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1每日读《易经》——《易经》是关于人生智慧的书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欢《易经》有好多年,年轻的时候不敢明目张胆地读,因为它具有卜筮的性质,虽然我一直看不懂如何卜筮,可能骨子里没有神棍的基因。恰恰因为卜筮,在秦始皇“焚书坑儒”那场文化的浩劫当中,得以留存并传承下来。《易经》之幸运!国人之幸运!

在前不久,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将经典研修《易经》,作为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规划中的高级培训课程之一。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目,何其高兴。

虽然喜欢,也没有系统地读过。孔子在《春秋》中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康有为说,“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黑格尔说,“《易经》代表了中国人的智慧。”能略窥一斑,已是人生一大趣事。

文化根底浅薄,古文底子更浅,只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热闹。初读殷旵和珍泉合著的《易经的智慧》,又读傅佩荣教授的《易经入门》,再听曾仕强教授《易经的智慧》讲座。想以曾教授的讲座体系为纲,写下一点听课笔记和心得体会。写给自己,也写给有共同喜好的朋友。

知识,说话像箭中靶心为“知”,用语言描述规则图形及其变换为“识”。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随着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智慧,每日求知为“智”,心灵丰满为“慧”。人生的智慧,正是不停地探索未知,从而丰满自己的生活。智慧,是人类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一种本领。这种本领轻易不会发生变化,犹如《易经》。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谈到人类唯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有颇多相同的地方。”

在人类最初的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原始落后,还没有科学,更谈不到科学的认识。求知,却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本能。为了解答这些未知,于是产生了神话。每个民族的哲学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西方如巴比伦、古希腊有神话,我们也有东方古代神话。当神话也不能解释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的时候。西方由神话慢慢地发展为宗教,我们由神话慢慢地发展为哲学,又由哲学变成了智慧,也就是《易经》。

古有“易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之赞语,其文献依据或来自《汉书·艺文志》,“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曾仕强教授在讲座中多次提到,伏羲氏画八卦做易经,起点高而且全,让我们永远可以遵循,所以才叫做经,又称群经之首。它的思想又是所有诸子百家共同的起源,又称群经之源。

古人说,“不明《易》者,不得为相;不通《易》者,经商不利。”一般人都以为《易经》很难读懂。其实,相比外国人读《易经》,我们用自己的文字研究自己的学问,岂不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有的有利条件?下一番工夫,花一番心思,相信收获会远远大于付出。

感谢耐心阅读本文的朋友!希望大家一起来读《易经》。在此,也衷心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学下去,坚持写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识人类图(二)-人类图是不是“道”?
一部解开宇宙人生密码的宝典!
曾仕强教授身归大道两周年祭心得
【国学大讲堂4】杨效雷讲座:《周易与人生智慧》
曾仕强教授解读易经的人生智慧:自救唯有靠道德
“什刹海论坛•2018易学季”在什刹海书院隆重举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