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 内篇 大宗师》(1)真知很重要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上一篇的《德充符》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德不在“形”中,也就是“才全德不形”的道理。而《大宗师》要告诉你的,什麽才是真正的人,也就是“真人”。既有“真人”的概念,就有“假人”的概念,所以,要在未能成为“真人”前,我们都是“假人”,也就是凡人,或者说是普通人。

怎麽才能成为“真人”?没人能教得到你,只能靠自己,所以,所谓的“大宗师”,就是你自己。

庄子在未讲什麽是“真人”之前,让大家首先了解“真知”的重要。

《大宗师》第一句就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简单的解释,就是能知天人之道,这样的“知”,就是最厉害的了。《老子》有句名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裡的自然,不是自然而然的那个自然,也不是“动物世界”的那种自然环境的自然,以我的理解,我简单地概况为“自性本然”,不知大家能理解否?所以,能了知自性本然,就是最极致的“知”了,也就是所谓的“真知”。

展开来说,什麽是“知天之所为”?这个东西,是“天而生也”的,一开始就有了,从来没变过,也没隐藏起来,我们只要境界足够,就能了知。那什麽是“知人之所为”呢?与天之所为不一样了,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需要“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意思就是通过所知,来了解未知,逐步逐步增加“知”的水平。当“知之盛”的时候,人就能“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那就厉害了,基本上就是长生不老了。所谓“Nozuo nodie”,我们现在的寿命,都是自己“zuo”的,所以寿命就那麽短,只要知道不去“zuo”,你就能与日月同休,天地同寿了。厉害不?

“虽然,有患。”庄子说,你想得倒美,这个逻辑,有问题。问题在哪裡?凡人的知见怎麽来的?是“有所待”而来的,也就是说靠分别对待的心来认知的。比如说,我们认识“光明”,是因为有“黑暗”,这种认知的方法,就是“有所待”。这种认知方法,是无法还原事实的本质的,因为裡头添加了主观意识的判断,而这个东西,是事物本身没有的,是我们人为加上去的。因此,庄子才会反问:“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意思就是说,你怎麽知道我现在吹的这个天道,不是我人为认为的呢?那个所谓人为认为的东西,又不是天道呢?

答案是:没办法。所以庄子的总结就是:“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只有当你是“真人”了,你的知,才是真知。反过来说,像我这样在这裡瞎吹胡吹的,都是“假知”,大家不要放在心上!

真知很重要,因为只有有真知,你才能彻底把握自己,包括自己的生命,才能真正的解脱一切束缚,达到真正的自在逍遥。前提是,你要成为“真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腔调|庄子的童话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庄子•大宗师》学习笔记
庄子《大宗师》笔记之一
第8章庄子在《大宗师》中提出了哪些真人理论观点
庄子大宗师意译1
239-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南华真经新传-宋-王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