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事文化

一天24小时,1/3睡觉,1/3工作,另外1/3的大半,留给同事。最近一项针对白领青年的生活调查显示,即使在已婚人群中,越来越多的人也把大部分的闲暇时间留给了同事。他们不仅与同事上班时默契配合,友好合作,下了班仍“形影不离”,一起聚餐、逛街、泡吧、聊天。就连以前下班后就惯性般买菜回家做饭的女性,也会在与同事的集体娱乐中,偷得浮生半日闲。

纠错编辑摘要

同事文化 - 起源分析

回到锐词报

  “同事文化”在白领青年中十分流行,由于同处于同一年龄段,有着相似的社会观念,再加上工作和生活中的相互影响比其他关系都来得密切,因为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对他们的事业和将来都无不牵上关系,相对家人或者亲戚之间,现代的年轻人都略显得更为“独立”一些,年轻人聚在一起有着说不完的话。但不同年龄段的就不行,这不仅有性格上的差异,更有观念上的本质差异,所以形成所谓的“同事文化”势在必然。

“同事文化”在年轻白领中的流行我认为是一种社会进步。年龄稍长一些的人总是劝告初涉职场的“新人”左“防”右“挡”,瞻前顾后,尤其对自己的同事更要“十分小心”,这种心态也该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改一改了。

现在,年轻白领多供职于新经济行业,这些行业的特点就是知识更新快、工作压力大、技术含量高、协作能力强,而年轻白领们朝气蓬勃的活力及融洽的合作关系几乎成为顺利完成工作之必备。再抱着老一代人“互相提防”的心态去工作,不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补充新知识、提高工作效率,将难胜其任。而且,由于工作压力大,同事之间利用业余时间共同消遣一番,不仅能增进友谊更能减压,这也是目前都市白领们普遍需要的感情调剂。

由此可见,目前在年轻白领中已成主流的“同事文化”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往深了说,它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冲击,它必将改变中国惯有人际交往定式。 [1]

同事文化 - 社会现象

对于年轻白领中流行的“同事文化”,是目前社会人际交往弱化的一种表现。同事间之所以能够形成亲密的社交圈,是因为除亲人、同学之外,同事是人们最经常接触到的人群。与其交往,彼此了解,安全放心,还有利于工作配合,何乐不为。

殊不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都市人的“功利心态”以及社交圈正在不断缩小的社会现状。现在各行各业的人士都讲究圈内交往,演艺界人士有“娱乐圈”,IT精英有“IT圈”,海外学子归来还有个“留学生圈”。一时间,“圈”在社会上泛滥起来,各圈之间壁垒森严,彼此互不往来。有知情人士一语道破圈子现象:“都知道同行是冤家,大家为什么还要凑在一块呢?无非是图个利字吗。”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将同事交往视为利益趋使,“同事文化”现象的产生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不过总体来讲,它还是反映出社会人际交往范围逐渐缩小、程度逐渐弱化的趋势。 [2]

同事文化 - 建议

其一,同事毕竟是共同做事,同一屋檐下,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有利益冲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能发生。

其二,基于这一点,如果与同事交往过密,难免口无遮拦,若被有心的同事利用去,不但友谊别谈,自己的饭碗也要掂量掂量了。

其三,同事之间毕竟是因工作而结成的关系,如果忘记了这一点,只谈友谊,就大错特错了。因此,一定要把握好“度”的关系,要让友谊在工作中慢慢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白领不愿意和保洁阿姨发展友谊,是因为工作贵贱不同吗?
与同事交往“十大忌”
[职场]和压力说再见
不在工作中努力结交朋友、培养友谊,或许就等于自毁前程
广交朋友好升职
学会职场窍门 巧妙应对人际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