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靠什么彰显政论的力量
“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快速的发展,变化的时代,需要我们针对众多新课题,给出有力的回答。12月10日见报的任仲平文章《让变革为我们赢得历史的机遇》,深入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提供了一个“为什么”和“怎么看”的新范本。文章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际推出,是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一篇力作。

  网友评价,“文章从历史发展正反的经验和教训,从哲学角度,从国际化视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论述了机遇的时代内涵,揭示了‘得机遇得发展、失机遇失发展’这个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卓有见地的好文章”。

  这篇任仲平文章立题于国庆前夕。原计划在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时推出,重点是结合回顾“十一五”,解读中央对“十二五”规划的部署和要求。经济社会部勇挑重担,赶出了总结成就、展望未来的扎实初稿。但总体感觉是一篇洋洋大观的述评,还不成为析事明理的政论。经过深入学习和思考,大家越来越感到,今天我们面临的历史节点,决不只是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替,更是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在以成就展示现实力度的同时,这篇任仲平还需找到属于政论的思想高度。

  如果把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社会大转型和历史大进程比作穿行三峡,我们今天还处在“两岸连山,重岩叠嶂”的跋涉途中。建立新中国,我们闯过了第一峡。改革开放,我们闯过了第二峡。当前正在加快推进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又一场涉及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只有时刻保持“机不可失”的机遇意识和“时不再来”的忧患意识,主动变革、变中取胜,才能顺利闯过这一关,完成社会转型,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迎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坦途。

  站在这样的高度,写作组将焦点放在机遇对于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上,打开历史坐标和世界视野,分析变革对于抓住机遇的关键作用,思考“挑战—机遇—变革—发展”的内在关系,再以这些新认识去统揽“十一五”成就经验、解析“十二五”发展目标,把“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抓住主题主线”这个“十二五”规划最核心的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做出了清晰的梳理。文章的不少提法、表述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不谋而合,在会议期间发表,受到了广泛的赞扬,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感谢经济社会部皮树义、田俊荣、朱剑红、许志峰等同志为撰写初稿付出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劳动,感谢评论部卢新宁、杨健、张铁等同志对文章的重新结构和精心改造。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证明:战略头脑、哲学眼光,是政论写作的重要支撑。事物的现象是复杂的,但现象背后的规律往往并不复杂。一旦我们将简洁的“理”从繁复的“事”中抽离出来,它就立刻焕发出启人凝思、豁然开朗的真理光彩。

  这就是政论的魅力所在、力量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任仲平”政论短视频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改革常新篇: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历史时间
“任仲平”政论短视频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天下一家篇: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任仲平”政论短视频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天下一家篇:人类做的是同一个梦
“任仲平”政论短视频|《改变中国的力量》之文化铸魂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任仲平”政论短视频 |《改变中国的力量》之改革常新篇:亿万人民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
“任仲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