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限购、限贷政策影响下的居间服务费处理

广州3月17日的限购、限贷政策如重磅炸弹,不仅炸伤了购房路上的你我他,也炸伤二手房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居间人。限购、限贷升级,引发房屋交易不成,此时,合同约定的居间费用如何处理,往往也是争议所在。


案例


2017年2月20日,M置业公司就甲向乙购买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一套房屋促成甲、乙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其中约定甲分两次向M置业公司支付中介服务费,即合同签订5日内支付2.5万元,取得房屋过户登记受理回执3日内支付2.5万元。合同签订后,甲支付了2.5万元。后因限购政策出台,作为“王老五”的甲失去了购买二套房的资格,《存量房买卖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并最终协议解除。甲拒付尚欠的2.5万元中介服务费并要求M公司退还已付的2.5万元。



买受人可否据此拒付居间费或者返还居间费?居间合同各方当事人权益如何保障?


第一种意见认为,受限购、限贷政策影响,房屋买卖合同因无法履行而解除,买受人可凭“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为由,主张解除居间合同,居间人在扣除已支出的必要费用后应当返还收取的居间费用。

第二种意见认为,虽然受限购、限贷政策影响导致房屋买卖合同无法履行,但居间人已向买卖双方报告了订立合同的机会,提供了订立合同的媒介,促成了合同的签订,已经完成居间义务,故有权收取中介服务费。


小编看法

小编认为,居间费问题不应当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作不同的处理。

1.根据《合同法》第426条关于“居间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报酬”的规定可知,一般情况下,居间人收取报酬的前提是促成合同成立,而非合同完全履行。房屋买卖合同与居间合同是两份独立的合同,居间人不是房屋买卖合同的当事人,也不是合同履行的担保人,房屋买卖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于居间人而言是不可控的,“法律不强人所难”,不应当在法律规定之外加重居间人的义务,对其义务作扩大解释、延伸。原则上,买卖合同的履行情况如何、效力如何不影响居间人的合同权利。居间人促成买卖合同订立,应理解为完成了居间的义务,即可收取报酬。除非居间合同明确约定,报酬以交易顺利完成为条件,排除《合同法》第426条的适用。

2. 根据《合同法》第425条关于“居间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规定,居间人对于促成合同订立应当恪守诚信,若存在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等过错,如明知买受人属于限贷对象仍许诺可助其获得贷款,知道买受人属于限购、限贷对象却对出卖人隐瞒,致使当事人在误解之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此过错直接造成房屋买卖合同无法顺利履行甚至解除,损害了房屋买卖双方的利益,故此时房屋买卖当事人无须向居间人支付服务费用,居间人亦无权要求支付报酬,若对房屋买卖双方造成损失的,还应赔偿损失。

近年来,限购、限贷政策的限制程度不断升级,对于房屋买卖当事人而言,房屋买卖合同签订了,却无法顺利履行,还要全额支付高额中介服务费,确实有失公允。对于居间人而言,促成房屋买卖合同成立后,遇到房屋买卖当事人爽约、拒付中介服务费的风险也加大,不利于中介服务的开展。鉴于二手房买卖涉及数额较大、交易信息不对称以及中介服务范围的延伸(已经延伸至协助办理合同网签、过户、办理贷款等大量专业服务)等现实情况的存在,为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居间人的义务,注明居间人的服务范围及支付报酬费用。同时,居间人应当契合当今二手房交易市场的需要,不仅积极促成合同的成立,还应当提供便利促使合同顺利履行,全面提高服务水平,以推动居间服务、二手房交易良性发展。

注文章来源于“广州仲裁委员会”(gzac_gziac)微信平台,转载旨在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限购后纠纷频现:最高法院表态(收藏备用)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后,能否要求退中介费?
房屋买卖合同解除, 是否该向中介机构支付中介费?
和中介公司的官司怎么打?
居间买房未成交,是否应付中介费?
逐条解读│《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指引》(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