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养生,从“痰”着手养胃,四种常见的问题,了解一下

中医常说“脾胃为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因此,对于胃的关注是无需多说的。

虽然在中医理论里,常将脾胃连在一起说,但实际上,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胃”远比“脾”要直观,在我们的理解里,养胃也比健脾要更具可操作性。

在历代医家手里,确实也流传下来很多养胃的方法,时至今日,那些养胃方法甚至愈演愈烈,渐渐有把大家都弄糊涂的趋势。

但我们对于养胃经验的总结,无外于内因和外因两种。内因包括脏腑经络的影响,外因则包括风寒燥湿之类的外邪。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医还有一种“不内外邪”,比如我们常说的痰饮,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就从“痰”开始说起,归纳一下传统中医对于养胃的经验:

关于胃不好和痰饮之间的关联,清代医家叶天士就曾说: “胃病久而屡发,必有凝痰,凝滞聚瘀”之说。归纳起来,至少有如下四种情况:

1、清热化痰、行气和中:

很多长期的胃不好,容易导致胃的气机不畅,从而出现胃中郁热,最后还能影响到脾胃中焦的运化与生化。

这时候,饮食水谷入胃,水湿就不能及时被运化而凝聚胃中,郁而发热,煎熬成为痰饮。痰饮进一步胶结,导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

这种胃不好,多数会有胃脘灼热、吞酸嗳气、腹胀恶心等表现,舌脉也有滑数黄腻的表现。

此时,小陷胸汤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剂,它能清热化痰、散结行气、和中止痛。

其中的瓜蒌实能宣能降,清邪热而化痰涎,宽胸膈而下滞气,为治痰热之良药;半夏辛开,化痰蠲饮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和半夏合用有辛开苦降之意,为清热化痰、和胃散结、止痛之良药。还可以酌情配伍蒲公英 、枳实、槟榔、大黄之类。

2、化痰散结、调胃消痞:

也有相当一部分慢性的胃不好,可能并没有明显的上腹痛,主要表现可能只是上腹胀闷不舒,食欲减退,进食后腹胀。经常有点痞塞不通之感,并伴有呃逆、嗳气或恶心、口苦。

这种情况,多数和阴阳不和、痰热或寒热互结于胃所致。这是中焦的气机升降不利,气机不畅,胃气以降为顺,脾气以升为常,两者的升降失利,于是便出现胃脘痞闷。

这种亲情况适合清散之法调理,比如半夏泻心汤,就能和胃降逆、化痰消痞,是调理胃脘痞塞的重要方剂

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气血也常不足,如何健脾胃补气血?文化养生谈280元购买专栏

其中的半夏和胃化痰消痞;黄连、黄芩苦寒降热结,和半夏、干姜配合,也有辛开苦降之意,且有寒热并治、阴阳并调,还常与人参、大枣、甘草等配伍。

3、涤痰逐饮、清胃通利:

如果痰饮停止在胃中,痰为阴邪,郁结不散也容易化热,痰热交杂也会导致胃气不降,从而出现胃脘胀闷。如果痰饮流注肠中,又有可能出现肠鸣,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小便不利之证。

《金匮要略》里有个“己椒苈黄汤”,能涤痰逐饮,清胃通利,很适合这种情况。

其中防己、椒目、葶苈子都能攻逐水饮,还可以通调水道大黄清热通便,使胃中痰饮、水邪从二便而出

于是郁热得清,津液流畅,脾胃气机也随之舒畅,闷胀之证也就消失了。

4、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我们都知道,胃不好的人,大多长期反复发作,时间长了必然就伤及脾胃之气。于是便会导致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升降失调、且多为升多降少的现象。

具体到身体而言,多数就是反复出现的脘腹痞满、嗳气频频、反胃呕吐、甚至呃逆不止、舌苔白滑、脉虚等等。

这种情况,《伤寒论》里的旋覆代赭汤就比较适合了,它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其中的旋覆花功消痰降逆除痞,代赭石重镇降逆,顺降胃气,半夏、生姜健脾胃,能祛痰降逆,和胃化饮,而人参、大枣、甘草健脾益气,使中焦健运,涤除痰饮,畅通气机,从而使痞满噫气、呃逆呕吐等症豁然而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嗳气 。多因脾胃虚弱,胃气不和,或夹气、食、痰、火,致使清气下陷,浊气上泛而嗳气 也有因肺气不降而嗳者 治宜和胃降逆为主 ​胃虚者,旋覆代赭汤;脾肾虚寒者,理阴煎;胃虚气滞者,十味保和汤;胃有宿食者,
胃癌的经方治疗 上
【交流】《高手过招》系列之十九:慢性胃炎
经方大师刘渡舟医案9
反酸烧心胃灼痛?赠你一方,健脾 清热 祛湿,赶走湿热 强健脾胃 一身轻松
中医内科脾胃肠病证~呕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