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宁静致易群《周易重译》总论第二节是读经的方法

执象乾坤:彖象者,圣人所以观物写意之心画也。有文字意,有引申意,有象数意,辞外见意,始入圣人心腹。一辞多指,一语数关,微言大义,至矣哉!是故执辞求象,执象求理,执理求意,执意证辞,然后能尽圣人之经。
总论第一节主要是解说易的基本要素
第二节是读经的方法
彖,指卦辞。象,指爻辞。
彖象是指经,不是传
圣人系辞是观物写意
卦辞或观两体之象,或观一体之象
天泽履,天上泽下,礼之所生,观两体之物象
履虎尾,观一体之象,一体是将六爻视为一体。再如鼎卦
鼎彖传直言“法象”
爻辞是观六爻的爻与位及爻与爻之间的关系而立言
爻辞与卦象关系不大
以卦象解爻辞,牵强附会难免
爻有等,故曰物。观物也就是观爻象
写意,是指系辞是摹写圣人心中那个世界
心画,即心笔,圣人以心写物
所以后人读经,一定要观物原心
这里的物是指卦爻辞、卦爻象与事物之象,比圣人系辞,多一个辞
圣人之辞亦物
言为心声,观其言,原其心,探其体,潜其用
易经的辞有三意,即文字意、引申意、象数意
易经是变化的经典,如果拘泥于字面义,则失之变通,粗鄙圣经
引申意需要推原圣人系辞的本心,才能体会到,直观是读不出来的
象数意是根本,圣人系辞所以讲明的就象数意
象数隐逸难明,所以才要系辞以示人
辞唯有隐喻,才能肆应无穷
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世界
所以读易经时,体会不到引申意和象数意,等于白读,还不如读春秋呢
易经的种种白话解释,是对易经的最大亵渎
经文是不能翻译的,只能注释
辞外见意,始入圣人心腹。
这就是《正易心法》讲的:辞外见义,方审易道
辞外见意,即见引申意和象数意
得意忘言,即指象数意
象数意既得,则千变万化,不离象数之外
一辞多指,一语数关,微言大义,至矣哉!
易经辞简意深,所以常一字一辞代数意
用辞非常考究
可惜先贤对此并无多言
是故执辞求象,执象求理,执理求意,执意证辞,然后能尽圣人之经。
这是注释和理解易经的法门
执辞求象,是求得圣人系辞时,所以体察到的事物之象
执象求理,即格物致知
通过对事情物理的探究,推原圣人系辞的真本之意
也就是执理求意
得意证辞,是指前三步的证释如果仍不合于辞,说明我们理解错了
四步完全吻合,说明我们的解读可能是正确的
易的理数象辞体系是自恰的
如果相互抵牾,说明我们的理解一定是错的
下面从卦辞和爻辞的角度分解
卦也者,挂也,悬象以示人,著其时也。
通过声训的方法,说明卦辞得诸卦象,系辞以示人明时
卦者时也
爻也者,效也,法象以明动,趋其时也。
爻在卦内,理解爻辞,前提必明卦之时,卦辞如题目,爻辞如讲论,不能脱离卦时去讲爻变
爻者效也,效者法也,法象即是效卦时,趣时应变
【掌门】静坤(962796351)  20:28:54
趋时之动有六焉,吉凶悔吝所以著也。
卦有六爻,趣时之动故六
《周易重译》注释爻辞时,引入爻变的体例
爻变卦必变,所以引入变卦和参卦的体系
这三种体例也不是我的发明,左传中早有成例
《周易弹纬》卜筮卷引用左传、国语中的占例,来解说这三种体例
系辞也者,彖辞与象辞之合称,所以体圣人之情也。

系辞传,即卦辞和爻辞传
彖传常讲天地之心,圣人之情
即是此义
虽言离象无辞,然不可过求其象,支离经文,曲解圣意,亦非至善。
尚氏字字皆求其象,则是过度用象,难免支离破碎
为求辞之象,难免削足适履
彖辞,又称卦辞,所以总一卦之时,立一卦之体,断一卦之吉凶。
卦为总纲,爻辞为细目,卦辞总说卦时、卦义、卦用
彖是断义
彖辞是占断之辞
彖辞或取卦象,或取卦德,或取卦体,或兼取之,总不出此数端。
卦象八卦之象,水地亲比,取坎坤同宫

大有,一阴而有五阳,取卦体,卦体即六画象

乾:元亨利贞。取健德

坤:利牝马之贞,取顺德

卦辞即是性情象,也就是心象,心包性情

卦德是卦象之主体,卦德出于卦画,一切象皆出于卦德,象由心生

卦辞的体例,大体是这本种方法结合

彖辞分兆辞与断辞,兆辞所以申明天地万物之象,断辞所以概说吉凶休咎之应。

萃(䷬)云:“王假有庙。”所谓兆辞。

书中“假”字错用“格”字,音义都是格,但引用原文是不能改动的

王至宗庙,感格鬼神,是萃卦象辞

“用大牲吉。”所谓断辞,所以断吉凶

某些卦只有象辞,或只有断辞

有断辞而无兆辞,则兆辞蕴诸断辞,大有(䷍)云“元亨”是也。

有兆辞而无断辞,则断辞藏诸兆辞,观(䷓)云“盥而不荐,有孚颙若”是也。

盥而不荐,有孚颙若,能得此象则吉,失之则凶,两可之间,取舍在人

类似师初六

师出以律,否臧凶。应律则吉,失律则凶,也是两可之间,行权在人

象辞,又称爻辞,所以析一爻之变,行一爻之用,断一爻之吉凶。

卦立体,爻行用

一爻之变,即一时之变,一时之用,一时之吉凶

吉凶悔吝生乎动,动者爻也

爻辞或取卦时,或取爻位,或取爻德,或取应爻,或取间爻,或取比爻,或取闲爻,或兼取,或独取,总不出此数端。

爻辞灵动,所以取象也灵活,不拘一格

彖辞总而统摄象辞,象辞析而发明彖辞,故爻之时物弗能过越卦之时势

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解说爻辞时,不能背离卦的主题

辞包三意,谓文字意、引申意、象数意,一以贯之,圣意得焉。

文字意即白话翻译

为照顾初学者,周易重译在不违背引申意的情况,也解说了文字意

玩辞的最一句话就是

但这种解说总有不伦不类的感觉

解(䷧)六三云:“致寇至。”自我致寇,谓文字意;奸礼害义,谓引申意;德不配位,谓象数意。

经文的寇字都是指心寇,非谓强盗

奸礼谓寇,害义谓贼,失礼义即是失德,失德即是失心

六四乘二负四,首鼠两端

失诸至一

致一是易经非常重要的思想,系辞传反复讲说

旅(䷷)上九云:“丧牛于易。”牛亡失北方,谓文字意;失柔性,用骄肆,谓引申意;刚而处极,恃明失慎,谓象数意。

有人考证这是太王的事迹

说句难听的,这纯粹是望文生义

施居于外者,忌用刚明

上九居离之极,刚明过用

刚过用则焚其巢

明过用则骄肆,所以丧牛

执象乾坤:

牛性柔,坤顺之象

易即是骄肆,不是北方

也不是场

丧牛于易,即失柔性,用骄肆。于即用

不是什么在边地丢了牛羊

圣人记述这事有啥用呢?还是要说明些问题的

从字面理解就是笑话

是故言语道断,辞外见意,始证大易无体。

辞外见意,然后可以忘言

易只是一个空的物事,也就是宇宙代数学

得象数意,即可清空系辞,任他千变万化,我自肆应无穷

今天就这里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系辞》通讲(十 一)
大师谈周易
「洁 静 精 微」——《周易》基础知识
易经系辞大义60:从模拟天象到制订人事 * 从总象全局到爻象吉凶
易经疏解周易•系辞•上
《易经·系辞》通讲(六十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