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熙凤是个优秀的管理人吗

 

在《红楼梦》这本书里王熙凤算是个反面的人物,但喜欢她的人也有不少。之所以有人喜欢她还是因为她有过人的能力,有人把她和《三国演义》里的曹操相提并论,说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清涂瀛《红楼梦论赞》)其实她仅仅是个二十出头,又是孙辈的年轻女性,能够管理荣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处理所遇到的千百件事,维系这个庞大家族的日常运转,可说殊为不易了。

 

  如果按现在来说,凤姐算是个职场的女强人。她本身也是很要强的人,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她的出现本身就是对“夫为妻纲”这种封建礼教的莫大讽刺。也可见贾家那些养尊处优的男丁是多么的不中用。在第二回冷子兴便这样对贾雨村说:“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所以我觉得雪芹先生这样浓墨重彩写凤姐,就是要恶心一下那些个大宅门里不争气的那些老爷们了。

 

  其实王熙凤不仅年轻辈分低资历浅,而且还没文化。她没读过书,识字也不多。她能座到这个位置首先自然是王夫人的裙带关系使然。不过光有裙带关系自己没有两下子也不能服众,如果按现在的说法凤姐没学历有能力,不知书却达理,可以说她天生的精明头脑与后天在生活环境中的历练使得她八面玲珑,张弛有度。第六回周瑞家的和刘姥姥介绍时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这一万个心眼子足以使她立足于弱肉强食的社会里应付自如了。

 

  凤姐办的最漂亮的一件事,也是最能体现她管理能力的就是协理宁国府那段时期了。宁府赶上大丧,秦可卿殁了,偏赶上这个时候尤氏又病了,于是贾宝玉向贾珍推荐了凤姐。结果凤姐在别人的地盘上大显身手,管理得井井有条。她首先是理清头绪,找准了病症所在:“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凤姐此时化身成了一位高明的医生,瞬间就把好了脉,紧接着便下了几剂猛药。

 

  首先她按人头分班管事,划分职权。这样就避免了一大家子人像没头苍蝇似的乱撞。其次实行精细化管理,避免了下人趁乱贪占。比如物品都要实行登记,落实到个人头上。下人支领东西要拿对牌,要登记在册,凤姐进行审核,如果觉得不合理便不往下发,这样就避免了冒领和浪费。再有好的制度也要有严格的管理,因为是别人家的地盘,如果不严格一些这些下人不可能把自己当回事,因此凤姐严格管理之外又赏罚分明,树立威信。有个下人睡迷了一会,点卯的时候没到,凤姐便赏了那人二十大板,他的主管领导也被革了一个月的钱米。因此办这样大的白事凤姐却游刃有余,一丝不乱。使得这场白事顺利体面地办完,也显示出凤姐高水平的调度管理能力。

 

  在对荣府的管理上凤姐也尽心竭力,毫无懈怠。荣府比宁府人员的构成要复杂得多,所遇到的事情也更多更乱。书中并未用过多笔墨去具体写凤姐如果管理荣府,但通过一些侧面的描述也能让人管中窥豹。比如第十九回开头写道:“第一个凤姐事多任重,别人或可偷安躲静,独他是不能脱得的;二则本性要强,不肯落人褒贬,只扎挣着与无事的人一样。”第六十八回,通过小丫鬟善姐之口说到凤姐的辛苦:“我们奶奶天天承应了老太太,又要承应这边太太那边太太。这些妯娌姊妹,上下几百男女,天天起来,都等他的话。一日少说,大事也有一二十件,小事还有三五十件。外头的从娘娘算起,以及王公侯伯家多少人情客礼,家里又有这些亲友的调度。银子上千钱上万,一日都从他一个手一个心一个口里调度,那里为这点子小事去烦琐他。”

 

  正因为凤姐的要强又事必躬亲,身体便逐渐透支,最终因为小月亏虚,不得不修养,由贾探春等三驾马车代为管理。不过即使是修养,也仍然通过平儿和三驾马车联络,过问具体事务。第七十二回,有“恃强羞说病”一段,通过平儿之口说凤姐多病却讳疾忌医,硬撑着继续管事。如果按好听了说,凤姐对于荣府的确是鞠躬尽瘁了。但事情恐怕也没那么简单,说到底还是恋权,也是怕自己的位置受到冲击,更害怕自己贪腐行为暴露,所以能撑就撑,这也导致最后大报应到来时身体一触即溃,含恨早逝的悲惨结局。实际上像凤姐这样透支身体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企业家现在比比皆是,也导致了很多企业家的英年早逝。努力奋斗不等于透支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身体垮了,一切也都成了泡影。而且优秀的企业家并不是事必躬亲,而是充分信任手下的员工,放权给他们,自己只负责大政方针的制订和重大事项的把关。如果什么事都要亲自过问,不仅身体负担加重,而且办事效率也会很低。

 

  除了恋权这个毛病外,凤姐管理的弊端还有不少,比如对下人过于严苛,有罚无赏。在第六十一回“玫瑰露事件”里,凤姐的处理意见是“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虽不便擅加拷打,只叫他们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地下,茶饭也别给吃。一日不说跪一日,便是铁打的,一日也管招了。又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虽不加贼刑,也革出不用。朝廷家原有挂误的,倒也不算委屈了他。”结果被平儿劝阻住。而凤姐对下人平素作威作福,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即使是平儿这样的心腹也莫名其妙地挨了她的巴掌。如此一来的恶果就是得势的时候还好,一旦失势就一点群众基础都没有了,落入破鼓任人锤的境地。像贾母死后的丧事哪怕她流泪哀求那些此前最怕她的下人也没人买她的账,可以说把人品都败光了。

 

  再有凤姐管理上最大的弊端是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凤姐顶多能算个战术家,却不是战略家。她只是一味守成,面对越来越吃紧的财务状况以及越来越庞大的各种开销,凤姐并没有拿出一个有效的办法来维持家族的运转,只会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最终导致了坐吃山空,家族破产的局面。要知道秦可卿还曾预料到这种结局,给凤姐托梦要她在祖茔置房置地。贾探春管理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说是小修小补,但也有自己的想法,这方面凤姐的确不如她们。究其原因,读书少,见识浅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凤姐心术不正,导致她不可能有这样的长远眼光。

 

  古往今来,那些能取得成功并长盛不衰的企业家无一不是具有优秀品格的人。比如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很推崇儒家思想,通过研读《四书》得出“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由此建立人性化管理模式。再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家族历经六代长盛不衰,也是因为一代又一代所传承的不仅是财富,也有他们家族的信条与思想。六代人既是企业家也是慈善家,他们拼命赚钱并不为享受物质,而是享受这个成功的过程,实则他们把金钱看得很淡,生活都比较朴素,却给社会捐了无数的善款,有这样的优秀的品格才能使他们的家族企业历经百余年而依旧辉煌。

 

  而凤姐的人格自然无法和他们相比,她对金钱与权力的迷恋几乎到了病态的地步。按说她要那么多钱也没什么用,该有的都应有尽有了,而且自己洁身自好,又不养小白脸,即使有人情花销也有公家买单,不会从她腰包里出。但她却还是贪污受贿,克扣下人月薪放高利贷,以至于后来抄家从她屋里抄出七八万两银子来。那个时候荣府的财政状况已濒于破产,但穷庙里却出了她这个富方丈。自己都这个德行,自然也不会严格要求那些中层干部,像赖大、林之孝、周瑞这些管家和他们的媳妇也都成了掏空荣府的小蛀虫,最终导致树倒猢狲散,一败涂地的结果。

 

  因此总结起来说凤姐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但却不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她人格上的缺陷以及书本知识的缺乏导致她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经理人。像这样的经理人在位时间越长对于企业就越危险,最后老贾家全线崩盘尽管不是凤姐一人的错,但无疑是她的胡乱作为埋下了隐患,导致了荣府几乎为零的抗压能力,自己最终也心力交瘁而死。可见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的确是至理名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熙凤为什么对“协理宁国府”那么上心?
贾府里最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凤姐排名第二,谁才是第一
害死元春的真凶是谁?原来是常年潜伏在身边的他,连凤姐都被骗了
"红楼梦与项目管理"之三:如何稳局?
红楼梦:秦可卿三大优势无人能敌,她的死,让贾珍永远失去了爱情
《红楼梦》贾琏:被严重低估的管家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