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忆店下墟

  我的家乡长汀濯田美西村与武平县湘店乡店下村毗邻,村民之间往来频繁。记忆中繁华的店下墟场,就与我小时候的美西村民息息相关。

  汀江水由北向南,从长汀美西流入店下,又流向长汀的羊牯。另一条溪水从武平的七里村由西向东,流入店下的汀江河。店下的河面宽阔,水潭较深。溪流上架了一座石拱桥,沿江盖了一排店铺。店铺脚下是滔滔江水,背后是陡峭的高山。溪流与江水的交汇处就是水路的装卸码头。当年的店下,大河小溪、码头店铺、农副产品、食杂百货,交相辉映。店铺门前是一条倚廊,倚廊与靠背椅连在一起,路人可歇脚、聊天。往西几十米,上几步台阶就是一条百米长的小街。鹅卵石的路两侧全是店铺,有百货、食杂、竹木农具、活禽与猪肉摊等。街头有吴潭人开的理发店,街西边还有一家樟树人元宝子开的药店与诊所。每逢农历一、五赶集的日子,左邻右村的乡亲们来到集市上,人来人往,着实热闹。

  这样一幅美不胜收的水乡景色,仿佛一个美丽悠远的梦境,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如今,给儿孙讲起这段往事,仿佛又看见自己跟着爷爷一路走到店下墟场赶集的场景。

  赶集的时候,小街人头攒动,常常挤得水泄不通。我跟在爷爷身后,有时只是为了到饮食店吃碗粉条、兜汤,或者买上五分钱的花生米,仍十分乐意死命地往人堆里挤。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遇上一班人在卖药变魔术表演。好奇的我,更是扯着爷爷的衣角,久久不肯离去。

  据老人们讲,店下码头的墟场历史不下百年。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店下与河口就是武平在汀江河的运输码头。在依靠水运的民国时期,码头最为繁华。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汀江河仍有不少商船货运和搭客。店下码头时有装卸货物、客运住店。后来,公路发达了,民船逐年减少。尤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发电灌溉需要,上游筑起好几座拦河坝,船只上下不通,民船运输逐年减少,直至消失。

  如今的店下,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沉淀了文化底蕴的街市,只剩下人头攒动的集市贸易。而我,怀念得最多的是我家三代的世交——店下供销社的佳钧大伯。佳钧大伯结识很多朋友。店里人来人往,可谓三教九流,他都热情接待,处事不惊。举手投足间,又处处显得诚恳而谦逊。记得他常用商品烟招待客人,自己却抽土卷烟。

  我的父亲去世早。在那一切物资都要凭票供应的“文革”期间,爷爷常常囊中羞涩地向店里赊购食杂日用,他总是有求必应,自己先垫付,一如既往地关照我们。参加工作后,每次探家我都会前去拜访。他总是言简意赅,热心指教,言语中饱含着长辈对少年的殷切期望,令我受益匪浅。

  住在店下的姑夫,也令我不能忘怀。很小就知道他住在小码头边,后来搬到店下大队部下边的一幢旧房子住。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公路旁边盖了幢小楼,膝下有三男二女。姑丈当过大队会计、上街摆摊补过鞋。有一次,村里人都疲于奔命上山砍杂木去收购,他却花点小钱把别人“不合格”的木棍买下来。等到林业部门这批木材收购任务快结束时,他把那些“不合格”的杂木全部让林业站收购走。足见他的睿智与聪明。

  回忆我儿时的店下墟,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只是从中体味人生之旅的且悲且喜,窥见理性和情感世界的亦庄亦谐,辨明诸多人心事理的是是非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街巷悠悠不计年,流光驻此忘推迁 ‖ 长汀店头街
长汀水口,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主席张必发往事
爷爷的长汀
峰市古地名揽胜
龙岩的前世今生,我竟一直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