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阅读永远无法替代阅读

 

 

 

浅阅读永远无法替代阅读

 

 

 

 

 

  

古语有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书就被我们誉为精神食粮和升华心灵品格的方式。没错,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然而,阅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在现代生活中日益疲软,大有被“快餐生活”吞没的趋势。的确,在这样一个高速的生活中,竞争的激烈使阅读不得不成为许多人挣钱的牺牲品。为了寻找工作与阅读之间的调试剂,“浅阅读”便“应运而生”。

 

一如陶潜先生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我想,这大概是对“浅阅读”比较好的定义了吧。浅入浅出的阅读的确做到了将阅读个性化与多样化,使之更富有情趣。但是,茶余饭后信手翻起一张报纸或一份杂志的浅读浏览,打发时间,又或者是出于猎奇的目的搜索文字。相较于在一个温暖的午后,左手一杯香茗,右手一本名著甚或一篇美文,被阳光晒出书香的感觉,必然是有所不同的吧。

 

毛主席就从来反对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伟人尚且如此,我们怎么能推托呢?

 

但是放眼如今,动漫,影视,声图,广播……作为浅阅读的一种方式正充斥着我们的视线。举个例子来说,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许多人都耳熟能详,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王立群读史记……当然他们解读得很到位,然而“文化奶妈”的称呼却也名副其实。在这种几乎没有什么难度与深度的阅读理解中,我们失去的大概远远超过了得到的吧。

 

在最近的电视答题节目中,不少白领对很多基础的常识都含糊不清,这让我不禁思考着,浅阅读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是“隐约是”“好像是”“可能”还是“大约”?没错,浅阅读是可以给我们短暂的视觉或思想冲击,但是那所存在的启示哪怕思考又能有多少?以及它能持续多久?其实我们都很清楚,浅阅读永远无法替代阅读,对于《史记》《红楼梦》等千古名篇,尚有不少专家组成研究小组去探讨深究,又岂是我们一次信手的翻阅所能参透的?

 

  旧时吕蒙勤学被刮目相看,匡衡凿壁借光,归有光“借书满架”,韩愈“读书废时”的故事还留存在我们的记忆里,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文字中,看起来似乎在历久弥新。可是,它真正的教育意义似乎早已无影无踪。偶尔的浅阅读的确可以调适我们的生活,增添我们的情趣。但是真正的阅读是需要我们正襟危坐,抛开杂念,去理解作者,感悟文字的。不是有人说“一幅好的画,是画家揉碎了自己的灵魂,蘸着浓墨画出来的。欣赏这样的画,也需要我们揉碎自己的灵魂,走进去。”吗?我想,读书亦应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就是这样(哲理文字音画)
【生活随笔】 语 言 如 花 , 文 章 如 画
大家常见鸟的画法——附文字阐明彩图
暑假我的假期生活手抄报来啦,抓住暑假的小尾巴!
原来汉字还可以这样写,不看不知道
让我的文字如画般的陪伴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