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的四个“1、2、3、4”

 

 

 

 

 

人生的四个“123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与人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不论是神秘《易经》的理、象、数,还是阴阳“五行”和八卦九宫以及什么“天干地支”等等,都是籍数字来推演社会和人生的变化,这在古代也称之为“术数”。与此没有任何的联系,这里要说的一二三四大意相似于ABCD,只是想借此说几句话而已。四个也不是定数,只是想到哪里先说到哪里罢了。

 

 

关于一。

 

一是起始数,最小的自然数就是它了。一也是归结数,所谓九九归一是也。关于一与人生,我们讨论这样四句话:

 

①人生最要紧的是要有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

 

②人生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心态;

 

③人生最起码要有一种爱好;

 

④人生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一辈子学习。

 

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职业不仅是人活着(作为自然人的吃喝拉撒)的物质基础,也是人活的体面(作为社会人的衣食住行)的社会基础。不论什么社会形态和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职业问题都是头等大事。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获取这份职业的方法途径会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会基本相同,那就是来之不易。既然不易,就要特别珍惜,就要特别努力保持这份拥有。因为这是人生物质生活的起始之基。

 

人精神生活的基石是什么呢?是一个好心态。怎样才算是好的心态呢?四个字:乐观向上。乐观就是开心快乐不郁闷,向上就是积极进取不落后。这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到“说四”的时候我们再详细说说这四个字。

 

怎样才能在既能做好赖以安身立命的工作,又能保持良好的个人心态呢?坚持学习和有业余爱好是两个有效途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总有新的东西进入头脑,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活泼,富有生机。爱好可以使人专注,专注到入境时就可以达到忘我的境界。这就可以让思想情绪转换时空,使人的心境得以调整。

 

 

关于二。

 

我们说这样四句:

 

①人生需要懂得的最重要的道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②人生需要处理好可又很不容易处理好的关系其实只有两个: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

 

③人生最重要的两个法则就是忠道和恕道;

 

④给人生带来无尽烦恼的其实就是两个字—“攀比”。

 

事物具有两面性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也一样。但人们经常很容易被自己的个人意志或主观愿望所左右而不能一分为二地进行观察分析和处理,以至于话说不对,事办不妥,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频频出错。是否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内因。

 

作为一个生命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不得不面对自然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同类,这两者构成了我们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全部。说起来很难,其实就两个关系,应该说不多。可虽说只有两个关系,却又十分复杂,特别是人与社会,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篇大文章,与人生同长短同始终,让我们终生都在为此操劳,为此困惑,为此慨叹!

 

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留给我们的重要法宝。据说联合国大厦里唯一的中文标语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所谓的恕道,是从消极的方面去说人生法则的,是银法则,也叫银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忠道,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的,是金法则,也叫金律。

 

曾经听一位朋友说“烦恼来自比较中”,我说是来自“攀比”而不是“比较”,是在“比较”的时候把参照系往高处攀了,且比较的内容多是有形之物,比如官阶高低啦、金钱多少啦、住房大小啦、汽车贵贱啦等等,只看到了别人比自己的高大好,没有看到别人比自己的低小差,没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于是郁闷。如果再在无形的方面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就会更觉不公,于是就不止郁闷,而是愤懑了。

 

 

关于三。

 

这是个在数字中用得最多的数,有人说三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几率要占十位数字总和的50%以上。中国传统文化可能对这个数情有独钟,但我们这里也只选四个:

 

①人生成长要经历三个过程层次;

 

②《论语》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一日三省”;

 

④人生一辈子的三个不可能。

 

一个人从小到大需要顺序经历的三个过程层次首先要做一个健康人。不仅要保护好受之于父母的自身,还要保护好父母子女免受来自后天的伤害,成就健康的人生。这是从生物生理学和自然人的角度看人生的第一层次。在此基础上,第二个层次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分析,要做正常人。具有健康的心智,有责任感,有必要的社会知识和社交能力,做正常(即符合当时基本社会理念)思维和正常的价值判断,不偏执不愚钝不另类也不要神经质。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应该是这样的人。我们人生的目标也应该主要确定在这个层次上——大体也可以叫做平凡人生吧!其实这才是正常的人生。第三个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一个人想有所作为不是很容易的,必要条件是身心健康,而且这也只是基础条件,追求有所作为的不平凡人生还有很多其他条件,比如坚忍不拔的性格、博闻强识的头脑、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谐的外部环境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等等。追求有所作为是高层次的人生境界,但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是对的,特别是人生过程万不可企望跨越式发展,弄不好会早就出畸形人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原文中后面还有两句同样很重要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所以要选这句话,不仅是因为学习问题在当今社会凸显的重要现实意义,我觉得更是揭示了在知识爆炸信息泛滥时代人应具有的处世态度----尊重别人,不浮躁,不自以为是。 “一日三省”也是来自《论语》,原文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只是这里的三并不是定数,而是说多次的意思。这两句话连贯起来,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好了,那就是二三得六啦,六六大顺啊!

 

但是,不论多顺多辉煌,人生总不会是完美无缺的。任何人都躲不掉这三个不可能: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不可能做好所有的事情、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你。既然如此(其实不仅如此,比如我们还可以说你不可能比谁都强、不可能谁都不如你等等),我们的心态是不是就应该放得平和一点、变得宽容一点,从而使我们的人生从容一点呢?

 

 

关于四。

 

我们看这几句吧:

 

①孟子的“四心” 应该是人生准则的起点或底线;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境界说对我们的启示;

 

③“生活禅”主张的四句话对我们心性修养的意义;

 

④用四个字概括最佳人生状态时的词语选择。

 

人类社会有法则,人生就应有准则。而不论法则还是准则都要有上限和下限,下限就是底线,底线对于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人所以是人的最低标准,低于此线就不是人而与动物无异了。这个底线就是孟子讲的“四心”。即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把这“四心”称之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即“仁义礼智”。后来到汉代,董仲舒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信”,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从而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学说。常就是经常、常理、常规、平常、正常,所以这就是底线,是必须要遵守和坚持的。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只是顺着人的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做事,并没有意识到自我的境界,叫做自然境界。在意识到自己并为自己而做各种事,他所做的事自己有功利意义的境界,是功利境界。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作为社会的一员为社会的利益做事,而且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道德境界。如果他认为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先生认为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您觉得呢?

 

佛教自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以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自身也不断发展变化。继民国时期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以后,上世纪9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大法师 (曾任柏林禅寺住持)又提出了“生活禅”的理念,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主张“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要求修行佛法要“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我们看前四句,这对于所有人进行人格修养,完善自我心性不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吗?

 

最后再说说最应倡导的,概括最佳人生状态的四个字——乐观向上。大家都盼望自己的人生美好,美好肯定是会让人乐的,这不是问题。关键是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如意的时候怎样才能乐观起来呢?秘诀是“常想一二”。“向上”不讲目标,强调的只是积极进取的过程和态度,俗话说就是“要强”,能到八分决不到七分半,到不了七分也没关系,只要努力争取了也就足可以笑面迎对结果了。四个字的组合“乐观”在前“向上”在后,是因为保持乐观心情比坚持向上精神更难能可贵,需要更多的修养和历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冯友兰的“人生四个境界”
人生的四重境界,只有明白了才会看懂格局!
孙阳读书:冯友兰的人生四重境界
合格的人之师——教师境界
人生四境界
《人生的境界》教案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