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剖析魏晋南北朝的百年更迭:一段中国古代史上最混乱的时代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

——宗白华先生

历史最富有内涵和最体现深度的地方在于,它总是用轻飘飘的几个字或者几段话带过一段长达百年的时间或者一场歇斯底里的情感宣泄。就像史书上用简单的五个字就概括了一段将近四百年的历史,轻掩了一段硝烟下的人间疾苦,这是一段关于“魏晋南北朝”的故事,一段因为过于混乱而总是被人迷迷糊糊翻页的历史。

很多人可能一直搞不清楚魏晋南北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朝代,也不明白它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它以混乱在历史上著称,我们今天将一起回顾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分析其动荡不安的背后原因。

一、魏晋南北朝究竟是什么?

笔者在生活中还时常听到有人把魏晋南北朝和一个朝代的概念混淆,甚至听到有人发出感慨“这个朝代经历了这么久的风雨,那它成立的时间岂不是更久?”也有的人知道这是一个时间段,却不知道具体都经历了哪些朝代,我们先具体来讲一讲魏晋南北朝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历史时间段。

用简单的话来讲,我们可以把“魏晋南北朝”拆分成三个时间段来理解,即“魏”代表的是公元220年到280年大家耳熟能详的魏蜀吴三国史(这里通常指狭义上的三国史),“晋”指的是公元265年到420年的西晋、东晋和五胡十六国期间,南北朝又分为从公元420年到589年,分别经历了宋(指刘宋,区别于后世的南北宋时期)、齐、梁、陈时期的南朝和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北朝。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指代的并不只是一个朝代,而是人们将史上最为混乱的一整段历史时期统称为魏晋南北朝。

光是从大体的介绍上看,我们就已经能够隐隐地感受到这段时期真的是极其混乱,为了有更明了深切的体会,我们将深入到每一小段历史中,去了解这段时期发生的事件,从而剖析其混乱原因。

二、三国鼎立,三王角逐

公元220年,曹操病故,其子曹丕胁迫汉献帝退位,篡汉率先建立曹魏政权。次年,刘备趁着曹丕称帝的这个风浪,借口匡扶汉室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和魏国蜀国平分天下的孙权也不甘落后,于222年自称吴王,229年称帝,历史上多以222年为吴国建立时间,三足鼎立局面自此形成。

在三国的六十年间里,大到整个三国史,小到魏蜀吴三个国家都没怎么太平过。从国家内部看,魏国是曹丕篡位得来的政权,本就在外人眼中缺了点名正言顺,容易造成根基不稳,又给底下人树立了一个错误的示范,后期重蹈覆辙被人篡位。曹魏政权总共也就45年,期间有三十多年都是司马家族在政权中说了算,从司马懿和曹爽的争权到司马炎逼迫曹奂禅位,魏国就没消停过。

蜀国就更惨了,自刘备死后,继位的是个诸葛亮都扶不起来的阿斗刘禅,诸葛亮在前面冲锋陷阵,刘禅就在朝中扯扯后腿,最终蜀国是这三个国家中最早灭亡的。相对来说吴国那边和蜀国差不多一个情况,有才略的开国君主去世之后却没有有才略的继承人挑起重担。

“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三国志》

但导致一段历史混乱的,更应该从三国之间宏观的互相角逐上看。光是魏蜀吴三国之间互相讨伐的战役就不下十次,更别说各国对其它地区扩张的战役,光是诸葛亮就有一次南征和七次北伐,三国形成的是互相交错又四面扩散的关系网。笔者认为,三国时期的混乱还是蛮有英雄特色的,后人评价这段历史,总是说群雄割据,这是对当时人物的一个高度评价,与其说是混乱,不如说是各放异彩。

三、实现短暂统一的西晋转向东晋十六国时期

魏国灭掉蜀国之后被司马炎篡位,西晋取代魏国,后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三国纷争,实现短暂统一(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实现统一的为西晋,东晋属于六朝之一,文中讲统一部分都不算上东晋)。由于西晋是建立在两次篡位的结果上,其内部统治很不稳定,在统一了不到三十年间就爆发了“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就是文中指的五胡十六国)。

“自永熙以来,十有一载,人不见德,惟戮是闻。公族构篡夺之祸,骨肉遭枭夷之刑,群王被囚槛之困,妃主有离绝之哀。历观前代,国家之祸,至亲之乱,未有今日之甚者也。” ——《晋书》

追究起根源,要回到西晋统治政权的建立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因为篡位导致政治局面混乱,司马炎不得不依靠世家大族的实力),所以司马炎对世家大族的宽容政策不仅滋生了政治腐败,还为后来的“八王之乱”铺平了道路。再加上司马炎死后继位的是“何不食肉糜”的皇帝,这么个傻皇帝又娶了一个兴风作浪的皇后,在这两夫妻的共同引导下,长达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就发生了。

再加之自汉朝起就不断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最终在洛阳周边聚集,趁着八王之乱这把火洗劫了西晋。

如果只是从国家统一的大观上来看,中国在西晋统一的五十年间里都是和平的,但是从国家内部的细况来说,社会真正稳定的时间就只有从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到公元290年司马炎去世这十年。如果非要再细究更远的隐患的话,那就没什么意思了,隐患这种东西,几乎每个朝代一开始就会存在,所以从社会的生产状况和百姓的生活安定来判断社会是否稳定是比较有说服力的一种划分。

西晋结束之后,历史并不是马上就进入南北朝时期的,中间还隔着东晋和五胡十六国。这两个时间段不是先后发生而是同时并存的,回到“八王之乱”引发的“五胡乱华”,少数民族占据了洛阳,原西晋宗室被迫南迁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与此同时,占据北方洛阳的不同少数民族纷纷建立起各自民族的政权,称十六国(其实历史上这段时间成立的国家不止十六个,但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有十六个)。

在东晋十六国这段历史上,光是听数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混乱气息吧。在这期间,东晋占据江南地区,史称衣冠南渡,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被迫难逃嘛,而北方由李雄建立的成汉和刘渊建立的汉赵为标志,拉开了135年的十六国混乱。这一百年间,东晋也多次展开北伐但都没有什么结果,最后历史又是惊人的相似,公元420年东晋被刘裕篡了位,这一支流开始进入南朝的刘宋时期。北边的十六国比东晋活的久了那么十几年,一直到公元439年北魏拓跋焘最终统一北方,进入了北朝时期。

至此两晋十六国已经全部结束,历史的两支分流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从十六国来看,这段时间像是混乱的一个集中爆发,主要原因便是入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集中躁动。多说一句,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崛起后,对汉族人民展开的大屠杀,对汉人来说这是一段及其黑暗的历史,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从胡汉交融的方面看,这为已经逐渐衰落的汉人统治注入了一丝新鲜血液,也算是在历史上的一个积极方面。

四、结束了十六国和东晋之乱,南朝北朝各自发展

从西晋结束之后,土地就一直分裂为两个大部分,为南北朝做了大致的铺垫,这种大分裂一直到隋朝才重新统一。继续按照分流的各自发展,南朝这边比较简单也比较有意思,就从这边开始说起好了。

南朝是从刘裕篡晋起的头,接下就是篡位的流水线发展了,萧道成篡刘宋建立齐国,陈霸篡梁建立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国,所以说南朝这边的发展就是个篡位史。

再看看同一时期的北朝,刚开始北魏政权在六镇之乱和河阴之变的影响下,政治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在最后北魏政权一分为二,在公元534年孝静帝迁都在邺,建立史上的东魏政权,次年元宝炬在长安建立西魏政权。

这两个政权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实权都掌握在大臣手里,东魏是高欢,西魏是宇文泰,这也是造成北魏动荡最终一分为二的主要原因。

后来高欢的儿子取代孝静帝建立北齐政权,无巧不成书,西魏那边宇文泰的儿子则逼迫皇帝退位,建立北周政权。

这么一看,北齐和北周就像是宿敌,上一代的东魏元善见和高欢对西魏元宝炬和宇文泰的恩怨,这一代是怎么也躲不掉北齐和北周的对决。最终,因为北齐后主高纬昏庸无度,政治腐败就不说了,还亲手葬送了抵御北周的名将斛律光、兰陵王(可怜我北齐第一美男兰陵王),硬生生把北齐送给了北周,北周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这么一来,南北朝就各剩一名代表了,后北周皇帝禅位给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南下灭陈,至此全国混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终于走向了正常发展的脚步。

这里我还想提一句题外话,大家可能对杨坚会比较陌生,但是他老婆独孤伽罗大家肯定都认识,独孤家族的三个女儿都是皇后,因此独孤信是史上有名的皇帝老丈人。南北朝混乱结束之后,历史上隋朝和唐朝其实就是叔侄之间的争夺了,隋朝完成大一统之后被唐朝取缔,唐朝又在大一统的基础上延续了辉煌,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一家子都是些人物啊!

参考文献:

《三国志》

《晋书》

《资治通鉴》

《南朝,北朝》

《宋书》

《齐书》

《魏书》

《后汉书》

《十六国春秋》

《魏晋南北朝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公共基础知识:魏晋南北朝历史
魏朝皇帝顺序列表,大魏皇帝列表
蜀国灭亡后,此人在蜀地重新建国,大言不惭“刘禅投降真是庸才”
刘禅投降后写下三字,司马昭不敢动他,群臣不解,司马昭:倒着读
中国各朝代皇帝列表全览,被承认的皇帝都在这!收藏涨知识
汉末到宋末,历史一直在发展,但这事从没变,细思极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