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古时代的思想风暴(下)

- 国史纵横011 -

上古时代的思想风暴(下)

-01-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上一期我们聊了舜时期的君臣职分,本期我们接着聊舜。

舜、禹认为天下大体安定太平,只是“三苗”部族时常作乱,是个不稳定因素。

舜对禹说:“用我的德教去开导他们,如果他们能够听从德教,就是你禹的功劳。“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 ——《尚书.益稷》

对于敌对的部族,舜不提倡用武力征讨,而是希望以德服人,使他们听从教化而不作乱。

禹凭借德的感召力使得三苗主动归服了。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国史纵横》夏朝系列里再为各位详细介绍。

这不正好体现孔子所说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吗?

-02-中国司法之祖——皐陶

禹安抚三苗之后,皋陶非常敬重禹的德行,教令天下都以禹为榜样。如果不听从教令,再施以刑法。

皋陶於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舜德大明。

——《史记.夏本纪》

皐陶是管刑狱的士官,相当于今天的最高司法长官。可是,皐陶的做法是在全天下先树立道德楷模,希望以“德”的力量来感召大家不做违逆之事,如果还有不法之徒,再用刑罚处置他们,所以叫“刑从之”,因为这些人实在是冥顽不灵,只好公事公办。

皐陶的工作方针是先德后刑,以德为主,以刑为辅。这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司法思想。皐陶被后人推崇为中国司法之祖。这样做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舜的德教在全天下得到了推广。

德,主宽;刑,主厉。德,在爱人,刑,在戒人。二者看似对立,实则缺一不可。这就叫执其两端。执其两端后怎么做呢?用其中。 中,是中间吗?不是,中就是恰当,比如德与刑就是治民的两端,皐陶的做法“德主刑从”就体现了恰当的原则(用其中)。按照“执其两端而用其中”的原则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03-君臣之歌

“舜德大明”之后,天下大治。

这时乐官夔提议来点乐器伴奏,所有人一起高歌一曲。

于是,舜创作歌曲,舜、皐陶之间彼此唱和。

1、惟时惟几

舜唱道:“勤劳奉行天命,要想着天时想着微细之事啊”(敕天之命,惟时惟几。——《尚书.益稷》)

“”时”,天时,最早指的是天地的四时,即春夏秋冬的更替流转,古人从中体悟到人事的兴衰更迭,所以特别看重“时”,“时”被赋予了特殊含义,往往指的是时代、时运。古人不是常常慨叹:“时也,命也”吗?而孟子评价孔子用的是“圣之时者”。

古人的观念认为:历史的本质就是“变”,而变在“时”中。司马迁说“通古今之变”,古今就是“时”。变会产生好的结果,也会产生坏的结果,但都不是一朝一夕而成的,而是在漫长的时期里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由隐微到显著的变化过程,这叫从量变到质变。而要防止事情发生坏的质变就应该防微杜渐,发现有不好的苗头、端绪,要及时制止。苗头、端绪就是“几”。所以,惟“时”惟“几”体现的是忧患意识,和上期所说“惟几惟康”意义相关,相互阐发。

2、“元首”与“股肱”

舜又唱道“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尚书.益稷》”,

天子是“元首”,元首就是头,大臣是“股肱”,就是大腿和上臂,这时的君臣关系是相对平等的。在推行德政时,君臣只是职责分工不同。君王统筹指挥,所以叫“元首”,臣下具体执行,“代君治民”,所以是“股肱”。

舜的唱词意在鼓励臣下辅佐自己,让自己奋进有为,使天下百业大兴。所以股肱在前,元首在后。这在后世是不可想象的。

皐陶应和唱道“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尚书.益稷》。

皐陶认为:必须同时满足“君明”和“臣贤”这两个条件,才能使天下万事都兴旺。君王圣明,能够知人善任,才会有贤明的臣属辅佐。如果君王不圣明,臣下再贤良,也无济于事。君王居于天下最显赫的位置,承担天下兴衰荣辱最重大的责任。所以元首在前,而股肱在后。

皐陶又唱道:“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尚书益稷》

君王没有志向、行事琐碎、不思进取,臣下昏聩怠惰,任何事情都会败坏。天下败亡的原因就在于君臣都没有尽到自己的职分而沦为堕落。

3、“念”、“慎”、“钦”!

皐陶还在歌中劝戒舜说:“时时记住啊,天子统率臣属治理天下,谨慎对待法令,要恭敬啊,凡事反复考察自省才会成功,要恭敬啊(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尚书.益稷》)”。重点在“念”、“慎”和“钦”;舜唱和回应:“去吧,一起恭敬地做事吧(俞,往,钦哉!)”,重点在“钦”。表面看起来,念、慎、钦意思一个样,其实,不一样。

“念”是把一件事物放在心上,时刻不忘的意思。

“慎”《説文解字》:慎,謹也。从心,真聲。所以“慎”是:把一件事物放在心上,时刻谨严,高度重视。

“钦”是什么意思?我们今天在电视剧里看到太监读圣旨时最后一个词总是“钦此”,却很少关心“钦此”到底是什么意思。钦,敬也。——《尔雅》

按字面理解,钦就是敬,与慎的意思也差不多,其实,“钦”的程度比“慎”高很多,“钦”,带有“战战兢兢”、“诚惶诚恐”的意味。怎么理解呢?我们举“圣旨”的例子来说明,手上接过的明明是很轻的东西,而你却应当把它看作天下最重的东西。所以“钦此”的意思就是:以诚惶诚恐的心态对待皇帝陛下的旨意。

皐陶的那句唱词里,从“念”、“慎”到“钦”,程度一层一层加深,语气也逐渐加重。这是臣下对天子的劝戒,直接而强烈,不顾情面,不留余地,实则用心良苦,意在提醒舜应该言行一致,真正做到虚怀纳谏、从善如流,同时起好表率作用。归根结底,是因为:君王任天下之重!它体现的是“股肱”之臣皐陶对“元首”舜的殷切期望。大家想想,在秦汉以后的帝国时代,哪个不要命的大臣对君王说话敢用“钦”这个字啊。

舜的“俞,往,钦哉!”表示他接受皐陶对自己的建言,同时勉励臣下和自己一起敬慎地对待政事。君离不开臣,没有臣下敬慎地做好自己的职分——代君治民,君王也就无法完成自己的职分——代天治民。透过“钦”字我们看到的:君王由衷地倚重大臣,对大臣严格要求,寄予厚望。

小编忍不住还是要说一句:这真的是君臣关系最理想的时代啊。

关于舜时代的思想大讨论,到这里就全部说完了。

小编想:既然聊了那么多上古时代的君臣关系,不妨拿秦汉开启的帝制时代做个对比吧,有对比,才知道上古的思想是多么可贵。

-04-后世君臣

在帝制中国,如果处衰世,君王无德昏庸、耽于享乐、沉湎酒色,往往放纵臣下也跟自己一样,这样,君臣之间形成一种“默契”,就是谁也不要干涉谁,大家表面上维持其乐融融的假象,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亡国;

如果处治世、盛世,君王个人才干非常好,胸襟气魄比较大,当然可以容许有可以随时随地指出自己过失的大臣,但是另一方面,君王对大臣却不能真正推心置腹,总是希望君臣之间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平衡,自己对于臣下可以有绝对的威势,以保证没有人对自己构成触犯和威胁,这就叫“帝王心术”。

君王私心作祟,希望臣下不要那么完美,臣下应该有那么一些在君王看来“无伤大雅”的坏毛病,比如贪财、好色、自私等等,“聪明的臣下”呢,擅长察言观色、体察上意,溜须拍马、歌功颂德自然不在话下,同时经常把自己的坏毛病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便让君王知道自己志向短小、没有野心,这样君王才对自己不起猜忌之心,那么自己和家人就没有性命之忧而能继续安享荣华,有时候大臣甚至主动跟君王要这要那,比如钱啊土地啊女人啊,这种事情历史上屡见不鲜。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君臣关系变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此消彼长,此强彼弱,君臣之间不再是“元首”与“股肱”的关系,而是直接的竞争者,君王强势的时候,臣下就是毕恭毕敬的奴仆;臣下强势的时候,君王就处于弱势,历史上的权臣多得不可胜数,甚至弑君篡位。

所以帝制中国所谓治世盛世的时代,首先一定有一个非常强势或者非常睿智的君王为主导,其次君王能处理好与臣子的关系,君王有十足把握制约臣子,君臣关系实现一种最好的平衡,臣下在君王的威势下,不敢有太多想法,只能各司其职,尽心竭力辅佐君王以治万民,从而实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开创盛世。

当然不排除确实有本身德行非常好的君王与臣下,但是从历史的大概率来说,毕竟是少数,因为很少,所以才弥足珍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贞观政要》公平第十六
《尚书》中的德政思想
历史故事:舜帝挑选接班人
帝王术之精华:君臣攻守道
尚书详解卷五
诚信第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