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看懂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穆瑞·罗斯巴德

本文是阅读罗斯巴德《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What has government done to our money)后半部分的一些感想,其实很多思路和观点都是从别的书中得到的,实名推荐《第一本经济学》。

1、货币是恩赐也是诅咒

恩赐和诅咒分别对应市场和权力,即「人们自由行动」和「一部分人强制另一部分人」。

市场利用货币实现更方便的大面积的合作交换,权力则是利用货币实现更方便的抢劫。

有了货币,税收可以直接收取货币而不是征收财物,过去很多税收就是百姓直接上交粮食的;直接收钱还不够,最好是只能自己造钱,于是出现垄断法币;直接造钱还不够,最好想造多少造多少,于是出现通货膨胀。

说句题外话,秦始皇打造的战争机器,就是要百姓全部去种地或者打仗,本质上就是一种100%税收制度。跟上世纪很多地方进行的大型社会实验本质上也没什么区别,只是后者的目标听起来更伟大一些。

2、为什么说通货膨胀是另一种税收

按照我对货币的理解,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广义和侠义两种去看待。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千万不能把通货膨胀简单看作物价上涨。

广义的通货膨胀就是货币增加,包括自由生产下的增加以及法币垄断下的增加。

货币跟其他商品一样遵循供求定律,货币增多则「货币的价格」下降,也就是购买力下降,也就是物价的普遍上涨。自由生产的货币也可能出现增加的情况,但是由于购买力下降,一部分人由于不能承受亏损而退出市场(是的,生产货币也会亏损),货币供给减少,购买力上涨。也就是说自由市场可以通过盈亏计算保持货币的适量供给。

今天要说的是以税收形式存在的通货膨胀,也就是狭义的通货膨胀,也就是法币垄断下的通货膨胀。

货币是交易媒介,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商品,人们可以通过生产货币创造财富,正如可以通过生产猪肉创造财富一样。

货币的功能是从别人手中换取其他商品,这种功能显然非常诱人。「要是全天下的货币都由我来生产就好了」,只有权力实现了这个梦想。

创造新钱越来越接近零成本,那么对于垄断货币供给这个人就是大好事,他几乎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生产货币,然后从别人手中换取他需要的商品,比直接收钱效率高多了。

这个过程必须非常隐蔽,因为没有人愿意被抢。当然这是罗斯巴德当时的看法,我所看到的情况是,现在的人已经完全接受「货币应该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这一观念,因为他们没见过自由货币的样子;甚至,他们认为权力征收税款是理所应当的,只要没收到自己头上。

但是谁都跑不了,通胀税可以覆盖到每一个人头上,只是程度不同,与人们的想象相反,离权力越远的人,越穷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越是吃亏。

因为很显然,越早拿到新钱的人,越是可以趁着物价还没上涨的时候去购买商品;而没有办法从权力中心拿到新钱的人,只能靠生产产品和服务去赚取不断贬值的法币。

这样理解,通胀即税收就很明显了。

3、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商业周期理论是奥地利学派对自由市场的伟大辩护。

每当经济体出现整体性的下行甚至萧条,人们的矛头就会指向自由市场或者说资本主义。当然没有人说清楚过为什么自由市场会导致周期性的萧条,或者其实,他们连自由市场是什么都说不清楚。

自由市场本质上其实就是人的自由行动,企业家根据对市场的预期选择从事的行业、投入多少以及组织生产的方式,经过一系列的工序,产出消费品(生产的终点一定是消费品),剩下的就是接受市场的检验。

所谓「市场的检验」就是消费者用脚投票,选择自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为它们掏钱,赌对消费者偏好的赚钱,没赌对的赔钱,没有比这更公平的事了。

我们设想一种情境,假如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只需要猪肉这一种商品,而全世界的企业家都去生产比如钢铁去了。那么结果就是市场上没有猪肉,价格无限高;钢铁无限多,没人要,价格趋近于零。消费者吃不到猪肉都饿死了,企业家赚不到钱(也吃不到猪肉)也都饿死了。这就是最严重经济危机,100%的萧条。

100%的萧条是由100%的资源错配造成的。自由市场如何导致这种大规模的资源错配呢?非常难。当然难免有甚至有很多企业家错判市场,赔了钱,但是因为有盈亏计算的约束,有价格信号的指导,有消费者的真实选择作为依据,自由市场出现超大规模的资源错配这是很难想象的。

那么,什么样的因素可以如此大规模影响企业家判断,以至于出现经济下行甚至萧条呢?是利率。

借贷市场供给增加则利率下降,这也是供求定律决定的,也就是说央行多印钱投入市场,市场利率就会下降。现在不用那么麻烦,我们老听到说美联储又降息了或者某国央行降准了,就是改一下小数点的事儿。

那么利率降低意味着什么呢?在借贷市场,利率降低意味着借款人数会增加,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将来需要还的钱变少了。人们借到钱会做什么呢?消费或者投资。

在自由市场的条件下,投资和消费是以储蓄为依托的,也就是需要先存钱再花钱。储蓄是稀缺的,想要投资多一点就需要消费少一点,资本家的品质也包括省吃俭用。通货膨胀下,更多的新钱似乎在鼓励人们投资的同时不必省吃俭用。

低利率的另外一重影响就是扭曲企业家的盈亏计算。我跟你借钱时间越久,需要付给你的利息就越多,在自然利率下本来无法盈利的长期项目,现在看起来居然可以赚钱了。那么这时候人们就把更多资源投入这些本来要亏钱的项目中。

这样一来,消费品的生产没有减少,资本品的生产也是热火朝天,每个部门好像都在增长,这就是通胀初期的繁荣假象。

还记得企业为什么会亏钱吗?我们已经知道是因为他们的项目本身不符合市场需求。多印的货币没有改变稀缺的事实,人为降低的利率也没有改变消费者本来的喜好。

于是,当算账的那一天到来,人们才猛然发现供给端和需求端出现严重错配。企业亏损倒闭,消费者同时也是企业员工的人们面临失业,没钱买猪肉,也没猪肉可买,经济一片萧条,这就是通胀后期的清算阶段。

因此经济周期也被称作繁荣-萧条周期,只有垄断货币发行的代表权力的中央银行才有能力制造这样的周期。

推荐:

关于货币的10个基本常识
经济形势不好,要刺激消费吗?

推荐学习一课经济学,五部奥派经典,超值精读精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济知识:经济常识练习
米塞斯系列演讲:自由市场及其敌人(共九讲)
4.11名义利率、计息期利率和实际利率
这9张钞票教你看懂中国百元大钞进化史
投资经典《金钱游戏》之精华文摘(上篇)
商业周期的货币理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