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儒道崇尚的修养方法



儒道崇尚的修养方法
 

 

 

  “百行德为首”。无论做人还是为官,都应该高度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官德”修养。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修身自律呢?我以为,在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基础上,能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借鉴一下儒家的“慎独”和道家的“心斋”,是十分必要和非常有益的。

  “慎独”与“心斋”是我国历史上儒、道两家宣扬的内心反省的修养方法,它要求人们要以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为依据,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可随心所欲,恣意妄为,不得伤天害理,违法乱纪。

  在现实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甚嚣尘上,无时无刻不在侵蚀、毒害着人们的思想。要遏制这些个“主义”的蔓延,净化人们的灵魂,除了接受正反两方面的教育外,从古训中也会得到许多重要的启示。

  “慎独”是儒家推崇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修身方法,它要求人们要能够做到善自独处,谨慎从事。儒家经典《大学》中讲到:“……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就是说,人们内心的真诚,一定会表露在外形,所以独自一人时,一定要谨慎行事。儒家的另外一部经典《中庸》也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是说,人们在别人看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的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情况下,总是十分的警惕。因为没有比隐蔽的东西更容易表现出来,没有比细微的东西更容易显露出来。所以,君子独自一人时,也总是要谨慎地进行内心反省,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

  如今有一些人,就是把不住“慎独”这一关,以为别人看不见、不知道,就放松约束;因为管理不到位、监督力度小,就放开胆量。于是,什么事都敢做,什么钱都敢花,还不时地做些权钱、权色交易。“处显而修善,在隐而为非”,其实,只要是“为非”,终究是“隐”不住的,最后都将会落得个锒铛入狱或尸横刑场。由此可见,越是独处无人注意、无人监督之时,越是要检点行为,把持自己。能够做到“慎独”,最关键的是内因。所以不能“慎独”者,主要是自身修养不够,“根心”不净。当然,外部环境对能否做到“慎独”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生于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是也。

  “心斋”是道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要求人们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使自己的心境达到虚静纯一。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典礼之前的清心洁身谓之斋,以示庄敬。斋,即斋戒之意,有两层意思,其一是指过中午不食为斋;其二是指素食为斋。斋戒就是指不饮酒,不吃荤。所谓“心斋”,就是要求人们从思想上遏制物欲,戒名利,戒酒色,亦即排除那些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诸种邪恶念头,使人的心态纯一。庄子在《人间世》中讲到“心斋”的方法。他说:“虚者,心斋也。”只有心中无欲,才能达到“虚一而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物移心静,精气集中,便是达到了“心斋”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过处于“心斋”状态时人的思想境界。他说,大家是那样的欢乐,好像是参加盛会,好像是春日登台眺望,独有我淡淡地无动于衷,像婴儿还不会发出笑声,……。在道家看来,世俗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纵情于声色犬马。所以,道家对物欲则甘于淡泊,对精神生活则要求丰裕。这就是道家“心斋”的高明之处。

  如今的为官者,特别是那些握有实权的为官者,由于内心失去自律约束,往往抵不住“求媚”者的诱惑,稍不留神便做了行贿者的“俘虏”。金钱这宝物,自古以来,依旧青春不老,谁见谁喜;美女这尤物,历经千年,依然闭月羞花,人见人爱。到如今,金钱的诱惑和美女的魅力引得无数官员竞折腰,也就不足为怪了。“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这是源于《圣经》的经典语言。世界其实很简单,复杂的是人,官海沉浮,为名累,为利牵,人一旦疯狂到了要财不要命的昏天黑地的程度,人生还有什么情趣和价值呢?

  在当今的社会,无论你是普通百姓,还是显赫政要,如果真正能够做到“慎独”,做到“心斋”,达到修身正德的崇高境界,必定会换来一份洒脱,换来一份清静,换来一份信任,换来一份敬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智慧」独善兼济:中国士子的律己精神
释儒道
慎独是演绎完美人生的最高境界(图)
“闲”的视镜
儒家的养生之道修德养心! 健康不难,长寿有望。
提炼儒道佛做人的智慧只有两句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