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瓜的栽培技术

冬瓜的栽培技术

文章来源:中国三峡农业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0-5-12 17:44:48 点击次数:1422  
核心摘要: 一、栽培方式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种。 1、地冬瓜:植株爬地生长,株行距较稀,一般每亩种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较粗放,茎蔓基本上放任生长或结果前摘除侧蔓,结果后任意生长。其优点是花工少,成本较低。缺点是瓜型欠佳,经常扶瓜;否则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破损,影响耐贮性;光能利用低,结

    一、栽培方式 

    冬瓜栽培方式可分为地冬瓜、棚冬瓜和架冬瓜三种。 

    1、地冬瓜:植株爬地生长,株行距较稀,一般每亩种植300株左右,管理比较粗放,茎蔓基本上放任生长或结果前摘除侧蔓,结果后任意生长。其优点是花工少,成本较低。缺点是瓜型欠佳,经常扶瓜;否则畸形果率高;果皮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破损,影响耐贮性;光能利用低,结果大小不均匀,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该方式只适用于岛内销售的灰皮冬瓜品种,而对于商品性要求较高的北运或出口品种:如,“青皮冬”、“黑皮冬”和“青杂1号”则不适用。

    2、棚冬瓜:植株抽蔓后用竹木搭棚引蔓,有高棚和矮棚之分。高棚一般高为150-200厘米,矮棚一般高60-80厘米,棚宽250-300厘米。海南瓜农一般采用矮棚方式为多。植株上棚以前摘除侧蔓,上棚以后茎蔓任意生长。棚冬瓜的座果比地冬瓜好,果实大小比较均匀,单位面积产量一般比地冬瓜高,但基本上仍是利用平面面积,不利密植,一般只能在瓜蔓上棚前间套种,不能充分利用空间,且搭棚材料多,成本高。近年来,为省材料、省成本和省工,开始推广一种改良式的网棚架:即,先用木桩、铁丝搭一个基本棚架,再覆处编织好氟龙丝网。尼龙网最少可使用三造,搭架非常方便省工。 

    3、架冬瓜:支架的形式有多种。有“一条龙”:即,每株一桩,在130-150厘米高处,用横竹连贯固定;有“人字架”;有“一星鼓架龙眼”和“四星鼓架龙眼”:即用三或四根竹竿搭成鼓架,各鼓架上用横竹连贯固定,一株一个鼓架。架冬瓜形式虽多种多样,但都结合植株调整,较好地利用空间,提高座果率并使果实大小均匀,有利于提高产量量与质量;也利于间套作,增加复种次数;而又比棚冬瓜节省架材,降低成本。在目前条件下,架冬瓜是三种栽培方式中比较合理、比较科学的一种方式。 

&n想认识更多的蔬菜专家和朋友吗?
赶快登陆我们的论坛吧!进入论坛

特种蔬菜种植技术-金丝芥菜
有多少蔬菜不能拌着吃
保健蔬菜法国芋笋
炒菜中加点醋保护维生素
芥蓝黑腐病图鉴 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茄子根腐病
生态农业喜结幸福果
果树叶面肥用于苹果树的科学解释
花椰菜缺硼图鉴 病害症状及防治措施
黄瓜花打顶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bsp;   二、栽培季节、播种育苗及种植密度 

    1、栽培季节:冬瓜喜温、耐热,为获得丰产,应选择冬瓜座果和果实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栽植。气候条件对冬瓜座果率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季节安排方面要特别加以注意。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等条件有利于座果;空气干燥,气温低和阴雨天,昆虫活动少,不利于授粉;且降低柱头的受粉能力,因而座果差。根据冬瓜对光温条件需求的特点,海南南部的陵水、三亚、乐东等市县由于冬春季节气温多在20℃以上,阳光充足,整个冬春季均可播种,并可正常开花结果;而北部的文昌、澄迈、琼山、定安、临高等市县,在冬春季节,特别是在1月上旬至2月下旬,常有低于15℃的低温阴雨天气出现,因此,在播种时就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栽植的冬瓜在这段时间内开花结果。冬瓜的播种,除考虑气候因素外,也应注意考虑市场因素。因为海南栽培的冬瓜,特别是冬春季栽培的冬瓜,其产品大部分都百销往岛外及港澳市场。所以,在栽培季节上,还要注意避开内陆省份,特别是广东、广西等省的冬瓜生产旺季。只有这样,才能使栽培的冬瓜达到高产量、高效率之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海南栽培的冬瓜只要在12月下旬至5月上旬前收获产品上市,其售价均较高,反之则较低。据此,海南的南部地区在9月中旬至1月上旬为冬春季栽培冬瓜的适宜播种期;其他地区则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和12月上旬至1月上旬播种最好。若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播种,由于开花结果期多处在1-2月份的低温、阴雨天气影响之下,座果非常困难,即使能座果,果实也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畸形果率较高。 

    2、播种育苗:海南冬春季栽培冬瓜,由于常受低温的影响,宜采取营养钵育苗。所需营养土要提前制备,可选用烤晒过筛的肥沃园土,腐熟猪、牛粪渣,谷壳灰或椰糠等混合而成。三者体积比约为6:2:2,另可加少量氮磷钾复合肥,其加入量一般以控制在0.2%-0.3%为宜,并要求弄细混均,以防伤种伤根。冬瓜种子催芽一般用50-55℃温水先浸10-15分钟(边浸边搅拌),然后,再在常温下继续浸10-12小时,最好,放在30℃左右温度下催芽。浸种时间较长,发芽较快、较整齐,一天半至两天时间,便大部分发芽;浸种时间较短,发芽势较差。种皮光滑无缘的种(如青皮冬瓜种子),由于种以通透性差,催芽时容易引起缺氧烂种,发芽率低。因此,对这类种子催芽,须先用细砂擦洗种皮,除去粘附物,并放在28-30℃恒温条件下催芽。未发芽前,每天早晚分别用清水漂洗种子1次,并及时将水分滤干,再继续催芽。若没有恒温设备,中宜采取浸川后直播到育苗袋或苗床上较为安全。据笔者试验,用100-150ppm赤霉素浸种,可使发芽迅速且整齐。 

    播种前一天要将钵中营养土浇透,播种深度2-3厘米,每个营养钵播发芽种子1-2粒,种子要平放或芽尖向上,播后随即盖上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若遇寒潮或阴雨天气,则宜用塑料薄膜覆盖。播种后至出苗前,要注意浇水,但切勿水分过多,以防沤种烂根,只须保持土壤潮湿即可。出苗70%左右时,要及时揭除覆盖物。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约25-30天即可移植入大田,种植前2-3天,可用10%稀薄人粪水和80%代森锌800倍或75%百菌清600倍药液淋苗,做到带肥带药移植。 

    3、栽植密度:冬瓜的栽植密度因品种、栽培方式与栽培季节而不同。小型冬瓜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单株结果数和单果重三方面构成的,适当密植可以提高产量量。大型冬瓜品种多数每株一果,它的单位面积产量是由每亩株数和单果重量两个因素构成的。所以,应保证单果重量的基础上适当密植。地冬瓜植株蔓叶在地面生长,不便于植株调整,不宜密植;棚冬瓜基本上也是平面生长,也不利于密植;架冬瓜能利用空间生长,结合植株调整和引蔓则有利于密植。目前海南生产上栽培的冬瓜品种多为大型品种,采取平棚架栽培一般畦宽约350厘米(连沟),双行植,株距70-80厘米,亩植500株左右;架冬瓜栽培方式一般行株距为150×(70-80)厘米,亩可植600株左右;地冬瓜一般畦宽约400-500厘米(连沟),双行植,株距约80-100厘米,亩植300株左右。冬瓜的种植密度,与肥水管理水平也有关系。肥料充足、排灌方便,管理水平高,则应着重于长大果,以争取高产量、高品质,而不宜太密。在摘除全部侧蔓的基础上,主蔓打顶比不打顶可以密些。 

(声明:本文技术资料仅供您参考,如果生产中出现任何问题与本站无关,请慎重采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冬瓜栽培技术
春种冬瓜的栽培技术
冬瓜农村山坡、大田都能种,秋冬季的冬瓜就像结了层白霜!高产赚钱的冬瓜如何栽培?
菇茑:香甜可口的特色新型水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详解
鼎牌冬瓜高产栽培技术
暖窖韭菜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