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上的战略要地 (上)

《三国演义》开篇一段便说的很好: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见在明清之际便有人总结出了中国历史的周期律。其实很难说清楚中国历史为什么会有这种与世界其他民族迥异的周期律,世界上很难有任意一个民族的历史能和中国历史一样有着鲜明的周期的进程。但总得来说,统一是我们民族的集体潜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历史总是向着更加稳定的方向发展,从两汉开始,南北朝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分裂,而到了唐宋五代十国,交替之时则仅有短短五十四年的分裂便归于一统,再到元明清代际交替则不过十几年就实现了。这说明随着统一的时间的增长,统一已经写入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了。

中国这种有趣的历史现象是由于多种合力所造成的但中国地理的特殊性是的中国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一、中国地形分析

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地理环境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


中国地理的三大阶梯


根据中学的历史教科书,中国的地形分成三个阶梯分布第一阶梯是青海西藏一线,以青藏高原为主体,平均海拔在4000-5000米之间是中国西南边的主要屏障号称世界屋脊。世界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多次东侵均止步于喜马拉雅山以西,如亚历山大的东征,以及英国的殖民统治均只能将力量触及印度但很难有效占领中国西藏,想反高原北部和东部则主要分布着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及横断山脉,这些地区相对于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更容易将统治势力触及此处所以能在清朝之后便将西藏纳入有效统治范围。




示意图


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做分割行成的。但其实仅从大的地理分割来看很难真正理解中国历史周期律背后的逻辑。

先来看完整的地形图。




中国完整地形图

可以看出中国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但适宜居住的面积不多,最为适宜居住以及农业生产的地方仅有华北平原地区,主要为今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等地区,其中又以河南省为最佳,所以黄河中下游的华北平原以其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发源地。

其次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虽然名为平原但多为丘陵地带,平原地区在长江两岸分布,虽然随着汉民族不断南迁逐渐得到开拓发展,但早期确实很难形成有效的治理。

东北平原虽然具有大量适宜种植的土地但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区属于苦寒之地人口繁育速度缓慢一直处于中华文明的边缘地带,一直到明清才逐渐发展起来。

四川盆地,古称天府之国,纬度合适也具有大量适合耕种的土地同时能与中原文明保持有效的联系,并且由于四面环山易守难攻,所以自古都有许多政权偏安在此,但同样由于交通过于不便单从蜀地很难取得全国性的政权。

二、中国地理中的战略要地与历次统一战争

中国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能够长期的与世界历史相对隔离,但同时国内特殊的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历史再演变过程中不断重,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1、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尤其是河南河北地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华夏民族得以在此繁衍发展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部落联盟的酋长国——夏

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都阳城今开封东北部。




夏代疆域图

虽然疆域广,但实际能够控制的有效区域仅限于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山东丘陵等地



华北平原卫星图

图中浅绿色均为平原地区,黄色为高海拔地区,深绿色则主要为丘陵地带。

从谷歌卫星云图可以看出来,夏朝疆域的主要部分为河南、河北等开阔平原地带,这与世界上主要文明的发源地是一致的,古代文明多发源于平原同时有大江大河的两岸,如中国为黄河流域并华北平原,印度依托恒河平原产生古老文明,巴比伦为两河流域间的平原地带,埃及更是由于尼罗河和冲积平原的肥沃土地而得以发展。

商朝承继了夏朝的领土,其实这种部落制国家的更替与帝制时代的王朝更迭并不相同,部落时代的盟主换位更类似于猴群中猴王的更替,打服了就好,所以商周都能忍受前朝的部族存在。同时商代的国土不是一个弥合的整体,而是以都城(大邑)为中心,四周远近散布着几个或几十个属于商朝的诸侯“据点”,在这些据点之间的空隙地带,存在着不听命于商朝甚至与商朝敌对的小方国。也就是说,商朝的国土是疏而有漏,这就是早期大地域国家的政治地理形态。西周早期的国家形式其实也与商朝类似。而西周以其独特的分封制度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周人取商而代之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2、关中平原




牧野之战示意图

周人定都镐京今西安西北部,而商人则位于河南平原境内。




关中平原卫星图

周人故地为关中平原也就是上图中的陕西省境内,地处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土地相对肥沃的同时又与四川类似,是相对隔绝的“风水宝地”,群山环抱。自周朝开始中国历次统一战争以及农民起义均发源于此。握有关中平原进可窥伺中原河南等地,退可据函谷关潼关自守,是以从关中平原开始周朝以封建土地制度为基础稳定统治了300多年。

关中平原在中国历史上占了太重的分量,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霸业之资。

如秦统一六国之战




秦统一六国图

秦国携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物阜民丰,又修建郑国渠,改善农业设施,使得国力民力远超六国。开启中国统一的一号模板——以关中平原为根基由西至东统一全国。秦、汉、隋唐都是这个模板。

如汉朝统一也是从关中平原出兵一路打到垓下。




楚汉战争路线图

汉初七国之乱形势与之类似。




吴楚七国之乱形势图

周朝统一北方和隋唐统一中国也是这一模板下的产物。


南朝陈疆域图

北周由西至东攻灭北齐,而后隋文帝篡位建立隋朝,手握淮河,地跨荆襄南朝陈几乎无险可守。很快便被隋朝平灭,完成了第二次大一统。

而以后李渊建唐的过程则再一次验证了这个思路的可行性。

由山西晋城起兵据太行山之险要,出兵轻取长安后以长安为根基,取洛阳,当时所有险要的地势尽为己有,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建立了李唐王朝,不得不说这个战略思路的正确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红军选择陕北作为根据地无疑是其天下霸业非常重要的一步。

3、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淮河流域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道尽了南朝的无奈,在中国有个特殊的历史现象叫做南迁、划江而治。这种历史进程的一再出现与江淮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

江南地区水网密布,其中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三峡以东沿岸带状平原。北接淮阳山,南接江南丘陵。地势低平,地面高度大部在50米以下。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长江沿岸平原,巢湖平原以及江苏、浙江、上海间的长江三角洲。是分布于长江两岸的众多平原地带的集合体,虽然有长江天险可得地利,但长江天险有着天然缺陷。


长江流域地形

与黄河流域不同,长江中下游水势平缓,平原星罗棋布,有些很多的适宜的登陆地点,同时南北两岸气候环境相差无几,南方守军必须在漫长的长江防线上处处布防,但北方只需要择一点进攻即可突破全部防线。

所以自古以来军事战略中一直有一句话——守江必守淮,所谓江淮一体战略防御体系,自古以来能成功的划江而治的范例都是如此,而抛弃了江北淮南的广大区域的南朝则进无收复全国的可能,退则无天险可守。

秦岭淮河为我国南北季风区分界线,淮河南北气候变化较大,无论是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方式。地理风貌都有较大的不同,我们都学过橘生淮南则为橘,淮北则为枳,就是由于淮河巨大的气候差异造成的。因为淮河两岸的巨大差异,使得江淮地带成了绝佳的地理天堑,使得南方军队可以据险而守。




南宋割据形势图

如宋朝南宋,与金朝也是以淮河为界,宋朝可以有效的组成具有战略纵深的防御体系,以至于蒙元灭亡南宋必须采取迂回战术,在湖北襄阳进行了五年的拉锯战,最后突破襄阳顺汉水入长江直取建康,可以说这是整个江淮地区唯一的突破口,如果襄阳不破,蒙元灭亡南宋的进程可能还会拖延很多年也未可知。




东晋早期局势

东晋所面临的局势与南宋类似,也据江淮天险与北方划江而治,甚至早期还握有黄河流域的部分地区,有着极广大的战略纵深,所以在政权不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是可以做到偏安一隅的,但长江天险的特点与四川盆地类似,不仅易守难攻,对防守方而言也很难做到战略前出,而且由南向北地势越来越高,很难做到高速机动以获得很大的战略优势,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北伐大部分均告失败的原因,唯一的例外是朱元璋北伐,虽然成功但仍旧后患无穷,留下的残元势力在后来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对中原势力一直有严重威胁。

相反一旦错失江淮地区,失掉淮河防线则南朝再无险可守。北军自可长驱直入,定鼎南北,如南北朝时期的陈朝,以及明朝亡后的南明,都是失去江淮地带后被强大的北朝迅速平灭的。




南明1644年4月局势

可以看出南明虽具有大片领土,但实际上无险可守,失去淮河流域的天险后,不具有任何的战略上的纵深,北军可以借汉水长驱直入过长江直达建康也就是南京,但南方空有百万部队却必须处处布防,在战略上处于极大的劣势,没有办法集中优势兵力在重要的战略防御点上行成具有梯度的战略防御纵深,南明的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之类似,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之后就败局已定,漫长的长江防线根本不足以作为天险防御,本就兵力处于劣势还要处处布防,以完全的劣势兵力对抗共产党百万大军,仅仅42天便被赶下了海,与明朝类似也成了割据台湾的割据政权。


渡江战役形势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是中国最完美的省份 地理条件好,地理位置优越!最完美的地形是
历史军事地理——“守江必守淮“
何处可以建都?
古代南北对立的时候,为什么分界线都是秦岭淮河,而不是长江
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的秦岭有何特殊之处?为何能被看作中华龙脉?
古中国军事问题:地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