道德情感出发,仔细聆听当事人的倾诉,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的为当事人化解矛盾。尤其在离婚案件中,有着调解先行的实务惯例。所以,社会组织参加到法院的离婚案件的审理中,对于减轻法院的工作压力,节约社会资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巨额遗产继承 处置引发的家庭纠纷

  原、被告属于母女、姐弟关系。原告一与被遗产继承人系夫妻关系,二人育有二女一子,即原告二和二被告。被继承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于2014年9月18日去世,留下一百余万元现金遗产和一套没有房屋产权的房产。 原告诉称,在遗产尚未分割时,大女儿伙同二女儿通过转账和取现的方式,将一百余万元的现金遗产和交通事故赔偿款通过转账和取现的方式据为已有,请求被告返还上述款项。

  被告一(大女儿)辩称,转入自己名下账户的钱是母亲赠与自己的。父亲的死亡赔偿金,是和妹妹(被告二)一起送到家中,交给母亲的。并且要对父亲名下的房产也要作为遗产进行分割,为此引发了家庭纠纷。母亲(原告一)和儿子(原告二)媳妇共同生活,儿子媳妇认为二个姐姐骗取占有了父母的财产;二个姐姐认为弟弟对父母不孝,担心财产给了母亲后被弟弟实际控制,母亲的权益受损,双方都指责对方不仁不义,对立情绪激烈。为此儿子媳妇还向被告二单位的纪检部门举报其作为公务员的二姐有违法违纪行为,虽经纪检部门调查,证明举报不属实,但是双方的矛盾却越积越深。主审法官了解到母亲,夹在儿女中间甚是为难,为了维护老人的权益,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也为了修复当事人破损的家庭关系,提高法院办案的社会效果,引进了南京市妇女维权中心专家团队--南京玄武维宁工作室参与调解,经过多方努力,在征询了老的意见后,组织双方进行了第三轮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接受了法官和社会组织的调解建议,当庭达成了调解协议。

  调解经过

  本案引进了有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经验的社会组织参与调解机制,介入案件审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为了一点遗产,竟然使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闹的四分五裂,这是为什么?经调杳得知,父亲去世前,是南京一所三甲医院的离休干部,收入待遇都较高,母亲则是南京一家工厂的退休工人,收入不多,文化较低。父亲在世时,受旧的传统道德伦理影响,向妻子和几个孩子表示,自己居住的房屋留给儿子,至于家庭其他资产由老伴和几个孩子继承,这点,老伴和几个孩子也都知晓并接受。作为父亲,为了一碗水端平,平日里,自己的所有收入都交由二个女儿打理,儿子一家虽然和父母亲生活,但不过问家里的事情。老父亲突然去世,对于母亲今后的生活安排,儿子向母亲和二位姐姐表示,按照父亲在世时的安排,母亲跟他生活,由他照料,父亲名下的房产由他继承,对于父亲留下的资金,要求交由母亲保管。母亲同意儿子的意见。二个姐姐则同意母亲跟弟弟生活,房子由弟弟继承,父亲留下的资金,依法析分。对父亲留下的财产,姐弟三人发生了争执,二个姐姐说,父亲只留下90多万元现金,她们从没有从父亲这里拿过钱。弟弟则说有200多万元,而且平日里,父亲的收入一直由大姐控制,二位姐姐没少从父亲这里拿钱。弟媳因为在家中一直没有话语权,怨气较大,审理中还发生弟弟夫妻带着儿子与二个姐姐大打出手的事情。弟媳一怒之下,向相关纪检部门举报身为公务员的二姐,导致二姐出国受影响。刹时,双方矛盾升级,由遗产之争发展到都要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为此,法官与调解员汤自能老师分别同母亲及姐弟三人沟通,并经过与姐弟三人的沟通,基本了解了姐弟三人产生矛盾的原因及对父亲遗产分配的真实意图。

  姐姐认为:父亲的遗产主要是房产,父亲遗留的现金,二位姐姐在父亲生前确实是拿了一些,现在所剩余的现金约有100多万元。对于父亲的全部遗产,主张依法处理,属于姐姐们的,大姐表示不放弃;二姐表示可以放弃自己那部分,但大姐为父母付出较多,且较为困难,希望自己应当得到的给大姐,至于属于老母亲的部分,尊重母亲的意愿。

  弟弟认为,父亲的房产是父亲生前就表示给自己的,对此老母亲可以作证,母亲由自己赡养。父亲遗留的现金,有200多万元,家庭成员依法分配。

  针对姐弟的意愿,我们先向其二姐建议,你们之间的争斗,最伤心的是老母亲,父亲刚刚去世,做子女的能否给老母亲一点安慰?姐弟之间为遗产争斗,闹到法院,尚可理解,闹到相关纪检部门,就让人难理解了,被组织部门调查,其间的滋味,不是好受的。我们建议为了母亲,为了家庭,可否做出适当让步?我们的建议打动了二姐,二姐表示,为了母亲,放弃继承父亲的遗产。

  在同弟弟夫妻二人的谈话中,我们建议,我们相信老父亲生前把房子分配给弟弟的意愿,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传统观念,肯定了他们主动赡养老母亲的至孝行为,但因为没有书面遗嘱,如果判决,姐姐们也应当享有权利。弟媳表示,听了我们的劝解,心里顿时舒畅了许多,化解了这么多年的郁闷,以前,听到的都是对他们俩口子的指责,想想,一场官司,打了九个多月,期间的酸甜苦辣,真是一言难尽啊!

  大姐的态度同上述二人大相径庭。大姐否认从父亲手中接受过资产,明确表示,依法处置父亲遗留的房产、现金,要回属于她的那一份遗产。对此,法官以法院调查的证据,与汤老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调解,二姐想通后也主动做大姐的工作,劝大姐为了母亲,不要再赌气了,并表示愿意将自己应得的部分补偿给大姐。大姐最终接受了二姐的劝告。至此,姐弟三人当庭签下了调解协议书。一场耗时九个多月的遗产继承官司终于划上了句号。

  案件点评:

  对于处理遗产,我们认为:

  1、老年人特别是掌握了家庭财产话语权的老年人,千万不能“揣着个糊涂当聪明”。受旧有的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习惯于把家庭财产早早地分配给下一代,殊不知,一旦自己遇上了麻烦,受累的还是自己。本案中的老人,瞒着家庭其他成员,先是把房产允诺给了儿子,为了显示公平,把自己的工资交给女儿管理,平日里,多给女儿一些资金支持,以为这样就能使家庭成员间和睦相处,哪承想,事与愿违,临了给家庭和遗孀造成更大的麻烦。

  2、作为子女,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父亲的突然离世,怎样安排好母亲的后半生,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为了一点财产,置母亲的感受与痛苦于不顾,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金钱比亲情更重要?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也是我们在调解中反复强调的:金钱买不来亲情,买不来快乐,买不来家庭的和谐。

  3、“以德治国”,传承中华孝道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今天,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家庭成员间讲一点文明,讲一点风格,平时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一旦遇到特殊情况,成员间就能做到相互谦让,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家庭氛围。


  家庭纠纷调解,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开心结,往往几句话,就能打开当事人长久积郁的思想疙瘩。对症下药,只要理顺了,就能打开当事人的心理纠结,唯有如此,才能做好当事人的调解工作。

  在与法院合作的这些天,我们做了一些家庭纠纷调解工作,进行了调解方式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收获,根据我们的实践,发挥社会组织调解优势,利用法院调解平台,为“依法治国”,并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节约司法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社会是大有可为的。


文 |   汤自能 王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留下45㎡老房,咋分?九兄妹对簿公堂.
汾阳法院: 家事审判暖人心 悉心引导促调解
家事如天∣遗产继承起纠纷 法官调解暖人心
妇女节系列报道之二:独生女为何停止支付赡养费?
【域外法治】美国纽约州家事审判制度的新发展
2016年全市法院大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离婚纠纷案件情况中的热点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