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善养浩然之气
       一位书法家的朋友,早年送给我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这样一些字,“养浩然之气,极风云大观。”这是一幅草体书法作品,字迹刚劲有力,不拘章法,笔势虽然狂放不羁,但也很流畅,兼容了晋代王羲之和唐代张旭的书体特征,实为一幅好书法作品。被我所欣赏的是不仅是字写得好,还有这些字的内容。看来朋友还对我寄予一点“厚望”。

       养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呢?孟子继承了曾子以直理养大勇气的思想,将其发展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同孟子的一段对话,将其解释得清清楚楚。(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孟子)说:“这难以说得明白。那浩然之气,最宏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用邪恶去伤害它,就可以使它充满天地之间无所不在。那浩然之气,与仁义和道德相配合辅助,不这样做,那么浩然之气就会像人得不到食物一样疲软衰竭。浩然之气是由正义在内心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不是通过偶然的正义行为来获取它的。所谓“善养”就是养气必须“配义与道”,与仁义道德相配合,这样培养出来的气就是道气、义气,而不是所谓的血气。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后人把“浩然之气”理解为一种最高的正气和节操,爱国主义正是这种正气和节操的集中体现。从古至今,所有能成大事者,他们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种坦荡的胸怀,能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力拔山兮气盖世。

     “浩然”者,坦坦荡荡,气势恢宏之谓也。自己不搞蝇营狗苟,不做戚小人;善待朋友,平和看世事。有浩然正气,这也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吾辈是一介“草根”,从小父母亲就教育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心地善良的人,他们说不出什么大的道理,只能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起着“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我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了几十年,为生计而奔波。不知不觉地到了享受天伦之乐的年代。年少时,家境贫寒,为分担父母的一点压力,十来岁就开始在生产队劳作挣工分,上山砍柴。尽管是特殊年代,学习的氛围不浓,但也能够想方设法筹点钱,买些连环画和小说,坚持阅读一些课外书籍,补充一些不应该丢失的知识。于是赶在恢复高考之际,为有跳“农门”的机会打下了一点文化之基础。从学校毕业之后,随即参加了工作,结婚、生子,跨省的工作调动,南下珠三角。奋斗了几十年,离奔“六十”的退休年龄还有几年,阅历多多,阅人无数。不管是什么时候,不论什么是样的工作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从不敢怠慢,从不敢偷懒。始终觉得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有时候还有一点“阿q精神”,只要别人说一句“这人真能干”的话,无论怎样辛苦劳累,都任劳任怨。

       其实,人有时候有点“阿q精神”也未尚不可。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平天下之事,不是吾辈之流的人做的事情,但修身、齐家还是可以做得到的。年轻时为前途而拚搏,工作时,给领导、同事和群众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所有的这些,都是为自己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世事如同下棋,进进退退,争吵不断,输赢难料,自在其中。不如意的事是经常会发生的,你的人生起跑线比别人低,你用奋斗了几十年想得到的一切,别人也许“垂手”可得,让你看了干生气。可此时你生气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吃饭不香,睡觉失眠,长吁短叹,恨人生之不公平,甚至是两颊下陷,鬓发成霜也无济于事。因为这个世界人的出身是无法选择的。别人是“官二代”、“富二代”等之列,你属于草根阶层,起跑线就输了。所以,一定要正视现实,不要老是长吁短叹,或者是一口气不畅,窝在心里,那样的话,会憋成大病来。碰到这时,就要有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心态。

       人必定要有一些追求,既使不能做高洁广大之辈,也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气质卑鄙的人是绝不会受尊敬的,也不足以担当起大的事业,这就是为何要养浩然正气;然而,眼睛只知道向上面看,和世间的事物脱了节,这种行动就超出了常轨;心思考虑一件事情当然需要精密审慎,但也不能只注意到小的问题而忽略大的方面,对于某种事物发生经过应当从多方面去了解它,而后才能独乐其乐。心要有固定见解,把持一个主义,严肃固执的做,否则就容易动摇。但是,如果太固执了,也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同样是不合中庸之道。一个人特别是男子汉大丈夫必须有,一股浩然正气,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只在乎眼前的蝇头小利,为眼前的一得一失而痛苦和忧愁不已。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人生的路那么长,你可以把这个格局放大一点,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不要因为一点点蝇头小利就和对方有过节。人们常用“处心积虑”、“费尽心机”或者是“绞尽脑汁”来形容那些无事生非的小人,这种人一般是不会有什么好的人生结局。

       对于任何事物都不感觉兴趣的人,所谓过于清冷凄凉的思想,就好像是槁木死灰没有一点生气,对于人生更不相宜。生活中有一些人,表面看上去大大方方,你和他相处久了,却觉得他这个人为人做事的时候特别的猥琐,特别的让人看不起,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相反,有一些人外貌给人的感觉特别平淡,但是他做事的时候不拘一格,从来不计较眼前的一些得失,默默无闻,却能从他,平淡的一种感觉中,体会到了那种浩然正气。这种人应该值得学习的,一个人应该有较大的格局。做人气象要高旷,而不可敕狂;心思要缜密,而不可琐屑;趣味要冲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严明,而不可激烈。有些事,利国利民,值得奉献甚至牺牲。而有的事,虚名私利,身心俱损,实在是不值得。讲这些,似乎是在唱高调,或者说是有点“阿q精神”,但做人的原则又必须要这样做。退一步说用在自我安慰之时,有时候还管用的。

       人生只有一次,生命不能彩排。只有养得一身浩然之气,才可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既俯仰无愧,则心地光明,即使平日行走坐卧,也能心广体胖,舒泰安详。人生的路那么长,你怎么知道,你所吃的亏就一定吃亏呢。塞翁失马,还焉知非福呢?其实人生的很多事情就和塞翁失马的道理是一样的,有失必有得。只是冥冥中你自己没有发觉,你自己没有看到而已。人生最大的智慧,是知足常乐。一个人有一个大的胸怀,大的格局,养一身正气是非常重要的。做一个正直的人,诚实的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当你日积月累的时候,你的浩然正气自然就形成了。以健康之躯为社会多作一点贡献,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中医认为:心情舒畅,百病远离。善养浩然之气,不仅是修身养性的需要,也是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健康之躯感知世事变化,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之乐趣,不正是我们追求的一个目标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浩然之气
浩然正气存,邪魅不近身
[原创] 谈《孟子》的浩然正气
浩然正气解读
养一身浩然正气.修一颗平常之善心----读《孟子.孟子与公孙丑》片段有感(4)
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