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豆腐
日前有朋友“考”我,中国食品“四大发明”是什么?这可是一道难题。在学校读书时,老师没有讲过,平时看书学习也未曾见过。对朋友的提问我只能摇摇头说“不知道。”朋友笑了笑说:“这道题终于难住了你这个满肚子“墨水”的人了。”“好了,我来解答。豆腐与豆酱、豆浆、豆芽,被合称为中国食品“四大发明”。”朋友的解答令我感到很意外,豆腐、豆酱、豆浆、豆芽,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居然是中国食品“四大发明”。我无法查证朋友的答案是否正确,也就只能点头“附和”了。
我与家人外出用餐,在选菜单时,常常会点上一盘豆腐。什么客家豆腐、山水豆腐、日本豆腐等等。豆腐也是家里的常见菜,有凉拌豆腐、酱泼豆腐、熘豆腐、鱼头焖豆腐等,只不过是我们无法烹制出酒楼餐馆里的那种水平。当然,豆腐好不好吃不能全看烹调手艺如何,更主要的还是看豆腐做得好不好。豆腐,又称水豆腐,是国人餐桌上的常见菜,它既是中国最常见的豆制品,也是中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在漫长的豆腐食用史上,勤于思考、开发的人们,用豆腐为原材料,制作出一道道芳香四溢、誉满中外的美味佳肴,如川菜中的“麻婆豆腐”、客家菜中的“酿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鲁菜中的“锅塌豆腐”、江浙一带的“西施豆腐”、长沙的“臭豆腐”等,其中,“麻婆豆腐”更是跻身于“中华十大名菜”。豆腐已成为许多享誉中外的“中华神菜”的重要食材。
我还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太好,平时是吃不上豆腐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上那么一碗豆腐,成了我那时候一个小小的梦想。只有逢年过节时,母亲才会做豆腐给我们吃。乡下豆腐以桌为单位论,过年的豆腐不会全部用来直接鲜食,家乡习惯拿出一大部分用来做香干子、腌干子和腐乳。做豆腐可是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活,虽说一般农家都会做,但是要做得好吃,那就要看看是否有一番真功夫了。母亲做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选豆子和泡豆子,她先将黄豆中的杂物、虫豆和不饱满的通通捡出来扔掉,再用清水把黄豆漂洗干净,然后放到木桶里泡上,水过一掌厚即可,待到豆皮松软,豆子膨胀易碎,这时就可以推磨打浆了。以前没有打浆机,要用人工推石磨,这可是个体力活,推来推去,将豆子磨完就有腰酸手痛之感受。父亲在家时,这种活由父亲干,父亲不在家,这活就是母亲干。接下来,将磨好的豆浆放到铁锅里烧煮,边煮边撇去上面浮着的泡沫。同时,将块状生石膏放入灶堂里焙烧以备点卤之用。房梁上用粗麻绳吊一个十字形的木架,高度与胸齐平,再将洗净的蚊帐布四角系在木架上,做成一个布兜,下面放一个中等大小的水缸。将烧开的豆浆从锅中舀出放入木架上的布兜里,双手握住木架上下左右缓慢摇动,此时,豆浆便从布兜里汩汩流出,流到下面的水缸里,豆渣则留在了布兜里。待两者彻底分离后,取下布兜,准备点卤。石膏浆倒入水缸中,不久之后,在熟石膏的作用下,豆浆就开始慢慢凝结成豆腐花(又称豆腐脑),每隔几分钟要起开锅盖看一下,观看豆腐花凝固的情况,掌握好火候,太嫩了则压不成豆腐块,就要再加一些石膏浆;太老了,口感就不细腻,食时如同嚼蜡。豆腐脑经过挤压、析水之后,才真正的成为豆腐。将豆渣倒出,用铁瓢将缸里的豆腐花舀至蚊帐布里,然后包起来,以厚木板覆之,压上石头,厚度约一寸为佳。待蚊帐布里的水分渗得差不多了,用手压一压,觉得基本成型了就打开蚊帐布,将之切成大小适中的正方形豆腐块,盛于器内用清水覆盖。当看见母亲亲自制作的豆腐摆在桌子上,水嫩嫩的,闪烁着流动的晶莹,是那么让人垂涎欲滴,我不禁咽了咽口水。豆腐渣是不会扔掉或者给家禽吃的,母亲会给我们用油给炒下豆腐渣,拿来当做餐桌上的一道小菜。
后来,父母年事已高,没有自己亲手做豆腐了,如今要想再吃上自家制作的豆腐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要吃豆腐就去买。不过也还算是方便,就在家门口也能买到豆腐。近十年来,老家村子里经常有卖豆腐的小商贩出现。黎明时分,卖豆腐的小商贩便挑着担子,或者给自行车后座挎两个竹笼,在幽静的村落开始叫卖。一声声“卖豆腐啰!卖豆腐啰”,打破了宁静的清晨和酣睡的村庄。随之,“吱呀呀”的开门声此起彼伏。卖豆腐的小商贩便停了下来,掀开盖豆腐的白布,拿出一把刀切下一大块,又从中间切成两块,接着装到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递给客户。
我吃豆腐最多的年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参加工作那几年。那时我的工作单位是湘东南的某公社供销社,我是单身汉,吃饭问题自然是在单位食堂解决。二十多人的单位食堂伙食很简单,每餐就是一个菜。要么就是冬瓜、南瓜、白菜之类的瓜菜,要么就是油豆腐、水豆腐、辣椒炒鸡蛋,逢年过节才会有鸡、鱼、肉之类的“晕菜”吃。其中吃有关豆腐类的菜最多,价格也比较便宜,一毛钱一份。后来很多人吃豆腐吃腻了,向领导提意见,单位食堂才改变了以豆腐为常规菜的做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部分豆腐的生产也是机械化了。其品种也日益多样化。彩色豆腐这是当今市场上流行的一种豆腐。有关资料说,彩色豆腐更有营养,更健康的豆腐。彩色豆腐与传统豆腐一样,都是以大豆为原料。不同的是,它在制作中加入天然蔬菜果汁辅料,形成天然色彩,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保存了蔬菜中的纤维质,有利于人体吸收、消化。彩色豆腐的好处,彩色豆腐是否如同商家宣传的那样不得而知,还似乎还没有得到官方的验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些彩色豆腐是否都是加入天然蔬菜果汁辅料,如果是被一些不法商家染上化学原料,那老百姓就惨了,时至今日,我对彩色豆腐还是半信半疑,不敢大胆食用。
我国的饮食总是与文化挂钩的。豆腐,不仅是一种绿色食物,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文化。明代诗人苏平有一首《咏豆腐》:“传得淮南术最佳,皮肤退尽见精华。一轮磨上流琼液,百沸汤中滚雪花。瓦缶浸来蟾有影,金刀剖破玉无瑕。个中滋味谁知得,多在僧家与道家。”聊聊几句诗便将豆腐的来源和制作工序形象的说了个大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勉励群臣廉洁奉公,制定“劝廉宴”制度。此宴主菜为三菜一汤:萝卜、韭菜、青菜和豆腐汤,取“一清二白”寓意。清朝江宁巡抚汤斌,为官清廉,安于清贫,一日三餐,均以豆腐汤佐食,故获“三汤巡抚”美誉。清代胡济苍诗词曰:“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意在表现豆腐的藻雪精神,赞美其坚韧的高尚品格。豆腐问世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豆腐品尝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林林总总,构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现代社会,豆腐文化仍然可见。如,江苏淮南市甚至还推出了“豆腐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淮南豆腐文化节”。据说已经办了十几届,效果还不错。
有意思的是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人们赋予豆腐许多被引申的含义;如形容女子美丽的豆腐西施,还有吃豆腐,豆腐块文章,刀切豆腐两面光等。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谁被“吃豆腐”了,是指某个女子被猪咸手占了便宜。由此可见,豆腐还能与肤若凝脂的女子可相提并论。这仅是说赞美豆腐白细软嫩、玉润光滑而已。
如今,吃惯了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心态,又变着法子吃素食。吃点豆腐解解油腻,洗洗肠胃。于是,风味各异的豆腐菜,琳琅满目的豆腐席,纷纷登上大雅之堂。我也还保留着喜欢吃豆腐的传统习惯。尽管市场上购得的豆腐口味自然比不上自家生产的细腻,更没有那种特有的清香,再怎么精心烹制,都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但豆腐因其污染少,营养高,食品安全,还是受到包括我在内的普通老百姓的青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悦生活‖新豆子打豆浆
过客(二)
一块豆腐里,蕴含着国人朴素平淡的智慧
朱凌云丨茅屋豆腐香
秦皇岛的大豆腐
痛风不能吃豆腐喝豆浆?豆子和豆制品两回事,加工前后变化很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